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81.
为了探索Ⅱ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坏疽、溃疡的治疗,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以纯中药制剂愈疡骨外用配合中西药物内服治疗30例,30d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有效率90.0%,与对照组相比,X2=5.27,P<0.05。愈疡膏外用配合中西药物内服是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发坏疽、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太空诱变机理。方法:利用染色体DNA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RAPD)技术,对经“神舟”3号返回式飞船搭载的高产红曲霉菌进行DNA多态性分析。结果:突变株基因组DNA发生了改变。结论:突变株洛伐他汀产量的提高与其遗传基因的变异有关,太空诱变是通过改变搭载菌株的遗传基因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3.
患者女,25岁。彝族。因停经50余天,下腹疼痛4h,阴道流血伴晕厥1次,于2004年3月24日以“宫外孕”收入院。部腹探查术发现;右输卵管峡部妊娠破裂并失血性休克。次日颈部、双腋下出现弥漫性红斑,部分红斑上出现针头大白色脓疱,触痛明显,体温40.4℃,翌日胸前、外阴等处出现类似皮疹,由身体褶皱部位向周围扩展,脓疱呈环状排列,部分融合形成“脓湖”,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Creutzfeldt-Jakob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临床诊断及临床可能的Creutzfeldt-Jakob 病的临床表现、头颅MRI表现、脑脊液14-3-3蛋白、脑电图等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组病例男1例、女2例,年龄57~67岁,均为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进行性肢体共济障碍、痴呆、头晕、视力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肌阵挛性抽搐、记忆力减退、精神异常(言语零乱、躁动不安或缄默)、锥体束征(1例单侧、2例双侧); 脑电图1例表现周期性尖 -慢综合波,2例为有周期性三相波; 1例头颅 CT、 MRI正常,2例DWI示两侧尾状核、豆状核及双侧大脑额叶、顶叶及枕叶皮层异常高信号; 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细胞学计数无异常,脑脊液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均阴性,3例脑脊液14-3-3蛋白均阳性; 2例已死亡,发病至死亡时间为11个月和4个月,1例病程5个月仍在维持治疗中。结论 Creu tzfeldt-Jakob病临床罕见,进行性肢体共济障碍、痴呆及肌阵挛性癫痫要考虑该病可能,宜行脑电图、颅脑MR及脑脊液14-3-3蛋白检查,脑电图在病程2~3月时多出现典型三相波,病程早期辅助检查不典型者应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85.
王猛 《医学信息》2019,(15):58-60
肺癌现已成为发病率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呈逐年增高趋势,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肺癌的复发与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可能与循环肿瘤细胞(CTCs)进入血液存在一定关系,CTCs在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指导、疗效评估及预后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CTCs在肺癌诊疗中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6.
目的检测及分析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特异过敏原(s Ig E)及总Ig E水平。方法用瑞典法玛西亚公司的UNICAP 100过敏原分析仪对新疆地区118例变应性皮肤病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血清特异过敏原及总Ig 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118例变应性皮肤病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血清多价过敏原均以食物组过敏原(fx5、fx2、fx7)和吸入组过敏原(p Had、hx2)阳性率较高,维吾尔族患者食入组过敏原(fx5)阳性率明显高于汉族,汉族患者吸入组过敏原(hx2)阳性率明显高于维吾尔族。血清总Ig E阳性率为78.9%,以荨麻疹和异位性皮炎最高,阳性率分别为93.4%和85.7%。变应原特异性Ig E阳性率略高于总Ig E阳性率。结论对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的实验研究可以帮助临床合理寻找过敏原并对其进行预防、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87.
背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动力髋螺钉固定,如能避免使用过程中造成的骨量丢失,或是采用其他手段增加固定螺钉把持力,将改善动力髋螺钉固定的治疗效果。 目的:对比研究3种固定方式修复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采用常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骨水泥强化后动力髋螺钉固定及主钉道压配植骨配合动力髋螺钉固定3种固定方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资料,分别设为对照组、骨水泥组和植骨组。 结果与结论:经固定后2年随访,植骨组、骨水泥组和对照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5%,80%,70%。植骨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 < 0.05),出现螺钉固定失败情况与骨水泥组相当。对照组较其他2组相对更多出现退钉等内固定失败情况。结果表明,与其他常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骨水泥强化后动力髋螺钉固定方式相比较,主钉道压配植骨配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的疗效及安全性更好。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8.
背景:随着VTK 和ITK 两个软件开发包的研制成功,医学影像领域内的研究人员越来越重视本领域内的软件开发问题.目的:开发一种结合VTK 和ITK 的医学影像软件系统.方法:首先对可视化软件包和图像处理包整合,进而基于整合框架对体数据进行处理、同步可视化和测量分析,最后结合病历信息与医学影像分析数据建立管理系统,在linux 平台上对该软件系统进行了实现,利用上气道CT 体数据对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与结论:该系统能够结合VTK 和ITK 对体数据进行可视化和图像处理,基于MySQL 数据库对病历信息和医学影像数据进行合理管理,体积、长度等测量精度都在1%之内.  相似文献   
89.
背景:随着VTK和ITK两个软件开发包的研制成功,医学影像领域内的研究人员越来越重视本领域内的软件开发问题。 目的:开发一种结合VTK和ITK的医学影像软件系统。 方法:首先对可视化软件包和图像处理包整合,进而基于整合框架对体数据进行处理、同步可视化和测量分析,最后结合病历信息与医学影像分析数据建立管理系统,在linux平台上对该软件系统进行了实现,利用上气道CT体数据对系统进行了测试。 结果与结论:该系统能够结合VTK和ITK对体数据进行可视化和图像处理,基于MySQL数据库对病历信息和医学影像数据进行合理管理,体积、长度等测量精度都在1%之内。  相似文献   
90.
俞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25):4683-4686
背景:由于肿瘤造成的骨组织缺损是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而如何修复骨缺损是骨科领域的热点问题。 目的:介绍各种骨填充材料在骨肿瘤中的应用,并观察硫酸钙人工骨复合自体骨修复骨肿瘤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骨填充材料,骨肿瘤,骨缺损”为中文关键词;以“bone filled materials,bone tumor,bone defect”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1-01/2011-01 PubMed及CNKI数据库相关文章。共检索到文献40篇,最终纳入符合标注的文献24篇。 结果与结论:用于骨肿瘤骨缺损的骨填充材料众多,主要分为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人工合成材料。有学者应用复合材料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每种材料在修复骨肿瘤骨缺损中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理想的骨肿瘤骨缺损填充材料。通过骨组织工程技术获得所需的骨填充材料,可能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