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7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21.
持续性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是典型急性感染以外的一种感染形式,在这类感染中,病毒可在机体内持续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可以出现症状,也可以不出现症状而长期携带病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持续性病毒感染的研究已成为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病毒如何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以及其致病的机理需要新的视角.目前关于持续性病毒感染的许多认识主要基于在过去一个世界中对急性病毒感染研究所积累起来的信息.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过氧化碳酰胺治疗胎儿宫内窘迫的疗效。方法将胎儿宫内窘迫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过氧化碳酰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胎心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氧化碳酰胺治疗胎儿宫内窘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3.
脯氨酸肽酶(prolidase,PLD)在肝细胞中有较高的含量,能水解氨基酸末端含有脯氨酸和羟脯氨酸的多肽,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对PLD活性的检测可间接反映肝病的进展程度〔1〕。动态监测血清PLD水平,对了解中老年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老年乙肝患者血清PLD活性水平,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1.1对象及分组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的119例患者,男78例,女41例,其中急性乙型肝炎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1~66(平均35.15±10.49)岁;慢性乙型肝炎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42~70(平均48.09±10.8)岁;乙型…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遂宁地区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血清亚型流行特征。方法在遂宁6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共采集血清样本1 468人份筛出HBsAg检测阳性的血清样本,用巢氏PCR法扩增提取HBV DNA S区,根据PCR产物基因测序结果对样本HBV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测出基因序列118例HBsAg阳性标本中,B基因型40例(33.89%),C基因型73例(61.86%),D基因型5例(4.23%),未发现BCD以外的其他基因型。42份(35.59%)血清亚型分型为adr型,76份(64.41%)为adw型。结论遂宁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型别以B、C为主要基因型,其中C型基因占优势,存在少量D基因型。血清亚型的分布以adr\adw亚型为主,其中adw亚型占优势。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DNA倍体、细胞增殖比率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59例胃癌的手术切除标本即癌中心组织,第Ⅰ、Ⅱ站淋巴结及正常组织进行DNA倍体分析和细胞周期测定。结果无异倍体的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G1、S、G2期细胞有显著差异(P〈0.05);DNA倍体与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而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0.01);DNA倍体异常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而与淋巴结转移远近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组织DNA倍体异常及细胞增殖比率增高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价胃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6.
广西莱姆病螺旋体5s-23srRNA间隔区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广西莱姆病螺旋体分离株基因型鉴定。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从3株广西莱杂病螺旋体及1株贵州分离株全基因组DNA中将5S-23SrRNA间隔区基因调出,并克隆至质粒PGEM-T中,构建重组质粒,测序后与国外其它分离株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4例莱杂病螺旋体均扩增出约242bp的5s-23srRNA间隔区基因,同源性99%以上,与B.valaisiana基因型的同源性均比其他基因型高,同源性97.1%-97.9%。结论:4莱姆病螺旋体均属于B.valaisiana基因型,此基因型在为我国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甲型肝炎病毒P1B、P2A、P3AB和P3D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并探讨这些蛋白的抗原活性和作为诊断抗原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方法,从克隆有HAV HM175株全长cDNA基因的克隆载体pHAV16H1上扩增出目的基因,以M47作为表达载体,构建N端带硫氧还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采用DEAE阴离子交换和镍离子柱螯和亲和层析纯化的方法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以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的方法检测重组蛋白的抗原活性。结果四个重组质粒经测序证明构建正确无误,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四个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也正确无误。Western Blot分析和间接ELISA方法证实四个蛋白中只有p2a有抗原活性。结论原核表达的P2a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活性,在间接ELISA方法中检测出了所有的24份阳性血清和24份阴性血清,非常有希望做成诊断抗原用于诊断急性甲肝患者和区分甲型肝炎自然感染与注射疫苗所产生的不同免疫。  相似文献   
28.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部分E2/NS1蛋白(氨基酸364-512)。表达蛋白经SDS-PAGE分析,主要表达带的分子量在-43 000左右。表达蛋白用于检测已用C33c及C22检测过的血清,发现E2 NSI抗体阳性率占C33c及C22抗体阳性血清的20%,尚没有发现单独E2/ESI抗体阳性的血清。  相似文献   
29.
分析无症状HBV携带者(AsC)CD4+TCR Vβ基因家族克隆化特征。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7例AsC外周血CD4+TCR Vβ基因22个亚家族的CDR3区,基因扫描技术对CD4+TCR Vβ亚家族的克隆化进行鉴定。结果基因扫描显示,7例AsC CD4+TCR Vβ基因亚家族均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单克隆或寡克隆增生;7例健康者CD4+TCR Vβ基因亚家族均呈正态分布。提示,AsC外周血CD4+TCR Vβ亚家族存在克隆性增生,这可能与AsC免疫耐受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获取有生物活性的丁肝抗原蛋白,探讨其作为诊断试剂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密码子优化,合成人工编码的丁肝抗原基因序列;以M48作为表达载体,构建带有硫氧还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埃希氏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以亲和层析纯化并以ELISA鉴定该蛋白.结果 酶切鉴定构建的质粒正确;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和纯化的外源蛋白与预期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一致;ELISA鉴定该蛋白有与丁肝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活性.结论 成功获得有生物活性的可供诊断用的丁肝抗原蛋白,为丁肝诊断试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