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糖尿病患者在病情未获控制的情况下,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而导致糖利用减少,脂肪合成受阻、运员分解加速等,使血浆酮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此国内外报道很多,而对由此产生的丙酮酸代谢异常报道极少。曾有作者报道,I型糖尿病患者在酮症酸中毒时丙酮酸明显高于正常。本研究室采用酶促反应荧光法对5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血浆丙酮酸测定,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浆丙酮酸(PYr)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在糖尿病人中,Ⅱ型病例的含量明显高于I型(P<0.05),在Ⅱ型中口服降糖治疗者又明显高于胰岛素冶疗者(P<0.05),肥胖者则更高。54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PYr与空腹血糖、HbAI之间均无明显相关,而16例I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与空腹PYr之间呈负相关(r值为0.6240,P<0.01)。糖尿病患者PYr增高的原因与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血浆丙酮酸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文澜  李文静 《上海医学》1994,17(12):689-692
本文采用酶荧光法测定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血浆丙酮酸,并对丙酮酸和酮体(β-羟丁酸、乙酰乙酸等)、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血浆丙酮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丙酮酸又高于I型糖尿病患者(P<0.05);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者的丙酮酸明显高于非肥胖者(P<0.001)。I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丙酮酸与TG呈负相关(r  相似文献   
13.
14.
对25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同时进行了24h尿白蛋白测定和眼底检查,结果: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随尿白蛋白排泄增加而显著增高和加重;正常、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患者背景型和增殖型DR发生率分别为8.8%和1.5%;67.5%和25.3%;40.7%和59.3%,同样,白蛋白尿(微量加大量)发生率也随DR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②伴白蛋白尿、而无DR者常存在其他肾脏病变。结果表明NIDDM患者DR和尿白蛋白排泄显著相关,揭示两者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双侧对称性大脑基底节钙化症(Fahr病)伴染色体异常1例段文澜刘芳钟绍Δ俞茂华姚凤英许荣(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内分泌科200040,放射医学研究所200032)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1岁,1997年6月16日入院。患者有反复癫样抽搐伴意识...  相似文献   
16.
17.
L-158809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肾脏保护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受体拮抗剂L-158809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型糖尿病大鼠在L-158809治疗16周后,测定肾组织ATⅡ含量,利用组织学检查观察肾组织结构的改变,免疫组化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TIMP-2)在肾小球的表达,酶谱法测定肾皮质MMP-2的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肾皮质TIMP-2的含量,结果:L-158809治疗使糖尿病大鼠血浆和肾皮质ATⅡ浓度进一步升高,肾小球基质增生明显减轻,肾小球MMP-2染色强度和肾皮质MMP-2的活性增强,但不能使肾小球TIMP-2染色及肾皮质TIMP-2含量降至正常。结论:L-158809对类似人类2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有保护作用,对肾脏细胞外基质沉积的改善部分是通过促进基质转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与成人晚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了解Ⅰ型糖尿病(DM)是一种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有胰小岛淋巴细胞浸润、循环中出现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如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等[1]。而Ⅱ型DM则是在胰岛素(Ins)抵抗伴Ins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基础上发生的[2]。但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成年发病、起病时表现类似Ⅱ型DM的病人也有上述自身抗体,提示病人体内有慢性自身免疫性胰小岛炎。由此提出“成人晚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概念[3]。本研究通过测定磺脲类药物(SU)继发失效的成年DM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脑梗塞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09名2型糖尿病患者及52名正常对照者的ACE基因插入/缺失(I/D)型多态性进行检测,并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筛选出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塞的高危因素。结果(1)糖尿病总组ACE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糖尿病脑梗塞组ACE基因DD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非脑梗塞组(P<0.01)及正常对照组(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CE基因DD型、D等位基因、脂蛋白(a)及年龄是糖尿病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CE基因II型和I等位基因则为2型糖尿病脑梗塞的保护因子。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脑梗塞的发病密切相关。ACE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