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因素在哮喘病中的作用近年来更进一步被强调.一般认为诱发或加剧哮喘的心理障碍以愤怒、抑郁、恐惧和焦虑等情志因素多见.武维屏教授尤其重视情志因素在哮喘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祖国医学"肝主情志""肝肺相关"理论,倡用调肝理肺法,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三步序贯法对激素干预后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5(IL-5)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激素干预组、三步序贯组、第一步方组、第二步方组、第三步方组、普米克令舒组。制备激素干预后哮喘模型大鼠,于第3周起开始撤减激素用量,按照每周地塞米松0.1mg/kg递减,直至第7周完全撤除。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IL-5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三步序贯组IL-5mRNA表达与哮喘模型组和激素干预组比较,在各个时段均明显降低(P〈0.01)。与普米克令舒组比较,在第2周末,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第7、9周末,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与第一、二、三步方组比较,三步序贯组IL-5mRNA表达在第2周末与第一步方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第二步方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其余各个时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在撤减激素的动态变化过程中,三步序贯组第7、9周末IL-5mRNA表达明显降低,与第2周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但7、9周末两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第9周末,三步序贯组IL-5mRNA的表达降至最低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三步序贯法对激素干预后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IL-5mRNA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2例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痰阻证的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单用西药,治疗组(35例)在西药基础上服用以益气活血化痰立法的中药复方或肺康冲剂加百令胶囊;3个月后根据COPD生活质量评估软件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以益气活血化痰立法的中药复方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一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4.
武维屏应用清燥救肺汤治疗肺系疾病,病机强调"燥"、"郁"、"虚",主症强调"干咳、少痰、舌红少津"。  相似文献   
2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相似文献   
26.
因肝肺关系密切,肝肺不和是诱发咳喘哮的重要病理机制。肝气虚致咳喘哮者临床并不少见,但两者之间的联系却甚少论及。本文试从肝气虚的识别要点、肝气虚诱发咳喘哮机制、表现及具体治法方药进行论述,以期进一步扩展、完善调肝理肺理论,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制备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探讨益气活血化痰方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管内注入内毒素和烟熏的复合法建立COPD模型,观察病理改变,分不同时间点分别给予益气活血化痰方和罗红霉素干预,观察干预因素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①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肺呼气总阻力(Re)、最大通气量(MVV)、第0.3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呼气容积的百分比(FEVo3/FVC)、用力呼气流速(FEF25-75)均较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中药组的Re、第0.3秒用力呼气容积(FEVo.3)、FEV0.3/FVC、MVV、FEF25-7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罗红霉素组Re、FEV0.3、FEV0.3/FVC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③中药组MVV、FVC、FEV0.3、FEF25-75及峰流速(PEF)与罗红霉素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差异主要在30 d给药组.④20 d给药组效果明显优于30 d和40 d给药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罗红霉素均可以延缓COPD肺功能的下降,但是否可以逆转已经下降的肺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且早期干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8.
从中医整体观谈变态反应性疾病从肺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红生  武维屏 《中医杂志》2011,(19):1702-1704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脏腑功能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传变。人体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的统一,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就肺而言,肺司呼吸,主气属卫,外合皮毛,鼻为肺之窍,喉为肺之门户,与大肠相表里;肺胃相关,皆主乎降。从中医整体观角度分析,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肠炎等发病往往与"肺"密切相关,在治疗上当从整体出发,从肺论治,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9.
武维屏教授将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归纳为三期十候,分为悸、痰、肿、绀4型,并认为阳虚饮停是肿喘型肺心病患者的基本体质,临床以桑苏桂苓饮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感邪而发,重视因势利导,合用麻黄剂,驱邪外出,防止"闭门留寇";无感而作,强调分辨寒热,合用瓜蒌、半夏,调节阴阳,宣畅气机;症状平稳,肿喘不甚,以五苓散温阳化饮,调理体质;久病及肾,命门火衰,合用附子,以助气化,并继之以阴阳同补之品缓缓图之。武维屏教授在使用桑苏桂苓饮的过程中,重视阴阳平衡,强调气机升降,顾护脾胃功能,药少方精,灵活变化,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30.
武维屏教授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肺科疑难病3例,脾胃属土,肺属金,五行相生,土生金,通过培补脾土,使脾运正常,从而使肺得到补益以治疗肺脏疾病。临床验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