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3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215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68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241篇
口腔科学   168篇
临床医学   815篇
内科学   348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1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384篇
综合类   1516篇
预防医学   502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502篇
  1篇
中国医学   558篇
肿瘤学   28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01.
迎随补泻辨     
自《内经》而后,后世对迎随的概念阐述颇多,且观点有许多相左之处,笔者试就迎随补泻的内涵沿变及其含义作一辨析。从文献关于补泻迎随、子母迎随、针芒迎随生成及捻转迎随、针次迎随等方面概述迎随的主要不同观点,提出迎随统领补泻手法,为补泻手法的总则,它体现了“补虚泻实”的针刺治疗原则,属针刺方法的基本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2.
1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王某,男,34岁。十余年来,常因寒冷及焦虑后在夜间发作四肢对称性瘫痪,无力,尤以双下肢明显,每次发作病程一周左右。多次诊断为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每以静脉注射及口服补钾后症情缓解。近年来自觉发作病程延长,发作后仍感下肢肌肉僵硬疼痛。本次发作,化验血钾3.14mmol/L。静脉补钾3天后,四肢瘫痪未见明显好转。查体:颅神经无损害,双下肢肌力I~’级,双上肢肌力’级,肌胀力正常,深反射减弱,巴氏征一,血钾4.13mmol/L,血钠14lmmol/L,心电图示T波平坦,ST段压低。即在口服钾盐的同时进行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与产前高危因素及Apgar评分的相关性,为预测和诊断新生儿窒息及减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提供重要依据和帮助。方法 对1523例新生儿出生后立即采集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合有无产前高危因素、Apgar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1523例新生儿中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随pH值降低而升高,正常评分的发生率随pH值降低而减少,两者呈明显相关(r=0.166,r^2=0.027,P〈0.01),但两者不完全一致。有产前高危因素组1104例中,脐动脉血pH值〈7.20者192例,发生率17.39%;无产前高危因素组419例中,脐动脉血pH值〈7.20者18例,发生率4.3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X^2=43.816,P〈0.001)。特别是当脐动脉血pH值〈7.10时均为有产前高危因素者,但在相同的脐动脉血pH值组中,产前高危因素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互补,可提高新生儿窒息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4.
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对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去白细胞输血对提高临床医疗质量的作用。方法 分析近 3年有输注红细胞记录的全部病历 ,根据输注的红细胞制品是否去除白细胞分为去白细胞输血组和未去白细胞输血组 ,通过统计学分析找出受去白细胞显著影响 (P <0 0 5 )的项目 ,比较这些项目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去白细胞输血组的手术并发症、非手术并发症、院内感染率、输血反应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普通输血组 (P <0 0 5 ) ,单纯输注红细胞组 3项参数优于混合输注组 (P <0 0 5 )。结论 去白细胞输血能够有效地优化临床治疗 ,促进临床医疗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5.
金黄色葡萄球菌DNA体内抗肿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DNA(S.aureus DNA)体内抗肿瘤免疫的效果及其免疫机制。方法 纯化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DNA进行抗肿瘤及免疫学指标的测定。结果 S.aureus DNA腹腔注射给药可抑制肿瘤生长,提高荷瘤裸鼠血清内IFN-γ含量,调节其TNF-α的水平。结论 S.aureus DNA具有抗肿瘤免疫特性,为微生物DNA制剂开发应用于抗肿瘤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了解女学生的月经初潮和月经情况。方法 :选择本校医学、护理学院的女学生进行月经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初潮年龄城市比农村提前 ,差异有显著性 ,其他月经情况差别不大。结论 :初潮年龄能反映生长发育速度和营养状况 ,青春期女学生的健康状况和月经期的健康教育与保健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解中小学新生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感染状况,为今后的预防工作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1月在临沂市河东区部分中小学校中开展了HBsAg与抗-HBs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8.
聚丙烯酸型高吸水树脂缓泻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聚丙烯酸型高吸水树脂的缓泻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胃肠推进运动实验、小鼠小肠保水实验和对小鼠便秘模型作用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聚丙烯酸型高吸水树脂可使小肠推进距离和小肠推进率增加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聚丙烯酸型高吸水树脂组小肠重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表明聚丙烯酸型高吸水树脂可增加肠道水分;聚丙烯酸型高吸水树脂使便秘小鼠排便粒数显著高于便秘模型组(P<0.01).结论聚丙烯酸型高吸水树脂在一定剂量下具有缓泻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BRCA2(乳腺癌易感基因2)在肺鳞癌中的表达情况,以筛选肺鳞癌分子标志物。方法利用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6个分期为Ⅰ期的手术切除鳞癌标本的基因表达谱,重点分析BRCA2的表达情况,并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RCA2基因在全部6个肺鳞癌标本中均呈下调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RCA2蛋白在20个肺鳞癌标本中表达较低(与20例正常肺组织比较),与cDNA微阵列技术检测结果相符。结论cDNA微阵列技术结合免疫组化可用于肺鳞癌分子标志物的筛选,BRCA2可初步作为肺鳞癌的侯选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大鼠肺血栓栓塞症(PTE)后不同时间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两者与血栓自溶率的相关性。方法经颈外静脉注入加热125I-标记纤维蛋白原自体血栓,复制大鼠PTE模型,随机分组如下:1)正常对照组;2)PTE组:又分为PTE 4 h组(PTE 4 h)、PTE 24 h组(PTE 24 h)、PTE 3 d组(PTE 3d)、PTE 5 d组(PTE 5 d),即分别在造模成功后观察4 h2、4 h3、d、5 d后处死小鼠,留取血浆标本测定uPA、uPAR的水平;留取左肺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留取心脏、肺脏、全血以计算血栓自溶率。结果血浆uPA、uPAR水平在PTE后4 h略有上升(P>0.05),PTE后24 h明显增加(P<0.05),3 d时最高(P<0.01),5 d时开始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uPAP<0.05,uPARP<0.01);PTE后4 h组、24 h组、3 d组血浆uPA质量浓度与血栓自溶率正相关(4 hr=0.758,P<0.05;24 hr=0.764,P<0.05;3 dr=0.778,P<0.05),血浆uPAR质量浓度与血栓自溶率正相关(4 hr=0.701,P<0.05;24 hr=0.764,P<0.05;3 dr=0.777,P<0.05)。肺组织病理改变:PTE后4 h有少量继发血栓形成,血栓及血管壁内可见白细胞浸润;PTE后3 d、5 d见注入的血凝块明显溶解,代之以新形成的血栓。结论PTE后血浆uPA、uPAR水平增加,促进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