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SAP并发ARDS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9例治愈,9例死亡,死亡率50%,其中行机械通气治疗12例,6例治愈,4例死于MOF,2例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早期积极采取多科综合治疗措施,合理的手术时机.及时采用机械通气,选择最佳PEEP值,有助于降低SAP合并ARDS的发生率及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樑  梁柳森  陈熙文 《河北医学》2006,12(5):397-399
目的:探讨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至2004年间收治的45例≥60岁SAP患者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3%,常见并发症为休克(51.1%)、ARDS(40.0%)、肾功能不全(35.1%),病死率为51.1%。SAP I级患者早期非手术治疗与早期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发病为50.0%和84.6%(p<0.05),病死率分别为25.0%和61.5%(p<0.05)。结论:老年人SAP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对SAP I级患者应尽量采取早期非手术治疗为主,如确需手术治疗,术中和术后因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14.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残留与复发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96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7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复发情况、再手术方式及疗效。术后均予以TSH抑制剂治疗,随访0.5~5年。结果初发单侧腺体结节性肿手术47例,同侧复发20例,对侧复发13例,双侧复发14例;初发双侧腺体结节性肿手术21例,术后单侧复发14例,双侧复发7例;既往手术史不详2例,均为双侧复发。单侧腺体复发行侧叶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双侧腺体复发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一侧全切除、对侧次全及全切除术。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次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首次手术。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率高,与其病理特点、手术方法、术后TSH抑制剂治疗不规范有关。规范手术方式、术后规律服用TSH抑制剂治疗可能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肿瘤之一。在美国,每年确诊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有2.35万例,而且年发病率正逐渐增加。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也同样有增加趋势。颈部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主要转移方式,近年,关于细胞外基质在甲状腺癌转移作用机制中的研究日渐明朗,大量研究证实,细胞外基质不仅在甲状腺癌转移机制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影响甲状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甲状旁腺癌(PTC)误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6例PTC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误诊率为100%,曾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4例次,骨质疏松3例次,病理性骨折2例次,转移性骨肿瘤2例次,肾结石3例次,前列腺癌1例次。3例术中冰冻病检误诊,2例报告为甲状旁腺瘤,1例为恶性淋巴瘤。结论:提高认识,检测血钙和血甲状旁腺素结合超声、CT、^99m Tc-MIBI检查可以降低PTC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17.
24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治疗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510180)梁柳森,周发水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一种较常见的急腹症,并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其病情凶险,手术治疗虽能提高本病的治愈率,但死亡率仍高达20~60%。[1,2]为探讨提高疗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采用四氯化碳(CCl4),硫代乙酰胺(TAA)及猪血清诱导3种方式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效果和特点。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CCl4组,TAA组,猪血清组及对照组,分别每周2次皮下注射40% CCl4(0.5 mL/100 g),0.03% TAA(200 mg/kg),猪血清(0.5 mL/只)和生理盐水(0.1 mL/kg)。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体重变化;在造模第3,6,9周末,测定大鼠血清中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二醛(MDA),透明质酸(HA)水平;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结构变化,并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级和评分。结果:CCl4,TAA组大鼠体重增加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猪血清组与对照组间体重增加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A组3个时间点ALT浓度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CCl4组和猪血清组ALT无明显升高。CCl4组AST浓度在第3周明显升高(P<0.05),但在第6,9周有所下降,TAA组3个时间点AST浓度均明显升高(均P<0.05),猪血清组AST浓度无明显升高。3个实验组MDA和HA浓度在3个时点间均有所升高(均P<0.05),两者均在TAA组升高最明显;3个实验组第9周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肝细胞颗粒样变,汇管区纤维组织异常增生;与对照组比较,3个实验组的肝纤维化分级和SSS计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9周时,TAA组的SSS计分高于CCl4组(P<0.05),而CCl4组的SSS评分高于猪血清组(P<0.05)。结论:3种方法均可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TAA效果略优于CCl4。猪血清法造模对动物整体损伤较轻微。  相似文献   
19.
报道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确诊乳腺小叶癌的个案,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患者应提高进一步认识。回顾分析患者的病史特点、诊断结果、病理检查、术后随访等结果,比较与一般乳腺癌患者的区别。对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的就诊患者应更加细致的检查,及时规范按照乳腺疾病诊疗程序进行,避免发生肿瘤漏诊、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0年至1991年在收治的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中,选择其中有适应症的10例,施行了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术后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36~56岁。临床表现均有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肠梗阻症状,X线检查符合机械性肠梗阻诊断。10例均行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端端吻合术,其中肿瘤在结肠脾曲2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6例。术后切口一期愈合8例,切口皮下感染二期愈合2例,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随访2年7个月至12年,其中生存3年者3例,生存3~5年者2例,生存5年以上者5例。讨论结肠创伤治疗一直都有争议,有人认为,“结肠缝合后即使不发生裂漏也不作一期吻合的定言是明智的”,外置造瘘术直到目前仍然是有效的较常用的方法。Beall 1971年报导一组328例一期缝合与造瘘术的结果比较,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