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61.
肝棘球蚴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棘球蚴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血清学检查证实的55例肝棘球蚴病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并进行分型。结果:囊型34例(61.8%),其中单发囊肿型7例(12.7%),多发囊肿型2例(3.6%),子囊孙囊型3例(5.5%),内囊分离型6例(10.9%),囊壁钙化型5例(9.1%),囊肿实变型3例(5.5%),囊肿合并感染8例(14.5%);泡型20例(36.4%),其中浸润型10例(18.2%),钙化型4例(7.3%),液化空洞型6例(10.9%);单发囊肿型合并浸润型1例(1.8%)。超声正确诊断48例,准确率87.3%。结论:各型肝棘球蚴病的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检查对判断病灶类型、大小、数量、部位及有无合并症等有很高的准确性,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2.
p21WAF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21WAF1基因缺失与多态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法分别检测胃癌中p21WAF1基因缺失与多态性和p21蛋白表达。结果:PCR扩增显示,30例胃癌和45例非胃癌标本均无p21WAF1第二外显子缺失。PCR-RFLP发现胃癌和正常胃粘膜p21第二外显子多态性分别为26.7%(8/30)和8.9%(4/45),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8例具多态性胃癌标本中的正常胃粘膜亦具有这种多态性。p21蛋白阳性表达率,胃癌为43.3%(13/30),非胃癌为100%(45/4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p21WAF1基因多态性胃癌为37.5%(3/8),与无多态性胃癌45.5%(10/22)无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中p21WAF1基因无缺失,而存在多态性。p21WAF1基因多态性和p21表达与胃癌发生有关,但两者无相关性。WAF1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组织学分类、Borrmann分型及转移的关系.方法运用链酶菌亲生物素-过氧化酶连结法检测20例正常粘膜、20例不典型增生与91例胃癌中ER表达.结果ER表达阳性率,正常胃粘膜与不典型增生全部阴性,胃癌为38%(35/91)(P<0.05).其中,高分化腺癌10%(3/30)分别低于低分化腺癌43%(13/30)、未分化癌53%(8/15)、粘液癌63%(5/8)及印戒细胞癌75%(6/8),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orrmann分类,Ⅲ+Ⅳ型56%(24/43)明显高于Ⅰ型22%(4/18)和Ⅱ型23%(7/30)(P<0.05);淋巴结转移55%(28/51)与未转移23%(9/40)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ER表达阳性是胃癌生物学标志之一,且与其分化程度、Borrmann分类、浸润转移有关,提示ER阳性胃癌预后差,但可采取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64.
二烯丙基三硫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与钙稳态失衡相关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DATS)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钙稳态失衡与该作用的相关性。方法体外培养MGC803细胞,采用MTT法,Tunnel法及流式细胞光度术分析经DATS处理后,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改变。结果DATS处理后,培养的MGC803细胞增殖抑制。4、8、12、16、24mg·L-1的DATS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0.231±0.037,0.305±0.036,0.455±0.029,0.607±0.058,0.751±0.019。Tunnel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表达阴性,DATS处理组细胞呈阳性表达。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DATS呈浓度依赖性诱导胃癌MGC803细胞凋亡,16mg·L-1组凋亡率达0.242。细胞内游离钙水平呈浓度依赖性上升,16mg·L-1组荧光强度为对照组的4倍多。用细胞内游离钙特异性阻断剂BAPTAAM预处理细胞后,细胞内游离钙水平不再上升,且能抑制DATS诱导的凋亡。结论DATS能诱导胃癌MGC803细胞凋亡,DATS诱导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的作用与钙稳态失衡相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 TIN2是端粒保护蛋白复合体中的一员,其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异常.本研究检测胃癌组织中TIN2基因的突变位点,探索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2-05-03-2013-05-14收治的胃癌患者组织标本50例,均为胃腺癌.提取5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的DNA,进行PCR扩增,对TIN2基因的6号外显子进行测序,通过序列分析,找到TIN2基因的突变位点,并对其突变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结果 在22%(11例)的胃癌标本中发现了TIN2基因6号外显子中两个基因突变位点,其中6%(3例)胃癌标本中TIN2基因6号外显子第90位碱基C/C突变为C/T,16%(8例)胃癌标本中TIN2基因6号外显子第241位碱基G/G突变为A/A.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两者对TIN2蛋白质的功能皆有影响,但TIN2基因6号外显子中第90位碱基C/C突变为C/T比TIN2基因6号外显子中第241位碱基G/G突变为A/A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更大,即这个突变很有可能是有害的,发现TIN2基因的突变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发现了TIN2基因6号外显子中的两个突变位点,其对蛋白质的功能皆有影响.TIN2基因6号外显子中第90位碱基C/C突变为C/T为新发现的突变类型,其对蛋白质的功能影响更大.TIN2基因的突变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构建人PIG11的miRNA表达载体pcDNATM 6.2-GW/EmGFPmiR,建立PIG11蛋白稳定低表达的HepG2细胞株,联合PIG11蛋白稳定高表达HepG2细胞株,探讨PIG11基因表达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miRNA干扰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HepG2细胞,建立PIG11蛋白稳定低表达的HepG2细胞,与前期已建立的PIG11蛋白稳定高表达的HepG2细胞模型作对比,利用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aspase-3蛋白、Caspase-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人PIG11的miRNA表达载体pcDNATM6.2-GW/EmGFPmiR,转染后获得PIG11基因沉默的HepG2细胞株.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HepG2细胞、miR-PIG11-HepG2细胞、miR-HepG2细胞、pLXSN-PIG11-HepG2细胞和pLXSN-HepG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72±0.81)%、(1.34士0.71)%、(5.10±0.40)%、(34.83±2.29)%和(5.34±0.60)%.PIG11高表达的pLXSN-PIG-11-HepG2细胞组凋亡率比其他组增高(P<0.01),PIG11低表达的miR-PIG11-HepG2细胞组凋亡率降低(P<0.0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PIG11高表达的HepG2细胞Caspase-3及Caspase-9蛋白表达均上调(P<0.01),PIG11低表达的HepG2细胞Caspase-3及Caspase-9蛋白的表达下调(P<0.01).结论:构建人PIG11的干扰载体成功获得PIG11蛋白稳定低表达的HepG2细胞株,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及Caspase-3的检测证实PIG11对HepG2细胞凋亡起负调控作用,Caspase-9检测显示PIG11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  相似文献   
67.
经直肠超声造影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CE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9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分别行常规经直肠超声(TRUS)、CETRUS及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TRUS、CETRUS和TRUS联合CETRUS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79例中,病理诊断为前列腺腺癌36例,前列腺良性增生43例。35例CETRUS见异常征象,其中30例病理诊断恶性,诊断敏感度83.33%(30/36),特异性88.37%(38/43),准确率86.08%(68/79)。39例TRUS见异常征象,其中24例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66.67%(24/36),特异度65.12%(28/43),准确率65.82%(52/79)。TRUS联合CETRUS诊断前列腺癌30例,敏感度83.33%(30/36),特异度72.09%(31/43),准确率77.22%(61/79)。ROC曲线结果显示,TRUS、CETRUS、TRUS联合CE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对诊断前列腺癌的AUC分别为0.740、0.859及0.777,CETRUS的诊断效能高于TRUS及TRUS联合CETRUS(Z=2.371、2.858,P=0.018、0.004)。结论 CE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低频、高频、阴道探头相结合的方法在高原地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5-2012-05间临床怀疑阑尾炎的113例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每位患者术前分别用3种探头经腹检查1次,可经阴道检查的女性再行经阴道检查。结果:113例中,超声提示阑尾炎的98例中手术证实96例,仅高频探头诊断45例(46.9%),低频探头诊断12例(12.5%),阴道探头诊断(包括经腹和经阴道扫查)16例(16.7%),其中经腹诊断11例,经阴道扫查的45例共诊断5例;23例为2种或3种方法同时诊断。误诊2例,1例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例为盆腔炎;超声检查呈阴性的15例中,手术证实5例为阑尾炎。本研究的超声诊断敏感性为95.0%,特异性83.3%,准确性93.8%,阳性预测率98.0%,阴性预测率66.7%。结论:阴道探头与低频探头、高频探头相结合的方法对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超声检查已成为高原地区诊断急性阑尾炎不可缺少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验证卵巢癌特异性结合肽(OSTP)对卵巢癌A2780细胞的特异性结合作用。方法合成OSTP并标记荧光素5-FAM。将培养的卵巢癌A2780细胞及对照组胃癌SGC7901细胞、骨肉瘤MG63细胞分别加5-FAM-OSTP孵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构建卵巢癌A2780细胞荷瘤小鼠模型,尾静脉注入5-FAM-OSTP,循环1 h后进行左心室灌注,取肿瘤组织及各脏器组织,行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结果成功合成和标记5-FAM-OSTP。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5-FAM-OSTP孵育后的卵巢癌A2780细胞产生明亮的黄绿色荧光,而对照组SGC7901、MG63细胞不产生荧光。裸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可见强荧光信号,平均荧光强度为17.656±1.980;肝组织平均荧光强度4.277±0.291;肾组织平均荧光强度4.422±0.767;其他脏器均无可见荧光信号。肿瘤组织与肝、肾组织的荧光强度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体内外实验证实了5-FAM-OSTP对卵巢癌A2780细胞具有特异结合作用,有望成为卵巢癌靶向化疗药物的导向肽。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