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联合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行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86例,其中OLIF联合经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53例,OLIF联合经后正中入路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33例,通过腰痛V...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2月1日~2020年9月1日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0例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包括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生理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  相似文献   
23.
随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深入及县级医院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县级医院能够运用最新技术承担县域居民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所以目前教学医院在进行常规进修生培养外也越来越多地承担对县级医院人才进行各种最新专项技术的短期培训 。针对这类短期培训进修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培训,在3个月培训周期内,以培养进修生自学能力为核心,配合小班手把手教学及引入模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4.
【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斜外侧椎间融合(OLIF)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采用OLIF联合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的92例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全程给予SEP监测。随访时间15.6±1.8个月(12~23个月)。根据Lee等的腰椎管狭窄MRI分级将患者分为1级组(31例)、2级组(33例)和3级组(28例)。记录分析各组椎间隙处理前及融合器置入后的SEP波幅值;测量手术前、末次随访时责任间隙硬膜囊面积、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高度;临床疗效评价采用腰腿痛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疗效改善率与SEP波幅改善率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椎间隙处理前与融合器置入后SEP平均波幅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组、2级组和3级组SEP波幅平均改善率分别为(48.32±7.37)%、(112.34±18.67)%和(28.05±6.78)%,其中3级组有3例患者SEP波幅无任何变化。3组术后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硬膜囊面积及腰腿痛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级组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硬膜囊面积改变值大于1级组和3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改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1级组、2级组和3级组腰椎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87.0±36.2)%、(85.8±35.3)%和(46.1±26.2)%,优良率分别为93.5%(29/31)、84.8%(28/33)和50%(14/28)。1级组和2级组SEP波幅改善率与末次随访时硬膜囊面积、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腰腿痛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的改善率呈正相关;3级组SEP波幅改善率与末次随访时硬膜囊面积、腿痛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的改善率呈弱相关。1级组优良病例SEP改善率均大于25.6%,2级组优良病例SEP波幅改善率均大于85.3%。结论:OLIF治疗1、2级腰椎管狭窄症术中SEP波幅改善率可以作为判断间接减压是否有效的参考指标,对于手术中判断腰椎管狭窄间接减压的程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载异烟肼(Isoniazid,INH)、利福平(Rifampicin,RFP)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纳米粒经新西兰大白兔静脉给药后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相关参数。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纳米粒组8只,INH、RPP对照组8只。经耳缘静脉分别滴注等计量的载INH、RFP白蛋白纳米粒和普通对照品(INH 11.43mg/kg、RFP 12mg/k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各自INH、RFP的血浆药物浓度。对比研究静脉给药后两种剂型药物在不同时间(0、0.5、1、1.5、2、2.5、3、4、6、8、12、24、36、48、72、96、120h)兔体内的血浆药代动力学参数,包括最大血药浓度(Cmax)、生物半衰期(T1/2)、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及体内平均驻留时间(MRT),以DAS 2.0药动学程序进行血药浓度数据拟合分析。结果:给药后两组药物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显示:纳米粒药组INH、RFP血药浓度相对稳定,药物浓度持续缓慢下降,给药后96h INH仍能检测到,RFP则为48h。INH的Cmax=9.79±1.38(mg/L),T1/2=28.10±6.69(h),AUC=22.34±8.81(mg/L·h),MRT=15.13±5.48(h);RFP的Cmax=16.79±3.74(mg/L),T1/2=14.13±3.78(h),AUC=116.64±66.26(mg/L·h),MRT=15.89±2.49(h)。对照组中INH的Cmax=9.52±2.19(mg/L),T1/2=1.92±0.80(h),AUC=20.97±3.11(mg/L·h),MRT=2.03±0.62(h);RFP的Cmax=12.50±1.58(mg/L),T1/2=2.87±0.78(h),AUC=50.05±14.50(mg/L·h),MRT=3.70±0.99(h)。对照组INH、RFP血药浓度快速下降,分别在给药后24h和12h检测不到。结论 :载异烟肼、利福平白蛋白纳米粒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双隔室模型(权重系数为1/cc)。白蛋白纳米粒可有效改变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药动学行为并具有显著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对肾移植患者群体反应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作用及治疗效果.方法:57例等待肾脏移植的PRA致敏患者,年龄21~65岁,PRA值为35%~91%,平均为46.7%±29.5%.采用静脉滴注ICIG 5g/d,两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间隔1周时间.用药开始前检测1次PRA,疗程结束立即再检测1次PRA.结果:57例中有36例患者(63.2%)用药1个疗程,15例患者(26.3%)用药2个疗程,6例患者(10.5%)用药3个疗程.应用免疫球蛋白后PRA降为非致敏48例(84.2%),完全未降3例(5.2%),部分下降6例(10.6%).用药后PRA下降0~61%(平均38.4%±16.3%),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57例患者均进行肾脏移植手术,术前淋巴细胞毒试验(CDC)<10%,均未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2例患者(3.5%)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加用MP及FK506治疗后,急性排斥逆转,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IVIG能有效降低高敏肾移植患者的PRA值,提高肾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7.
背景:很多方法可降低群体反应抗体致敏患者的群体反应抗体水平,其中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法脱敏法是比较常用的,但这些方法副作用较多。 目的:拟观察肾移植前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对肾移植患者血清群体反应抗体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以2003-01/2006-1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移植中心的57例等待肾移植的群体反应抗体致敏患者为对象的前后对照,病例分析。 对象:群体反应抗体致敏患者57例,年龄21~65岁,群体反应抗体值平均(46.7± 29.5)%。 方法:所有患者在接受肾移植前以5 g/d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1周。在给予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前和疗程结束立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方法各检测1次血清群体反应抗体水平。 主要观察指标:血清群体反应抗体水平。 结果:应用免疫球蛋白后群体反应抗体降为非致敏84%(48/57),完全未降5%(3/57),部分下降11%(6/57)。用药后群体反应抗体下降0~61%,平均(38.4±16.3)%。57例患者肾脏移植前淋巴细胞毒试验< 10%,均未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 结论: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预治疗是理想的降低肾移植致敏性的方法,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母亲妊娠糖尿病暴露与子代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发生的关联。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招募221例ASD儿童与400例健康儿童纳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形式收集儿童一般情况、家庭社会经济学特征、母亲孕产史、母亲孕期疾病暴露等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母亲妊娠糖尿病暴露与子代ASD发生的关联,并探讨子代性别和妊娠糖尿病暴露对子代ASD的发生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 ASD组母亲妊娠糖尿病患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6.3% vs 9.4%,P=0.014)。校正性别、胎龄情况、出生方式、产次、母亲文化程度等变量后,母亲妊娠糖尿病暴露是子代ASD发生的危险因素(OR=2.18,95%CI:1.04~4.54,P=0.038);在校正以上变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校正孕早期复合维生素服用、孕前3个月叶酸服用和辅助生殖等变量后,结果趋势未发生改变,但未见统计学意义(OR=1.94,95%CI:0.74~5.11,P=0.183)。妊娠糖尿病暴露与子代性别对子代ASD的发生存在交互作用(P<0.001);性别分层分析显...  相似文献   
29.
肾移植术后并发淋巴瘘的防治(附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期文献报道肾移植术后淋巴系统并发症(淋巴瘘和淋巴囊肿)的发生率0.9%~8.0%,现将1996至2001年我科肾移植术后发生的4例淋巴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0.
刘航  梁思敏  吴小候 《中国药房》2009,(14):1100-1101
目的:评价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雷帕霉素(RP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8例同种尸体供肾移植患者分为试验组(28例)与对照组(30例),免疫抑制方案分别为环孢素A(CsA)+RPM+强的松(Pred)、CsA+霉酚酸酯(MMF)+Pred。观察2组在移植术后6月内的疗效、并发症及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同时监测血脂水平、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分析2种免疫抑制方案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人/肾存活率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观察期内均移植肾带功存活。试验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4/28,14.3%)稍低于对照组(5/30,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发生血脂异常11例(39.3%),切口感染4例(14.3%),腹泻3例(10.7%),白细胞减少1例(3.6%);对照组中血脂异常3例(10.0%),切口感染2例(6.7%),腹泻8例(26.7%),白细胞减少5例(16.7%)。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CsA+RPM+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会产生更强的免疫抑制效果,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其主要副作用是血脂升高和切口感染,但腹泻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