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51.
香术止痛酊外治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香术止痛酊外用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将4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外用香术止痛酊;对照组20例,口服达宁片。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平均止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生活质量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5.5%,起效时间治疗组为(25.23±5.62)m in,对照组为(28.37±7.53)m in,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5.58±1.05)m in和(5.79±1.86)m in,各组进行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改善生活质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方面明显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术止痛酊外用治疗癌性疼痛是有效且安全的,其镇痛作用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152.
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我国每年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约60~120万例,其中乙型肝炎占25%。每年由于慢性乙型肝炎死亡约30万例。在实施乙肝疫苗免疫前,2岁以下儿童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已接近一般人群水平,提示我国HBV主要是通过围产期母婴和不安全注射传播。首次暴露HBV年龄越小,慢性肝病的发生率越高,因此,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给新生儿于出生24h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的最有效策略。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同时也存在不足。近年来分子免疫理论和乙肝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带来了新型疫苗研究策略的革新。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用mAFP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瘤苗免疫对小鼠诱发性肝癌发生的影响。方法:诱导、扩增C57BL/6J小鼠DC。将表达小鼠AFP基因(mAFP)的重组腺病毒转染DC。8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20只。以单纯DC为A组;将表达mA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DC(pAd-BM5-mAFP-DCs)为B组;表达mAFP基因的质粒DNA(pAdBM5-mAFP)为C组;以单纯PBS(磷酸缓冲液)注射为对照组D组。免疫方法:实验组在每只小鼠的左胁部注射5×105个细胞(0.1ml/次),连续免疫3天,以后每7天接种疫苗1次,继续免疫4次。正常对照组,仅注射0.1ml PBS。在接种免疫的同时,给以二乙基亚硝胺(DEN)、四氯化碳(CCl4)和乙醇联合诱癌。诱癌20周后处死小鼠,检查成瘤情况。同时对肝脏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80只免疫小鼠中,A组肝细胞癌发生率为70%;B组肝细胞癌发生率仅为25%;C组肝癌发生率为65%;D组肝癌发生率为75%。B组与其它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转基因pAdBM5-mAFP-DC瘤苗免疫自然诱癌的C57BL/6J小鼠,能激发较强的抗肿瘤免疫反应,降低肝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4.
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后的复发转移一直是影响肝癌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辨别复发转移的类型、了解危险因素和选择合适方法对其进行预防及治疗是提高肝癌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就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防、治疗等相关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5.
目的:观察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及靶向性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用重组IL-4和GM-CSF诱导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将表达A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DC(dendriticcells,DC),构建基因转染的DC瘤苗,并免疫C57BL/6小鼠。用流式细胞术(FCS)检测转染前后DC细胞表面分子MHCI、MHCII、LFA、ICAM、B7.1、和B7.2等的变化。取免疫小鼠脾细胞诱导细胞毒性CTL,LDH非放射性细胞毒性试验检测其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用ELISA法检测CTL诱导过程中TNF-α和IFN-γ分泌变化规律。结果:AFP基因转染后的DC分子表面高表达MHCI、MHCII、LFA、ICAM、B7.1、和B7.2等分子,尤其是MHCII、ICAM和LFA分子,与转染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AFP抗原诱导的靶向性CTL对AFP分泌性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杀瘤活性,且在CTL诱导过程中TNF-α和IFN-γ分泌水平较对照组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FP基因重组腺病毒修饰的DC能表达高水平的MHCI、MHCII、LFA、ICAM、B7.1、和B7.2等分子,为CTL进一步活化提供了共刺激信号;用该瘤苗免疫C57BL/6J小鼠,能诱导出针对AFP抗原的靶向性CTL,从而实现对AFP分泌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构建小鼠甲胎蛋白(mAFP)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瘤苗,评价其在C57BL/6J小鼠自然肝癌诱发过程中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诱导、扩增DC.将表达mAFP的重组腺病毒颗粒转染DC,检测转染前后DC细胞表面分子MHC Ⅰ、MHC Ⅱ、CDl8a(LFA)、CD54(ICAM)、CD80(B7.1)和CD86(B7.2)等的变化.8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单纯接种DC组、接种转mAFP基因DC(pAdBM5-mAFP-DC)组、单纯接种重组质粒(pAdBM5-mAFP)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在每只小鼠的左肋部注射5×105个细胞,连续免疫3 d,以后每7 d接种疫苗1次,继续免疫4次;正常对照组仅注射0.1 ml PBS.在接种免疫的同时,给以二乙基亚硝胺(DEN)、四氯化碳(CCl4)和乙醇联合诱癌.诱癌20周后处死小鼠,检查成瘤情况,并对肝脏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成功构建了转基因pAdBM5-mAFP-DC瘤苗;mAFP基因转染后的DC表面高表达MHC Ⅰ、MHC Ⅱ、CD18a、CD54、CD80和CD86等共刺激分子,其分子表达率分别为69.3%、41.0%、42.1%、63.2%、39.4%和38.6%,与转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接种DC组、pAdBM5-mAFPDC组、pAdBM5.mAFP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肝癌发生率分别为65.0%、25.0%、70.0%和75.0%,pAdBM5-mAFP-DC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dBM5-mAFP-DC瘤苗免疫自然诱癌的C57BL/6J小鼠,可降低肝癌的发生率,对肝癌的发生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研究广西扶绥地区壮族和汉族人群DNA修复基因XRCC1 Arg280His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CC)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当地壮族和汉族各50例肝癌患者和30例健康人群,应用PCR-RFLP的方法检测Arg280His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并比较两个民族不同基因型与HCC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通过XRCC1 Arg280His多态基因型检测分型发现,在壮族和汉族人群中,病例组携带变异等位基因His的频率分别为11%和13%,对照组分别为10.0%和11.7%,等位基因在两组间分布均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且在2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广西扶绥人群中,XRCC1 Arg280His基因多态性与HCC风险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8.
目的:观察胎肝天然低分子抑瘤物(LMW-NTS)对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和3H-TdR掺入技术,测定培养中的肿瘤细胞DNA合成和线粒体琥珀酸脱酶活力,间接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分化情况.结果:LMW-NTS对受试的4种肿瘤细胞都有生长抑制作用,但作用强度有所不同,对来源于造血系统的肿瘤细胞作用最为显著.不同浓度的LMW-NTS对肿瘤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力的影响不同,低浓度时表现为促进作用,而高浓度时表现为轻度抑制作用.结论:胎肝低分子抑瘤物能够抑制不同种类的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分化.  相似文献   
159.
目的从胎肝细胞裂解液或上清液中分离提取中分子量的细胞因子和低分子量的细胞因子,并观察其对H7402肝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从胎牛肝细胞分离细胞因子,采用3H-TddR掺入法和MTT比色法.结果将胎肝细胞因子分成分子量小于10KD的低分子细胞因子和分子量为10~100KD的中分子细胞因子.前者对H7402肝癌细胞的生长、脱氢酶活力以及DNA合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36mg/L,而后者的作用则相反.结论低分子胎肝细胞因子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而中分子因子则是促生长和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0.
CD_3单克隆抗体激活细胞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的体外杀伤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时期CD3A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培养到第4天的CD3AK细胞已有明显的杀伤活性,第10天达高峰;CD3AK对K562、H7402和MNK45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LAK和NK细胞(P<0.05),对Hela-3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略低于LAK细胞。结论:CD3AK是一种广谱、高效的肿瘤杀伤细胞,但它对不同种类的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