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40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射频治疗食管癌狭窄梗阻的疗效。方法:对37例3、4级狭窄梗阻的食管癌采用内镜下射频治疗。结果:显效22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达94.6%,不良反应是持续恶心、剧烈会厌反射、胸前区灼热痛、上腹部胀痛。结论:内镜下射频治疗3、4级食管癌在缓解梗阻和解决进食方面近期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永远都是主观的感受,癌痛被视为肿瘤患者第5大生命体征,并且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疼痛既是一种症状又是一种疾病,也是严重影响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榄香烯在肺癌化疗中的地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榄香烯是近年研制的一种新型抗癌药,多用于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治疗。我科一年多来采用榄香烯联合传统CAP方案治疗30例肺癌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男21例,女9例,年龄在28-65岁之间,平均57.2岁,所有病例均有影象学检...  相似文献   
14.
罕见三重癌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例介绍患者,男,58岁,1995年3月(55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九四医院330002江西南昌市岁)发现肛周赘生物进行性增大伴瘙痒而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报告为Pagets病,术后恢复好,未行其他治疗;1997年9月(57岁)因肛周手术处再次...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54岁。2005年6月8日因头昏、乏力、纳差6个月,加重2个月,在外院诊断为“颈椎病,低钠低氯碱中毒”予以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出院。8月24日再次发作,伴有纳差、反酸、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无畏寒、发热、胸闷、心慌、腹痛、腹胀等,体重呈进行性下降。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营养偏差,形体消瘦,贫血外貌,神志清楚,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及干湿性口罗音,心腹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表物均正常,血K 3.77mmol L,Na 116.9mmol L,Cl-81.5mmol L,Ca2 1.97mmol L。心电图、B超、胸片未见…  相似文献   
16.
青年人胃癌42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青年人(≤35岁)胃癌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漏诊。我院1993年1月~2 0 0 2年2月收治青年人胃癌4 2例,其中9例误诊,误诊率为2 1 4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4 2例中,男17例,女2 5例;年龄2 2~35岁,平均30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板层型肝癌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生存时间。方法:结合近年文献,回顾性分析17例确诊为纤维板层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17例患者9例为中青年人(年龄在45岁以下)占58.8%,其临床表现和体征不明显,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影像表现为单个结节,手术切除率高,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达到76.5%和58.5%。结论:纤维板层型肝癌主要病理特点为纤维板层基质和强嗜酸性颗粒,好发于青年人,症状轻,与乙型肝炎无正相关联,临床进展慢,预后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隆起型糜烂性胃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6例南方某部队军人隆起型糜烂性胃炎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应用西药联合中成药(胃特安片)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胃镜表现改善程度、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幽门螺杆菌( Hp)根除率。结果临床总的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73.2%),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胃镜疗效:治疗组有效率88.9%(40/45)显著高于对照组70.7%(29/41),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病理疗效:治疗组胃黏膜活动性炎症、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等病理征象改善较明显;治疗组有效率83.8%(31/37)显著高于对照组61.3%(19/31),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 Hp根除率:治疗组(80.6%)与对照组(75.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药联合胃特安片治疗隆起型糜烂性胃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阻断mTOR表达对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RNA干扰(RNAi)特异性阻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表达对结肠癌LoVo细胞体内外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验分3组:正常培养组:未转染的正常培养LoVo细胞;阳性实验组:转染mTOR-RNA干扰质粒的LoVo细胞;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载体质粒的LoVo细胞。MTT法检测LoVo细胞体外生长曲线;平板克隆形成试验分析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阳性实验组细胞生长速度较正常对照组减慢。正常培养组、阳性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6.8±4.9)%、(11.8±2.1)%和(21.3±4.7)%;与正常培养组比较,阳性实验组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减少(P<0.01)。与正常培养组相比,阳性实验组G1期细胞数增加8.6%,S期的细胞数减少8.0%,细胞凋亡率增加7.0%(均P<0.01)。正常培养组、阳性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内ATP含量分别为(2.47±0.20)nmol/106 、(1.62±0.18)nmol/106和(2.37±0.21)nmol/106;阳性实验组ATP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培养组(P<0.01)。结论特异性阻断mTOR基因表达可通过遏制能量代谢和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家族聚集癌的发病机制.方法:报告1例家族聚集癌,通过对近年文献回顾总结,分析家族聚集癌的发病原因.结果:显示家族聚集癌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易感性密切相关.结论:家族聚集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一个总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