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4篇
  5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林宇 《家庭医药》2010,(11):37-37
秋天好发呼吸道疾病,这一方面跟气温降低,身体受凉有关,另一方面与秋天干燥的气候有关。因此,秋季防病应注意"四防"。一防秋燥【名词解释】秋燥: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  相似文献   
72.
中药注射剂致儿童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在儿童人群中的ADR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932例中药注射剂致儿童不良反应病例,从性别、年龄、用药情况、严重程度、发生时间及ADR的主要表现、转归等多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致儿童ADR占中药注射剂ADR总体的23.7%;中药注射剂引起的儿童ADR以对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为主,占42.38%,其次是全身性损害,占31.99%,对消化系统的损害占8.88%;清热类的中药注射剂引起儿童ADR例次数最多,占88.84%,其中又以双黄连注射液引起的ADR病例数最多,占29.51%。结论:对儿童患者要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尝试利用不同信号检测方法研究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信号的特点和规律,以期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信号预警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PHP和MYSQL等计算机技术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病例数据库,并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比例报告比值比(PRR)、Chi-square、Yule's Q、序贯概率比检验(SPRT)、贝叶斯判别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模型(BCPNN)等6种不同信号检测方法作定量信号检测,并提取分析其中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信号.结果 101735条病例数据中涉及药品不良反应组合8197对,各方法对中药不良反应信号都有较高的检出率;检出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信号值得关注.结论 各种不同信号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不同,但都可以作为中药不良反应信号检测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胸段食管鳞癌在调强放疗过程中,食管原发肿瘤在三维方向上的退缩和位移情况,探讨食管癌放疗过程中是否有必要因肿瘤靶区退缩和位移而重新定位修改放疗靶区。方法随机选择首程接受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33例,放疗总剂量63Gy/30次,6周完成。在治疗前、21Gy/10次、42Gy/20次和63Gy/30次分别进行食管CT检查,测量肿瘤放疗不同时段在左右界、前后界、上下界3个方向上的退缩和位移。结果肿瘤退缩从大到小顺序在放疗不同时段依次为放疗20次、前10次和后10次,在三维方向依次为上下长度、前后长度和左右长度;肿瘤中心位移从大到小顺序在放疗不同时段依次为放疗20次、30次和前10次,在三维方向依次为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肿瘤中心位移与病变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不同放疗次数时肿瘤在三维方向上均有缩小和左右及前后方向的肿瘤中心位移,其中放疗20次时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5.
林宇  李颂华  王如伟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8):1444-1448
 目的 介绍日本对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最新治疗及研究进展的现状。方法 以2011年日本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指南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日本的代表性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 阐明乙肝病毒量的高低与本病进展的预后密切相关;明确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参考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 )定量、基因型和年龄,分别使用核苷类药或干扰素;通过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可以控制疾病的进展,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同时,报告了核苷制剂的有效性,介绍使用核苷制剂的具体步骤和发生耐药性时的处理方法;提出合并肝硬化的治疗方案以及对免疫抑制剂和化学抗癌疗法给药后引发乙型肝炎时的对策;强调无症状B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并非临床痊愈,亦需要定期检测和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76.
林宇 《家庭药师》2009,(12):14-15
王景峰教授简介:心血管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中山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心血管医学部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起搏专业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77.
目的 优选出与运动神经元生存(survival motor neuron,SMN)基因紧密连锁且多态信息含量丰富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并将其应用于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产前基因诊断中。方法 用PCR扩增与SMN基因紧密连锁的11个STR位点,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银染法显色分析结果。通过多态信息含量(PIC)大小优选STR位点,并利用优选出的STR位点分别采用PCR-PAGE及基因扫描技术对6个SMA家系(包括父母、先证者和胎儿)进行连锁分析。结果我们从11个STR位点中优选出了3个位点(D5S435、D5F149、D5S351),这3个位点在100名健康人中分别检测出8、19、18种多态性片段,其PIC值分别为0.84、0.91、0.92。应用上述3个位点对6个SMA家系进行产前诊断连锁分析,在6名胎儿中发现4名携带者和2名健康者。结论 通过优选出的3个STR位点可快速进行SMA产前基因诊断,准确地排除母血污染,而且可在胎儿中甄别出健康个体与基因携带者,进一步完善了SMA产前基因诊断体系。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氧应激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血红素氧化酶-1(HO-1)基因表达中的作用。方法RT-PCR法检测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BVEC)中HO-1mRNA表达,用氧化-还原敏感的荧光探针2,7-Dichlorofluorescein(DCF)检测细胞内氧化-还原水平。结果TNFα(5ng/ml)作用24h后,BVEC中HO-1的mRNA表达增加136%,但小分子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20mmol/L)能明显阻断TNFα对HO-1mRNA表达的诱导作用;TNFα处理24hBVEC的氧应激水平明显升高,但可被NAC明显抑制(P<0.05)。结论ROS部分介导了TNFα对HO-1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79.
整形外科患者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整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细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和对药物敏感趋势进行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我院2001年1月1日~2004年12月30日临床细菌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其进行鉴定分析和药敏监测。结果临床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153株细菌,主要致病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菌株以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未发现其他耐药菌株。结论我院感染菌株数量虽然少于其他医院,但菌株对各类药物耐药率并不低于其他医院,所以要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菌株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80.
鼻咽癌侵犯颅内的MRI及CT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癌侵犯颅内是一种预后不良的因素,本文搜集比较了有病理证实的鼻咽癌侵犯颅内患者107例,同时行MRI及CT检查,探讨二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