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目的 回顾分析标危型髓母细胞瘤采用全脑全脊髓放疗剂量≤24 Gy和>24 Gy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标危型髓母细胞瘤定义为年龄>3岁、未发生转移、肿瘤全切或近全切(残留≤1.5 cm3)。2003—2013年共入组72例初治儿童、青少年标危型髓母细胞瘤患者。患者术后接受全脑全脊髓+局部瘤床放疗和8个疗程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顺铂、司莫司汀或卡莫司汀联合长春新碱。按放疗剂量≤24 Gy和>24 Gy分为A、B组(20、52例),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和生存率。Kaplan-Meier法计算复发率和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组间差异。结果 A组接受全脑全脊髓放疗19.2~24.0 Gy,B组接受全脑全脊髓放疗24.1~30.6 Gy。放疗后66例(92%)患者完成全部辅助化疗。共11例患者复发。随访满3年患者48例,其中复发11例,死亡7例。全组3年EFS率为83%,3年OS率为86%。A组和B组患者3年EFS率分别为84%和83%(P=0.609), 3年OS率分别为85%和87%(P=0.963)。结论 标危型髓母细胞瘤经规范综合治疗效果较好,其中全脑全脊髓放疗剂量减少至19.2~24.0 Gy未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抗癌药物华蟾素与丝裂霉素的联合作用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以不同浓度的华蟾素与丝裂霉素刺激Hela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DNA片段化,FITC-Annexin V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RT-PCR检测TNF-α的表达.结果 经药物作用后的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6 h后开始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电泳结果呈200 bp大小的典型梯状带;FITC-Annexin V检测到凋亡早期细胞膜呈强绿色荧光,12 h后胞核逐渐被碘化丙啶染成红色,24 h后大部分细胞被染成红色;RT-PCR产物大小为299 bp.结论 华蟾素和丝裂霉素能使细胞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能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能诱导DNA片段化和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顺尔宁联合酮替芬片对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儿科及五官科治疗的100例小儿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酮替芬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顺尔宁联合酮替芬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各项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SS、TNN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4、IL-5、IL-12、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尔宁联合酮替芬片对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鼻塞、鼻痒、喷嚏、流涕等症状,调节外周Thl/Th2细胞因子平衡,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5.
<正> 流动注射分析(flow inje cr lon analysis,简称 FIA)是1975年前后兴起的湿化学快速分析技术。它的基础是试祥塞在试剂载流中受控制的分散过程,试样和试剂在接界面上的混合和反应是严格重现的。所以,幂必等待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才测定被测物的  相似文献   
66.
<正> 目的教研组为了解一般健康的日本人关于铅的摄取与排泄的基本资料,曾于一九五○年进行过一次日本人经常食用的食品含铅量的测定。我们最近是为了调查了解从实际的饮食中测定各种食品的含铅量。1970年的日本人经常食用的食品含铅测定工作正在进行中,这次仍是继续测定食品含铅量,并增加了食堂和饮食店实际烹调食物的含铅量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我院自1995年6月以来,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肝癌102例。该法对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期有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02例,其中男87例,女15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6岁。临床表现:肝区痛74例,黄疸17例,ALT增高49例,腹水21例,合并乙肝63例,合并肝硬化26例。原发性肝癌83例,转移性肝癌19例,AFP阳性者71例,均经B超、CT等影像学确诊为肝癌,其中3例为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后行辅助化疗。分型:巨块型51例,结节型18例,弥漫型20例,混合型13例。1.2 治疗方法 无碘过敏者按Seldinger方法,将肝动…  相似文献   
68.
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是指在X线或CT导引下,用18G穿刺针插入椎间盘,再将激光光导纤维通过穿刺针导入髓核,并发射激光,将腰椎间盘汽化,达到减小椎间盘压力使髓核回纳,从而减轻对神经根压迫的目的。它是一种“微创”手术,最先在1984年由Choy提出PLDD的概念,并于1987年Choy和Ascher首次报道了PLDD成果和临床应用,以后日本作者Yonezawa也有类似的报道,PLDD传人我国的时间不长,其护理也在不断地探索中。现将PLDD的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8例深静脉置管术患者在置管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2028例深静脉置管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程序化护理对深静脉置管术手术的成功和预防并发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