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39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77篇
  1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张东芳  杨琼  王琴  郭巧英   《护理与康复》2017,16(9):1019-1021
总结1例皮瓣加载抗生素人工骨植骨修复乳腺癌术后胸部放射性溃疡伴骨髓炎患者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做好有效沟通,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加强移植皮瓣、合并疾病、供受区及残余创面的观察与护理。患者住院治疗143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探讨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脉象与中医证候相关性。[方法]采集脉象参数,记录中医证候,观察治疗前后变化,探讨相关性。[结果]1)治疗组左手主波幅度(Lh1),左手重搏前波幅度(Lh3),右手主波幅度(Rh1),右手重搏前波幅度(Rh3),右手降中峡幅度(Rh4),右手收缩期面积(RAs)及对照组左手收缩期面积(LAs)较治疗前升高(P0.05)。2)各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治疗组中医单项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3)脉象与中医证候存在相关性。[结论]1)肠益方对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脉象具有一定的变化趋势,且能改善中医证候。2)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脉象与中医证候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肠益方对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舌脉象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将14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其中湿热夹瘀者49例,湿热兼虚者53例;对照组38例。对各组治疗前后舌脉象参数予以观察对比。结果:3组资料在舌象参数上,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3组之间各指标亦均无显著差异(P0.05)。3组资料在左手脉象"Lh4"和右手脉象"Rh4"、"Rh5"、"Ras"参数上,治疗前后的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其余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及3组之间比较均未见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肠益方对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左手脉象"Lh4"和右手脉象"Rh4"、"Rh5"、"Ras"等部分指标治疗前后具有一定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脉络膜黑色素瘤敷贴放射治疗(PRT)后黄斑区形态变化.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48例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48只眼行125I PRT.患者肿瘤均未累及黄斑区.视力0.02~1.0,平均视力0.4±0.2.治疗前均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放射状6线扫描模式获取黄斑区形态图像.黄斑区形态表现为视网膜脱离者18只眼,占37.5%;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改变12只眼,占25.0%;水肿、前膜以及脱离伴水肿、渗出和RPE改变者7只眼,占14.6%;黄斑区视网膜形态基本正常11只眼,占22.9%.治疗后随访1~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4±5.9)个月.随访观察患眼肿瘤控制以及视力变化情况,并以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进行黄斑区形态的OCT检查.对比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末次随访黄斑区形态的变化;分析黄斑形态变化与PRT以及视力变化的关系和影响因素.结果 48例患者经PRT后肿瘤控制良好.视力提高2例,占4.2%;视力不变10例,占20.8%;视力下降36例,占75.0%.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78,P<0.05).末次随访OCT检查,黄斑区形态表现为视网膜脱离者13只眼,占27.1%;RPE改变9只眼,占18.8%;水肿,脱离伴水肿、渗出和RPE改变者17只眼,占35.4%;增生、萎缩、脱离伴出血渗出和水肿前膜者6只眼,占12.5%;黄斑视网膜形态基本正常3只眼,占6.3%.15例患者呈现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黄斑区形态异常变化,占31.3%.结论 PRT后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黄斑区形态异常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脱离、RPE改变、黄斑水肿、渗出.黄斑区结构异常的比例增加,31.3%的患者呈现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黄斑区形态异常.  相似文献   
76.
糖友为何容易引起骨质疏松1.高尿糖可致渗透性利尿,致钙、磷从尿中大量流失,钙负平衡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刺激破骨细胞,使溶骨作用增强,导致骨质脱钙及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分析血清前白蛋白(PA)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46例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抽取50例正常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将两组的血清前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小儿感染前、后血清前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PA为(101.58±12.32)mg/L,CRP为(70.63±10.28)mg/L;对照组PA为(160.33±22.41)mg/L,CRP为(4.67±0.9)mg/L;观察组PA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感染患儿治疗一周后,PA显著升高,达(157.82±21.53) mg/L,CRP大幅度降低,为(4.88±1.27)mg/L;治疗前、后PA和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小儿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动态检测对感染程度及治疗效果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8.
AFP监测目的为进一步落实《全国保持无脊灰状态行动计划》更好地发挥AFP监测系统的作用,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野病毒,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保持无脊灰状态,控制病毒进一步传播,监测脊灰病毒的变异情况,为调整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
本文回顾分析了2004年入院治疗的167例小儿脑囊虫病的临床资料。小儿脑囊虫病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0.
水平低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常与下牙槽神经毗邻,直接拔除创伤较大,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最严重的就是下牙槽神经损伤.该文报告1例接触下颌神经管的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通过微种植钉牵引,使其远离下颌神经管后顺利拔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