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不同钛表面对人牙周膜细胞功能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人牙周膜细胞在钛酸碱处理表面和钛类骨磷灰石表面的分布、功能和细胞周期,明确钛表面对细胞牛理活动的影响.方法:人牙周膜细胞原代培养,将第4代人牙周膜细胞分别接种于酸碱处理和类骨磷灰石处理的2种钛表面培养,检其形态、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周期等.结果:人牙周膜细胞在2种粗糙的钛表面增殖曲线相似,细胞增殖指数接近,都有成骨功能表现,其中类骨磷灰石组尤其明显.结论:钛表面成分影响细胞功能,富含PO49-、Ca2+的表面可增强人牙周膜细胞矿化功能.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颌弓形态对曲面体层摄影下颌骨垂直失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不同颌弓形态的20个成人头颅骨标本,在下颌的标志点插入放射标志物后,进行数字化曲面体层摄影.在计算机上测量标志物长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方圆形颌弓前牙区垂直失真率(11.77%)>尖圆形颌弓(5.0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1<0.05);2组颌弓磨牙区、前磨牙区垂直失真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颌弓形态是曲面体层摄影前牙区垂直失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3.
目的:建立一个计划质量评估脚本,用于量化评估放疗计划,并验证该程序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建立直肠癌计划质量测度标准(plan quality metrics,PQM),其中包含18个子测度(submetrics),使用C#语言在Visual Studio编辑器中构建脚本评估程序,对20例采用不同辐照技术的治疗计划分别通过脚本程序和Plan IQ软件(参照对象)进行评价打分,首先分析两种评估方法所得评分的差异然后进行两种辐照技术的得分对比,从而验证脚本程序的临床可行性。结果:使用脚本程序、Plan IQ这两种评估方法得出VMAT组和IMRT组靶区得分为(73.2±16.6)分和(56.8±14.9)分、(70.7±19.3)分和(63.1±1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得分为(91.9±3.2)分和(80.4±8.5)分、(89.9±5.1)分和(75.1±1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得分为(84.1±8.1)分和(70.2±10.0)分、(84.6±5.9)分和(71.8±10.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数据使用Bland-Altman分析,处于特定区间外的数据在数据总量中占比小于5%。结论:脚本评估程序可以针对计划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估,可作为计划系统的评估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利用多目标优化(MCO)技术提高基于先验知识自动计划(KBP)模型的计划设计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55例已完成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每个病例都采用固定野调强放疗技术。随机选择40个病例的调强放疗计划作为训练集1,通过多目标优化技术对训练集1中的放疗计划进行预处理,构建新的训练集2。将初始训练集1和处理后的训练集2作为样本,分别训练得到传统的KBP模型和多目标优化技术精炼后的MCO‐KBP模型。在剩余15个病例中随机选择5例作为验证集,其余10例作为测试集。验证通过后用测试集对初始的人工计划以及传统KBP模型和MCO‐KBP模型生成自动计划的计划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传统KBP模型和MCO‐KBP模型生成自动计划的靶区剂量(D95%)均能满足临床要求,适形性指数与均匀性指数基本一致(P>0.05),且MCO‐KBP模型生成的自动计划中重要危及器官的剂量比传统KBP模型更低(脑干Dmax平均偏低2.13 Gy,左、右腮腺Dmean分别平均偏低1.39、1.59 Gy,左、右视神经及垂体的Dmax分别平均偏低1.42、1.16、1.88 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的KBP模型相比,精修后的MCO‐KBP模型设计的调强放疗计划对危及器官的保护具有明显优势,利用MCO技术提高KBP模型的计划设计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人乳牙根吸收面的破骨细胞形态特点。方法 收集和固定人滞留乳牙,制备硬组织切片,经苏木精-伊红、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破骨细胞。结果 在人乳牙根吸收面有多个破骨细胞,呈重叠状态,细胞形态不规则,体积大,细胞周缘可见丝状突起,多核,被吸收的牙本质表面高低不平。结论 人滞留乳牙牙根吸收面存在大量的破骨细胞,是研究人破骨细胞的一个来源。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偏中心计划对肺癌立体定向放疗(SBRT)计划质量和执行准确度的影响, 为肺癌SBRT的临床计划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首先, 选取10例肺癌SBRT患者, 将计划等中心置于肿瘤质心位置, 设计等中心参考计划。将计划等中心置于偏离肿瘤质心1、3、5、8及10 cm位置, 设计偏中心计划, 共计60个, 分析这些偏中心计划相对于参考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然后, 引入不同程度的位置误差(0~5 mm), 利用Octavius 4D高分辨率剂量验证系统, 测量这些计划的伽马通过率(GPR), 完成240次计划验证, 分析参考计划和偏中心计划的执行准确度对位置误差的鲁棒性。结果偏中心计划的剂量梯度指标略差于等中心计划,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偏中心距离增加, 正常肺平均剂量(MLD)和V20以及支气管Dmax略微有升高趋势。MLD在偏中心距离1、3和10 cm, 较等中心计划分别升高了0.8%、0.8%和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34~-1.99, P<0.05), V20在偏中心距离1、5和10 cm, 较等中心计划分别增加了2.0%、2.5...  相似文献   
47.
目的体外构建钛表面成骨细胞生长模型,对细胞生长情况进行动静态观察。方法将光滑钛片(光滑钛片组)及多孔海绵状钛(海绵钛组)处理为酸碱表面和钙磷沉积表面,接种成骨细胞,12h、48h实时观察,48h后钛表面细胞固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光滑钛片组可见细胞充分延展附着,其中钙磷表面组细胞附着更多,可见细胞下钙磷沉积。海绵钛组可动态观察成骨细胞在海绵钛内立体生长,在钛珠问形成细胞桥。结论本研究构建形成钛表面成骨细胞生长体外模型,可进行钛表面细胞生长的实时观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利用共振频率分析法观察不同的种植体植入扭矩值对不同时间点种植体稳定性以及骨结合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牙列缺损成年患者49名,共植入86颗种植体,手术由同一高年资种植科医生操作完成。根据种植体植入就位后的所测最终扭矩值(Itv)进行分组:A低扭矩组,Itv为0~15 N·cm;B中扭矩组,Itv为16~35 N·cm;C高扭矩组,Itv为36~50 N·cm。利用共振频率分析仪分别对种植即刻、术后8周、术后12周的稳定指数(ISQ)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组内以及不同组间不同时间点种植体稳定性以及骨结合效果的差异。结果 1各扭矩组内比较,随着时间的延长,所有组ISQ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低、中扭矩组内各时间点间均有统计学差异,高扭矩组内各时间点间均无统计学差异。2各扭矩组间第8周ISQ值无明显差异,低扭矩组第8周ISQ值增加幅度最大;各扭矩组间第12周ISQ值无明显差异。结论种植体植入8周以内是形成良好的种植体骨结合的关键时期;不同的种植体植入扭矩值对于8周以后的骨结合效果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氧化锆全锆冠用于后牙牙体缺损修复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47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的50颗后牙,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的氧化锆全锆冠行全冠修复,分别于修复后1、3、6、12个月采用美国加利弗尼亚牙科学会的全瓷修复临床标准对修复体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每个指标分为A、B、C级,全部符合A级标准视为成功.结果 在修复后1、3、6、12个月随访过程中,在修复体完整性、边缘适合性、继发龋、边缘着色方面所有患者均达A级.修复后6个月时2颗患牙牙龈轻微炎症牙龈状况评价为B级, 12个月时牙龈状况恢复健康达A级.3个全冠色彩明暗度稍不匹配评价为B级.修复后1年成功率为94%.结论 氧化锆全锆冠对牙周健康影响小,性能稳定,修复成功率高,用于后牙牙体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利用CBCT分别测量不同错颌类型的患者上切牙区腭平面角,切牙牙槽嵴顶颌骨唇腭径,为前牙区种植手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CBCT数据库中收集符合条件的180例患者资料,其中安氏Ⅰ类者60例,Ⅱ类60例,Ⅲ类60例。利用NNT Viewe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利用软件自带的角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安氏Ⅰ、Ⅱ、Ⅲ类患者之间,切牙区牙槽嵴顶唇腭径(χ2=4.758, P=0.014)及腭平面角(χ2=47.546, P=0.000)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安氏Ⅲ类唇腭径数值低于安氏Ⅰ、Ⅱ类。腭平面角与对应区颌骨唇腭径呈直线相关关系(OR=0.733, P<0.01;回归方程:唇腭径=9.609-0.026*腭平面角)。结论: CBCT是较理想的研究前牙种植手术区的工具,在种植手术中不同牙颌类型患者应注意种植方向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