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赵冠英教授从医50余载,理论造诣深,临床经验丰富。他认为,要想提高临床疗效,就要在提高识病辨证的准确性、确定治法的科学性和组方遣药的合理性上下功夫。为此,他指出了影响临床疗效的几个问题,以及纠正的方法。1 不擅中西相参,识病难全:望闻问切是前人留传给我们认识疾病的手段,虽有发展,但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学兼中西,了解并运用现代医学知识才能真正对疾病有全面而透彻的认识,才能明确“郁证”、“胸痛”与“胸痹”、“真心病”之区分,才能清楚“胃脘痛”有良性与恶性之不同。真正认识疾病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研究补肾活血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中医科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帕金森病门诊处方,共收集获得处方591首,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591首处方涉及中药225味,功效以补虚类、活血化瘀类和清热类药物为主;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肾经、肝经、心经、脾经为主。用药频数≥120次的中药有20味,常用药对有“肉苁蓉-当归”、“丹参-川芎”等。补肾活血法临床治疗帕金森病的基本方组成为肉苁蓉、山茱萸、知母、川芎、石菖蒲等。聚类分析发现,五组核心药物组合分别发挥益气填精、滋阴清热、活血通络、豁痰开窍、通腑泄热之功效。结论 补肾活血法治疗帕金森病的常用中药、药对和基础方加深了对补肾活血法临床用药体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3.
眩晕症近些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现代医家在眩晕症病因病机的中医研究方面有一定程度的进展,认为虚、痰、瘀、火、风、郁等为目前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实际临证时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通过对眩晕症病因病机中医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对眩晕症病因病机、中医研究治疗等分析来提高人们的认识。眩晕症病因病机较复杂,且治疗方法较多,因此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24.
丹参及其复方对大鼠肺损伤肺AQP1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丹参及其复方对急、慢性肺损伤(ALI/CLI)大鼠肺水通道蛋白-1(AQP1)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AU组(30只)与CLI组(50只),ALI组随机分为正常组、治疗组、模型组各10只;CLI组随机分为模型组、丹参复方治疗组、西药美吡达治疗组、糖尿病组及正常组各10只;造模及给药后各组分别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电镜及HE染色观察,肺湿/干重比(W/D),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AQP-表达变化.结果 各模型组均出现肺损伤症状.丹参治疗组与ALI模型组比较肺水肿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DM大鼠肺泡间隔及毛细血管壁增厚,AQP1表达下降,丹参复方组较模型组其它各组表达升高.结论 急、慢性肺损伤时丹参及其复方均能增加肺毛细血管AQP1的表达,改善血液流变性,减轻肺组织病理改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肺损伤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5.
中医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笔者探讨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模式与发展思考。回顾其发展过程表明,我国中医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结合当今的中医教育现状,提出中医研究生培养教育必须注重传统中医理论知识、中医临床技能和现代医药知识及科研技术三个方面的培养,以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使中医研究生成为具有坚实的中西医药专业知识和实际创造能力的高级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26.
抑颤汤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抑颤汤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PD大鼠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抑颤汤组,观察抑颤汤治疗前后PD大鼠行为特征、脑黑质神经细胞变化;采用脑组织液微透析技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外液中儿茶酚胺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放免法测定M、DA受体数量及亲和力的变化。结果:抑颤汤能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同时提高了损毁侧脑组织DT和M爱体最大结合量(Bmax)和亲和常数(KD),尾状核和壳状核部位的细胞外液中DOPAC、HVA、DA、5-HT水平明显低于未损毁侧,与生理盐水组对照差异显著(P<0.01)。与生理盐水组对照,脑黑质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神经元体积较饱满,结构较清晰,细胞内高尔基体、线粒体等趋于正常。结论:抑颤汤能刺激PD模型大鼠受体系统,使DA、M受体的亲和力和敏感性提高;促进其损毁侧黑质纹状体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提高脑组织中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含量;促进受损脑黑质神经细胞的修复,为临床应用抑颤汤治疗PD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7.
王发渭  杨明会 《中医杂志》1996,37(12):723-724
年高之人,脏器日趋痿弱,阴阳气血亦渐衰退,辨证用药稍一不慎,恐有不测之变。因此,只有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仔细查验,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才能达到治愈疾病、颐养天年之目的。今择其变治验案数则于下:1 感冒解表反益剧,和营固卫病霍然感冒一病,极为平常多见,但年迈之人,肺气虚弱,卫阳不固,腠理空疏,顺应能力低下,更易受邪;而且发病之后,往往迁延难愈,故其治疗不可与年轻体壮之人同日而语。青壮年汗之可解,清热宣发,直折邪势;老年则不然,应在扶正的基础上祛其表邪,决不可孟浪从事,滋生偏弊。  相似文献   
28.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多饮、多食、多尿与机体日益消瘦为主的三多一少症状,属于中医的“消渴”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文献颇多,现将近20年治疗概况述评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活血饮配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纳入PD患者100例,剔除5例、脱落4例,完成研究者共91例。其中治疗组(中药+西药组)47例,对照组(西药组)44例,疗程3个月。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H-Y分级的变化来评价治疗的有效率、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44.68%,疗效优于对照组(11.36%,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UPDRS总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UPDRSⅡ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仅治疗后1个月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2、3个月时治疗组UP-DRSⅡ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各时点UPDRSⅢ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在治疗后1、3个月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间UPDRSⅢ评分、H-Y分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饮具有增效减毒作用,与西药联合应用在改善PD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30.
To explore advantages of Chinese medicine (CM) by analyzing differences in the origin of philosophy for human health between CM and Western medicine (WM). Methodologically,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CM is its systems theory, which is als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M and WM. Since the birth of CM, it has taken the human body as a whole from the key concepts of “qi, blood, yin-yang, viscera (Zang-Fu), and meridian and channel”, rather than a single cell or a particular organ. WM evolves from the Western philosophic way of thinking and merely uses natural sciences as the found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WM is based on human structures, or anatomy, and therefore, research of WM is also based on the way of thinking of decomposing the whole human body into several independent parts, which is the impetus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WM. The core of CM includes the holistic view and the dialectical view.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ontain various components and treat a disease from multiple targets and links. Therefor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treat a diseased state by regulating and mobilizing the whole body rather than just regulating a single factor, since the diseased state is not only a problem in a local part of the body but a local reflection of imbalance of the whole bo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