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术前与术后放化疗对II、III期直肠癌的疗效。方法检索2014年12月前发表的有关II、III期直肠癌术前与术后放化疗疗效比较的文献,纳入本研究的文献为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其短期及长期临床疗效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包括1642例直肠癌患者的5项RCT纳入本研究。术前放化疗组患者较术后放化疗组5年局部复发率低(OR=0.60,95%CI:0.41~0.88,P=0.008),两组5年远处转移率(OR=0.87,95%CI:0.67~1.11,P=0.26)、5年无病生存率(HR=0.84,95%CI:0.70~1.00,P=0.05)及总生存率(HR=0.90,95%CI:0.75~1.08,P=0.27)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前放化疗组毒性反应发生率较术后放化疗组低(OR=0.64,95%CI:0.50~0.82,P<0.01)。结论采用术前放化疗的患者较术后放化疗的患者对直肠癌复发及毒性反应发生风险小,但远处转移及远期预后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2.
<正>大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多源原发性大肠癌(MPCC)和大肠癌合并息肉在临床上也并不少见。目前结肠镜是诊断结直肠肿瘤的最主要方法,腹腔镜切除结直肠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根  相似文献   
23.
肛周脓肿是直肠周围组织及其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感染所形成的脓肿.需要手术治疗。目前治疗肛周脓肿的主要术式有脓肿切排术、脓肿切开挂线术及微创材料封堵术等。在切开挂线术中,有时脓腔较大,需行分段虚挂线。临床中我们发现。在虚挂线时由于脓腔较大、引流条较细,出现引流口已闭合但脓腔未完全愈合的情况,从而引起局部脓肿的复发。因此,我们采用分时挂线法,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基于QCkV-1模体结合PIPSpro软件评估分析射波刀VSI系统非晶硅平板数字探测器记录的影像质量。方法:将QCkV-1模体配合专用定位架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重复放置于射波刀成像子系统的影像中心位置,X射线管拍片后获取由非晶硅平板数字探测器(成像仪A和B)记录的两组影像,导入PIPSpro软件分析,指标包括空间分辨率(f30、f40、f50)和对比度噪声比。结果:在临床治疗的kV值范围内(100~125 kV),成像仪A的f30、f40、f50最大偏差为0.94%、1.67%、0.29%,成像仪B分别为0.81%、1.31%和1.42%。对于对比度噪声比,当小于115 kV时两成像仪随kV值变化平缓,大于115 kV时展现出明显分化。结论:QCkV-1模体结合PIPSpro软件能够便捷开展射波刀VSI系统非晶硅平板数字探测器成像质量的检测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25.
远端胃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远端胃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1998年1月,2003年12月,397例伴或不伴有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远端胃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数值变量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并采用Logistie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与胃排空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胃肠吻合方式(P=0.000),术后腹部并发症(P=0.007)是强烈影响胃排空障碍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结论 存在的危险因素与胃切除术后排空障碍密切相关,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合理选择胃肠重建方式有望降低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6.
27.
CD44V6和E-cadherin表达与胃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中CD44V6和E-cadherin(E-cad)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80例胃癌中CD44V6和E-cad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80例胃癌中,CD44V6蛋白阳性率77.5%,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阳性率(P<0.001);E-cad蛋白在胃癌中阳性率为46.3%,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阳性率(P<0.001);CD44V6高表达和E-cad低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年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CD44V6和E-cad表达呈负相关(P<0.001).结论CD44V6阳性和E-cad阴性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CD44V6阳性和E-cad阴性者更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联合检测CD44V6和E-cad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28.
直肠癌合并妊娠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癌合并妊娠5例误诊分析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外一科(321000)杜金林,郑樟栋,王朝明直肠癌合并妊娠是少见而又特殊的疾病。我院自1990年1月~1995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96例女性直肠癌病人有5例合并妊娠,且均误诊,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ol mesorectal excixon,TME)术的手术方法、操作要点、治疗效果及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本院287例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分析手术及术后疗效资料。结果直肠前切除术255例,Mlies术32例。平均手术时间147.3分钟(90~240分钟),术中出血平均55ml(20~250ml)。术中髂动脉损伤1例(0.3%),直肠管分离破裂3例(1%),无输尿管损伤,中转开腹9例(1例为髂动脉损伤,8例为盆腔广泛转移,腔镜下无法切除),术后吻合口瘘2例(0.6%),术后性功能障碍3例(1%),无死亡病例。平均术后3..4天(3~5天)进食流质,术后平均住院日9.3天(8~12天)。术后1周左右拔除导尿管,17例(5.9%)病人出现尿储留。行直肠癌前切除术的病人均能自主控制排便,约2/3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有大便次数增多表现。结论腹腔镜直肠癌TME切除术手术的关键是找准正确的解剖层面。在正确的平面中紧靠结直肠系膜解剖并保持其完整是直肠癌根治术中贯彻TME原则和避免盆腔自主神经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评价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应用于老年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5例(腹腔镜组),另择同期直肠癌开腹手术患者45例(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相关情况、术后1h血气分析、肿瘤根治程度相关因素、并发症及短期随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下床活动早(P<0.05或0.01),手术时间则较长(P<0.05),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者TME完成数、切除淋巴结个数、肿瘤距下切缘距离、术后切缘侵犯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腹腔镜组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术后1h血气分析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尽管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腹腔镜技术要求较高,但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短期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