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01.
目的:建立复方消痛膏中丁香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HP—INNOVX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40℃,柱前压:10psi,柱温:172℃(9分钟),30℃/分升温至242℃(5分钟),进样量1μl。结果:本法在0.01559~0.4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06%(n=5),RSD为1.3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消痛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2.
圣草酚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吕凤  杜倩  奚鑫  黄贵丽  李文军  刘松青 《中草药》2019,50(23):5907-5912
圣草酚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及中药中的天然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及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常用于治疗气喘、过敏性鼻炎、风湿等疾病。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研究的深入,发现圣草酚的药理作用同参与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激酶B(PKB/Akt)等细胞信号通路有关。对圣草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影响及初步机制。方法:实验共分为5组,以普通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Goto-Kakizaki(GK)大鼠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组(DR组),给予GK大鼠不同剂量的银杏叶提取物,分为低剂量组(GBEL组),中剂量组(GBE-M组)和高剂量组(GBE-H组);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与血-视网膜屏障损伤情况;TUNEL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视网膜组织的神经节细胞凋亡情况,核子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ion-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p-ER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总蛋白(total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t-ERK)、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和P53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银杏叶提取物能够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的血糖,减轻血-视网膜屏障的损伤,并降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数,上调细胞内的Nrf2、p-ERK与Bcl-2的蛋白水平,下调P53的蛋白表达,而对t-ERK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地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可能与Nrf2/ERK通路的激活以及Bcl-2与P5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4.
巴布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倩  潘金火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1):785-786
目的:了解巴布剂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方法:分别对现阶段巴布剂的基质原料及配比研究、透皮吸收促进剂研究、制备工艺以质量评价标准研究作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巴布剂在现阶段疼痛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已展现出良好开发价值.但市场占有率尚未形成规模,因此提高其质量可控性和稳定性并将其推向规模化生产是巴布剂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影响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3种药物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靶值和药动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PK/PD)靶值未达标的危险因素以及2种靶值和微生物疗效的关系,为精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接受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中至少1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的危重症患者。利用优化采样方案采集每位患者的3~4份血浆样本,借助非房室模型结合经典药动学理论计算PK/PD参数。采用多因素分析探究3种药物TDM靶值和PK/PD靶值未达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接受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美罗培南治疗的25名危重症患者的96份血浆样本,共计151份血药浓度-时间数据。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美罗培南的谷浓度(trough concentration,Cmin)达标率低,分别为20.00%、22.22%和23.53%;万古霉素PK/PD靶值达标率、未达标率和超标率分别为20.00%、60.00%和2...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调查在校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状况,分析蠕形螨感染与相关流行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对200名大学生进行蠕形螨检测,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造成蠕形螨流行的相关因素与感染率的关系.结论 200名大学生蠕形螨的总感染率为38.5%,女生感染率为40.8%,男生感染率为34.7%,男女生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x2=0.74,P>0.05);77名感染者中感染度Ⅰ级(轻度)感染率为77.9%,Ⅱ级(中度)感染率为14.3%,Ⅲ级(重度)感染率为2.6%,Ⅳ级(极重度)感染率为5.2%;从面部肤质比较,油性皮肤感染率为43.9%,混合性皮肤为42.5%,干性皮肤为22.2%,油性和混合性皮肤感染率两者无显著性差异(x2=0.03,P>0.05),而油性皮肤和干性皮肤两者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x2=5.91,P<0.05);面部皮肤健康者感染率为23.2%,不健康者(毛囊炎、酒渣鼻、痤疮等)为44.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7.68,P<0.05).结论 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相对普遍,但以轻度感染为主,其阳性率高低与面部皮肤性质及面部皮肤有无疾患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评价围绝经期一日门诊多学科健康宣教模式对妇女绝经激素治疗(MHT)人知的影响.方法 介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于2017年开设的围绝经期一日门诊:由医师、药师、营养师、音乐心理治疗师、护师等多学科成员参与,为围绝经期或即将步入围绝经期的妇女(称为"学员")提供系统化、全方位、人文化、面对面的团体式科普宣教、实操...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报道1例子宫腺肉瘤心脏转移病例。患者女,43岁。“感冒”后出现胸闷症状,抗感染治疗无效,心脏彩超示右心室占位性病变,临床考虑黏液瘤可能性大,行右心室肿物摘除术。镜下观察见肿瘤由良性的腺体及类似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短梭形及卵圆形细胞构成,间质细胞轻度异型,细胞生长活跃、分布不均,局部围绕腺体聚集,呈“袖套”样结构,...  相似文献   
109.
Wolfram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由WFS1基因的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引起,因而又称WFS综合征。大多数患者眼部表现为视神经萎缩,少部分患者伴有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角膜病变、黄斑病变、眼球震颤等。基因检测及临床表现对WFS的诊断至关重要。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早期干预、对症治疗对疾病的延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脂康口崩片的制剂处方筛选及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脂康口崩片的制剂处方和成型工艺,建立制剂中大黄素及大黄酚含量测定的HPLC法。方法:以成型性、崩解时限和口感为指标,采用平行设计法筛选最佳处方。采用HPLC测定制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流动相甲醇-0.2%甲酸(82∶18);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5℃;流速1.0 mL·min-1。结果:经最佳制备工艺制得的脂康口崩片外观及口感良好,在1 min内能崩解完全。HPLC测定大黄素及大黄酚分别在0.100 5~0.201 0μg,0.040 2~1.608 0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4%和98.18%。结论:脂康口崩片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