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抽血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及血小板计数(PLT)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测定血浆纤维蛋白、D-二聚体含量及平均血小板计数量。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平均血浆FIB,D-dimer含量PLT数量均高于正常值,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显著(P〈0.01)。术后结直肠癌患者平均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平均血小板计数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测试,对筛查和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有一定意义。可作为诊断结直肠癌的一种补充指标;手术治疗是目前治愈结直肠癌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掌握合肥市健康人群A、C、Y、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抗体浓度水平,监测免疫状况和流行趋势,探讨定量监测标准。 方法 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合肥市辖区县划分为7个研究地区,调查流脑流行季节流行前期健康人群945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血清样本A、C、Y、W135群流脑抗体浓度水平。 结果 945例健康人群中,A、C、Y、W135群流脑抗体浓度中位数分别是12.06、4.08、2.36、1.25 μg/ml,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是11.75、4.57、2.32、1.35 μg/ml;Y、W135群流脑抗体浓度单侧百分位数P95分别是8.74 μg/ml和5.60 μg/ml。A、C、Y、W135群流脑抗体浓度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群和C群≤1岁最高,21~30岁最低; Y群和W135群21~30岁最高。 结论 合肥市健康人群流脑抗体浓度水平,A群较高,C群偏低,Y、W135群最低。需要规范监测方法,明确定量监测标准,以利于全国不同区域之间资料分析。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分析2009~2010年合肥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麻疹专病监测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 2009年麻疹发病率为10.00/10万,2010年大幅度下降至0.81/10万.3~6月份为发病高峰.以小年龄组发病为主,<1岁病例构成比最高超过35%,2009、2010年<1岁组发病率分别为287.41/10万、24.02/10万.暴发病例以散居儿童和小学生为主,流动人口病例构成比>30%.麻疹病例无免疫史者占半数,1剂次和≥2剂次免疫史者构成比低.结论 完善麻疹病例监测体系,强化免疫规划管理,确保小年龄组人群初次和2剂次疫苗及时接种,适时开展重点人群强化免疫,控制流动人口发病,获得良好持续的防控效果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94.
目的:对风湿病病人血清抗核抗体(ANA)及其相关核抗原进行分析;方法:100例风湿病患血清用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ANA;用金标法检测抗双链DNA(dsDNA);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可提取性核抗原(D4A)的7种抗体(即抗Sm、RNP、SS-A、SS-B、Sc1-70、Jo-1和Rib);结果:风湿病时ANA100%阳性;而dsDNA抗体和抗ENA抗体在不同类型的风湿病时,其阳性检出率不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时,Sm及dsDNA阳性检出率高,分别占35%(13/37)和59.5%(22/37);而干燥综合征时SS-A和SS-B阳性检出率高,均为100%(7/7);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和系统性硬皮病(PSS)时分别为J0-1、RNP和sc1-70的阳性检出率为高;结论:ANA可作为风湿病筛选指标,而抗ENA抗体检测可作为风湿病分型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临床上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就诊和猝死的主要原因。ACS早期诊断,尤其是在心肌没有发生坏死的可逆阶段提早确诊尤为重要。现对血中IMA、CK—MB mass、CTNI水平,并同时描记12导联心电图(ECG),评价IMA在AC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6.
足反射疗法干预亚健康状态2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足反射疗法改善“亚健康状态”的效果与机理。方法 对25 例“亚健康状态”者在其足部反射区施以特定的压力刺激,以按压为主,辅以捻、捏、揉、推、刮、点等手法, 并辅以按摩器、牛角梳等器械治疗, 每日一次, 1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 25例亚健康状态干预前后效果显著(p<0.01)。结论 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法对改善人体亚健康状态作用明显,属自然疗法,向健康状态的转化快捷无毒副作用,简便易学,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97.
98.
本文应用核平均直径(XN);核仁平均直径(Xn);核仁/核平均直径(Xn/XN);核仁平均面积(nA);核平均面积(NA);核仁平均面积/核平均面积比值(nA/NA)6项定量监测指标对5760例如乳腺疾病标本进行细胞学定量研究。首次提出乳腺疾病细胞学6项参数参考值。结果表明,核平均直径、核仁平均直径、核仁/核平均直径比值、核仁平均面积、核平均面积、核仁/核平均面积比值,在正常乳腺细胞、乳腺增生疾病、乳腺纤维瘤、乳腺非典型增生核异质、乳腺恶性肿瘤中上述6项参数值除正常乳腺细胞外,其余各组依次逐渐增高,相互之间有非常显著改变(P&lt;0.01),并与核形态因子(NF)以及疾病的预后均呈正相关。因此该项参数值指标的建立对乳腺疾病以及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疾病转化预后提供早期重要可靠信息。该项指标明显优越于X、CT、MRI及临床等各项诊断标准,为乳腺疾病积极防治开辟新诊断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9.
肾小球疾病与骨钙素的关系188例临床分析解放军第281医院肾脏病科(北戴河,066105)李长荣,周柱亮,寇祥骨钙素(BGP)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内分泌激素,已作为骨病的诊断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对188例慢性肾小球疾病BGP的放免测定,探讨其对骨病的诊断价...  相似文献   
10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C)是一组获得性的,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本文报告了我院1992~2005年收治的26例60岁以上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