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51.
35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病理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的病理学特点及诊断标准,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2003年3月至2009年5月我科及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PNET患者35例,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检测CD99、FLI-1、Syn、NSE、S-100、NF、Vim在本组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并应用COX回归分析方法对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33例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CD99阳性率为88.57%,FLI-1阳性率为51.43%,FLI-1与CD99联合灵敏度达100%;Vim、Syn、NSE和S-100阳性率分别为91.42%、48.57%、45.71%和22.86%;NF均为阴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年龄因素对生存的影响无差异(P>0.05),而肿瘤的位置(原发肿瘤位于盆腔或中线位、非中线位)以及治疗方式(单纯局部治疗、局部治疗联合全身化疗)对生存的影响有差异(P<0.05).结论 PNET的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可提供诊断依据,免疫组化FLI-1和CD99结合能提高诊断的敏感性,肿瘤的原发位置及治疗方式是影响PNET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2.
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多数已处于晚期,70%患者的肿瘤侵及食管外膜(T3)或侵犯食管邻近结构(T4)并有淋巴结转移;80%以上患者已有广泛扩散。这正是导致手术或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很有必要实施包括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目前治疗食管癌有效的化疗药物仅有中度活性,非最适剂量的系统化疗或不恰当的疗程也难以明显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已报道的食管癌化疗方案在40种以上,包括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形式也多种多样。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恰当的联合化疗方案和疗程,与其它疗法最佳配合,从而尽可能地发挥化疗药物的潜能。1单药化疗在…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顺铂-醛氢叶酸/氟脲嘧啶(CDDP-LV/5-FU)疗法对食管癌的疗效.随机比较该疗法中5-FU不同给药方法对食管癌疗效与毒性的影响.方法:122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可客观评价疗效,接受CDDP-LV/5-FU疗法的初治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5-FU静脉推注组(A组)与5-FU静脉滴注组(B组),均治疗2~4个周期.结果:总有效率(CR PR)69.67%(85/122).其中A组有效率76.47%(39/51)高于B组的64.79%(46/7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A组高于B组(P<0.05),但多为Ⅱ、Ⅲ级,患者均可耐受.结论:CDDP-LV/5-FU疗法对食管癌有较高疗效.此疗法中5-FU静脉推注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高于静脉滴注组.  相似文献   
54.
紫杉醇节律化疗抗Lewis肺癌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紫杉醇节律化疗对C57BL/6小鼠Lewis肺癌(LLC)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LLC模型,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紫杉醇节律化疗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隔天测量小鼠体重及肿瘤体积.小鼠处死后称瘤重,应用免疫组化观察小鼠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和巨噬细胞、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节律化疗组小鼠移植瘤的生长速度减慢,对照组皮下瘤重及体积明显大于节律化疗组(P<0.05),节律化疗组微血管和巨噬细胞减少(P<0.05),NF-κB蛋白表达亦减少(P<0.05).巨噬细胞计数与微血管计数有相关关系.结论 紫杉醇节律化疗可明显抑制小鼠LLC的生长及血管生成,其可能机制之一是节律化疗可以下调小鼠肿瘤组织中的NF-κB蛋白表达,从而减少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胃癌骨髓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报告3例胃癌骨髓转移病例,分析其诊断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确诊前均被误诊,确诊主要靠骨髓涂片和胃镜组织病理活检。3例中2例接受联合化疗,症状缓解,生存期延长。1例未治,2个月后死亡。结论:胃癌骨髓转移发病率低易误诊且预后差,联合化疗能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韦迪与止吐药物联合应用预防恶性肿瘤化疗所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自身对照的试验方法,将62例接受含顺铂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组和BA组,AB组于第1周期用地塞米松、赛格恩联合预防,第2周期用韦迪、地塞米松和赛格恩联合预防,BA组于第1周期用韦迪、地塞米松和赛格恩联合预防,第2周期用地塞米松、赛格恩联合预防,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入选患者全部按试验要求完成观察,韦迪、地塞米松和赛格恩联合与地塞米松、赛格恩联合在控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方面及发生其它不良反应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韦迪与止吐药物联合应用预防化疗引起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7.
目的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重要驱动基因之一,KRAS基因状态在晚期NSCLC患者一线化疗疗效中的预测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晚期NSCLC患者KRAS基因状态和一线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07-10-2015-12-01收治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205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阴性的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至2015-12-31,排除随访丢失的患者,18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KRAS基因状态、临床特征、化疗疗效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之间的关系.结果 185例患者均进行了KRAS基因检测,KRAS基因突变患者44例(23.8%),野生型为141例(76.2%).KRAS基因突变类型分别为G12D(36.4%)、G12A(25.0%)、G12C(15.9%)、G12V(13.6%)、G12R(6.8%)和G13D(2.3%).全部患者均接受一线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24.3%,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DCR)为62.2%.KRAS野生型患者的DCR为63.8%,略高于突变型患者的5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701,P=0.477.KRAS突变患者培美曲塞化疗组中男性的ORR为52.2%,高于女性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54,P=0.011;男性的DCR为82.6%,明显高于女性的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16,P=0.001.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的中位PFS为4.3个月,显著长于突变组患者的3.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1.982,P<0.01;而KRAS各突变亚型之间的PFS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5.110,P=0.403.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KRAS基因突变是影响PFS的预后因素,HR=2.152,95%CI:1.513~3.062,P<0.01.结论 KRAS突变是晚期NSCLC患者一线化疗PFS的负性预后因素,KRAS突变患者中男性对以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化疗反应更好.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第1位的肿瘤,是癌症相关死亡最重要的原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研究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EGFR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TKI治疗不同基因突变NSCLC患者的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9-03-2014-09-13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EGFR检测的758例NSCLC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突变状态的关系,并比较常见突变TKI治疗的疗效.结果 758例NSCLC患者中,EGFR突变377例(49.7%),其中男性突变率为37.9% (150/396),女性为62.7% (227/362),x2=46.634,P<0.001.<60岁突变率为52.7%(186/353),≥60岁为47.2%(191/405),x2=2.308,P=0.074.吸烟患者突变率为55.1%(298/541),不吸烟患者为36.4%(79/217),x2 =21.612,P<0.001.腺癌突变率为54.4%(360/662),非腺癌为17.7%(17/96),x2=45.103,P<0.001.在非腺癌中,鳞癌突变率为15.3%(9/59),腺鳞癌为54.5%(6/11),黏液表皮样癌为10.0%(1/10),其他为6.3%(1/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腺癌为EGFR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而吸烟史为非独立相关因素,P=0.681.常见突变为19缺失突变(25.9%,196/758)和21点突变(20.6%,156/758).TKI治疗19突变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7.0个月,95% CI为6.344~7.656;21突变的中位PFS为7.7个月,95%CI为5.986~9.414;19突变的中位PFS略短于21突变,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94,P=0.274.结论EGFR突变在女性、无吸烟史及腺癌患者中较高,且女性及腺癌为独立危险因素;但也应重视对鳞癌及有吸烟史患者的EGFR突变检测.TKI治疗19和21突变NSCLC患者的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小鼠虹膜睫状体内抗原递呈细胞(APC)的分布情况。方法: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C57BL/6J(H-2b)小鼠作为供体,经5.5Gy×2剂量照射24h的BALB/c(H-2d)小鼠作为宿主,于骨髓移植后21d和35d取出宿主小鼠眼球,分离得到虹膜睫状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供体骨髓来源的细胞分布。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普通和移植后小鼠F4/80阳性细胞在虹膜中的分布规律。结果:异基因骨髓移植后21d和35d,宿主虹膜睫状体内可观察到大量呈树突状形态的绿色荧光细胞,呈“满天星”样散在分布于小鼠虹膜睫状体中,这些细胞F4/80抗体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多为阳性。结论:虹膜睫状体中的APC细胞来源于骨髓,且大部分为F4/80阳性细胞;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宿主虹膜睫状体中的APC细胞全部被供体来源的APC细胞取代。  相似文献   
60.
目的 通过分析肺肉瘤样癌(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 PSC)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PS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有吸烟史、肿瘤的原发部位、位置类型、肿瘤大小、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TNM分期、组织学亚型、治疗方法及是否手术等因素进行预后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 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与腺癌、鳞癌、小细胞癌等肺癌亚型相似,PSC患者多以咳嗽、胸闷、发热、痰中带血、咯血、胸痛等为初诊症状。本研究中患者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5.3%、8.0%、4.8%,中位生存时间为8.0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有无远处转移、TNM分期、治疗方法及是否手术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 PSC是一类少见的、侵袭性较高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差。与其他肺部肿瘤相比,PSC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本研究中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和治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手术联合放化疗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