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研究结肠癌组织中MTA1的表达水平及在细胞核、细胞质内的定位情况,分析其与结肠癌预后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结肠癌组织芯片(30例肠癌组织、10例转移组织、8例正常组织)中检测MTA1与Sox2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定位情况,统计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Sox2与MTA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肠癌组织及转移组织中MTA1细胞质染色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而肠癌组织与转移组织间MTA1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②MTA1在细胞质的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3),生存时间<5年的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细胞质内MTA1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生存时间≥5年的患者组织(P=0.007);③Sox2在肠癌组织细胞核及细胞质内的表达均与MTA1细胞质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 MTA1细胞质过表达提示结肠癌预后不良,这可能与Sox2的过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72.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制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鹏鑫  李贵新 《医学综述》2009,15(20):3071-3073
随着免疫细胞生物学及免疫分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细胞介导的过继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是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过继免疫治疗方法,研究和应用进展迅速。CIK细胞在体外可以快速扩增,具有高效的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限制性杀瘤活性,被认为是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新希望。随着细胞操作及基因修饰技术的日益精进,人们正逐渐改进CIK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处理方法,以便进一步提高CIK细胞的增殖率及特异杀伤力,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3.
在“标准化病人”教学中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院临床教学中逐渐引入标准化病人,其在塑造医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作用体现使医德教育与学习知识融为一体,并作为监督者使医学生职业道德的要求标准化。这一教学方式适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体外胃肿瘤抗原致敏脐血 DC 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胃癌细胞株 SGC-7901的杀伤作用。方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培养 DC 细胞和 CIK 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成熟 DC 细胞表面抗原 CD83、CD86、CD11c 及 CIK 细胞表面抗原 CD3、CD56、CD4、CD8、CD16表达。致敏 DC-CIK、非致敏 DC-CIK、CIK 作为效应细胞,SGC-7901作为靶细胞,利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致敏 DC-CIK、脐血 DC-CIK、CIK 分别在效靶比10:1、20:1、40:1时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成熟脐血 DC 表面抗原 CD83+ CD86+、CD11c + CD83+、CD86+ CD11c +表达率分别为(75.4±2.1)%、(79.3±1.4)%、(80.2±2.6)%。致敏脐血 DC 表面表达率分别为(77.7±1.5)%、(82.6±1.9)%、(76.9±2.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526,P ﹥0.05;t =0.958,P ﹥0.05;t =1.049,P ﹥0.05)。成熟 CIK 中 CD4+细胞占(22.8±1.3)%,CD8+细胞占(77.3±1.8)%,CD3+ CD56+ CD16+细胞占(24.5±2.1)%。致敏 DC-CIK、DC-CIK、CIK 都对胃癌细胞有杀伤作用,致敏 DC-CIK 在效靶比为10:1、20:1、40:1时杀瘤活性分别为(37.68±1.49)%、(41.67±0.90)%、(42.71±0.98)%,在效靶比为40:1时杀瘤活性最强,DC-CIK 组分别为(36.77±0.46)%、(38.94±0.95)%、(41.15±0.89)%,CIK组分别为(34.74±1.01)%、(37.76±0.43)%、(39.65±0.79)%,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92, P ﹤0.05;F =19.13,P ﹤0.05;F =8.88,P ﹤0.05)。结论胃肿瘤抗原致敏脐血 DC 可明显增强 DC-CIK的杀瘤活性,致敏脐血 DC-CIK 在效靶比为40:1时杀瘤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培美曲赛对比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且ECOG=0~2分患者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分析4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 PC组)治疗24例,多西他赛联合顺铂( DC组)治疗21例,2~6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培美曲塞组CR 0例, PR 4例,SD 11例,PD 9例,中位生存期为8.7个月,多西他赛组CR 0例,PR 3例,SD 8例,PD 10例,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两组比较,DCR和中位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培美曲塞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低于多西他赛(P<0.05)组。结论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当,但培美曲塞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6.
JAK-STAT途径     
以细胞因子研究为基础发现的信号传导机制JAK-STAT途径,在免疫反应等许多生命现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阐述该途径的组成和作用机制以及STAT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77.
尿的常规检查是临床诊断疾病及观察疗效的常用检测项目。近几年来,随着干化学自动分析在国内的普及,不少操作者有忽视、轻视显微镜检查的重要性。我科随机收集了门诊及住院病人837份,同时进行了尿液的干化学分析和显微镜镜检,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干细胞培养基成球培养法筛选结肠癌干细胞的相关蛋白表达及生物学特性。方法用干细胞培养基成球培养法筛选结肠癌干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干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同时检测干细胞增殖、黏附、耐药及侵袭能力,并摸索结肠癌干细胞最佳冻存条件。结果用干细胞培养基成球培养法成功培养出了结肠癌细胞球,检测发现干细胞相关蛋白表达增强,静止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细胞增殖速度慢,黏附性、耐药性、侵袭性均强于亲本细胞。结论干细胞培养基成球培养法筛选的细胞球中富集了肿瘤干细胞,为结肠癌干细胞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79.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随着新的检测方法和仪器的出现,检测结果定量化,使得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76例各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了CRP定量检测,以验证CRP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1材料和方法1.1对象随机抽查2005年6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176人,年龄在10~84岁,平均43岁。分(1)非肿瘤组感染患者76例,其中急性感染期42例,慢性感染期34例,包括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炎,支气管炎、慢性泌尿、生殖系感染、肾炎、蜂窝组织炎等;非感染组58例,有糖尿病、高血压、…  相似文献   
80.
自1994年10月长白局首次在中朝口岸检出输入性霍乱患者以来,通过加强口岸检疫查验工作,又发现多起输入性腹泻病人。对1994年以来长白口岸传入性腹泻流行状况进行了报道,具体分析了传入性腹泻流行因素,同时提出应采取的检疫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