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0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85篇
预防医学   79篇
药学   68篇
  1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目的 研究牛磺酸、普罗帕酮及二者合用对麻醉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麻醉大鼠左心室插管法 ,观察单用及合用对大鼠在体心脏心率 (HR)、左室收缩压 (LVSP)、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 (±LVdp/dtmax)、左室收缩末压(LVEDP)、平均动脉压 (MP)的影响。结果 静脉注射 (iv) 2mg·kg-1普罗帕酮后 ,在MP无显著变化时 , LVdp/dtmax及LVSP显著降低。而iv 2mg·kg-1普罗帕酮 5 0mg·kg-1牛磺酸组 LVdp/dtmax显著高于单用 2mg·kg-1普罗帕酮组。结论 结果提示iv 2mg·kg-1普罗帕酮具负性肌力作用。而牛磺酸与之合用可克服普罗帕酮的负性肌力作用。  相似文献   
72.
“学导式”实验教学中不同学生对教师课堂行为认知程度分析湖北医科大学韩丹,张桂林,黎旭文,李春英,洪燕目前,使学生“更加主动和自我指导”的学习[1]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多所医学院校以及本研究表明,医学基础学科理论以及实验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学...  相似文献   
73.
无痛胃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硬化术(EVS)及胃底曲张静脉组织黏合剂注射术是目前治疗和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有效方法,危险性小,成功率高,并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可重复治疗等优点,临床已广泛应用。但由于操作时间长,且内镜反复通过咽部,增加病人痛苦,从而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甚至拒绝进一步治疗及增加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对1 125例儿童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总结,以期对白癜风的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 125例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确诊的儿童白癜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125例白癜风患儿中,男女比1.04∶1,平均始发年龄7.03岁,发病年龄以5~9岁最多见(62.04%),平均病程15.32月。227例(20.1%)有家族史,春夏季发病或病情加重者所占百分比高;15.29%患儿发病前有外伤、精神因素、日晒等诱因。临床表现以寻常型最常见(86.31%),6.84%伴发其他疾病,其中晕痣最多,共50例(4.44%),且伴发晕痣者平均发病年龄早于无合并晕痣者。治疗包括中医中药、局部或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光疗法及外科手术等方法,以联合治疗为主,疗程1年有效率达54.93%。结论:家族史阳性、伴发晕痣、氧化应激损伤均是儿童白癜风发病的危险因素。儿童白癜风的治疗受限,疗效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在白癜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动员门诊患者,将病例按1:1比例随机入组,A组为观察组,采用口服中药及免疫调节剂并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全身照射,B组为对照组,单纯口服中药及免疫调节剂,A、B两组治疗周期为9个月,每3个月进行疗效、不良反应判定。结果:动员入组240例,脱落16例,完成治疗共224例,A组114例,B组110例。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分期、分类、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9个月后,A组有效率分别为13.33%、20.51%、48.25%,B组有效率分别为10.28%、20.00%、7.27%,其中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A、B两组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χ2=0.952,P>0.05;χ2=0.009,P>0.05),治疗9个月后,A组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29.865,P<0.01)。治疗3、6、9个月后,A组平均复色率分别为18.18%、23.95%、52.73%,B组平均复色率分别为15.57%、18.34%、17.77%,其中治疗3个月后,A、B两组复色率无显著性差异(t=1.303,P>0.05),治疗6个月及9个月后,A组复色率显著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t=2.401,P<0.05,t=11.96,P<0.01)。在治疗中,A组中10例(8.78%)、B组中8例(7.27%)出现不同程度红斑、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中药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在维持疗效及防止复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76.
目的:总结及分析节段型白癜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000例门诊节段型白癜风患者以调查问卷表形式进行资料收集,应用流式细胞术对部分患者外周血定量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并应用SPSS19.0及Prism 5.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及绘图。结果:①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发病年龄平均(11.40±9.54)岁,74.4%的患者年龄小于14岁,皮损以面颈部好发,春夏两季多发;②与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相比,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发病年龄更早,家族史少,伴发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少;③与大于14岁的患者相比,儿童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皮损部位有或伴有白毛、白发的情况更多,伴发晕痣的情况较多见。结论:节段型白癜风的临床特征与寻常型白癜风有所不同,儿童节段型白癜风也有其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77.
本工作应用离休灌流大鼠心脏和心肌杂交细胞培养的方法,证明内皮素可以促进心钠素的释放,这一促进效应可部分为 PGI_2所拮抗。结果提示内皮素和 PGI_2对心钠素的释放可能存在着某种负反馈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78.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载文被引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从文献引证的角度了解《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的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方法依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7至2004年《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载文被CMCI来源期刊引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及评价。结果1997至2004年该刊载文被引用1863次,单篇论文平均被引次数为3.29次;被引作者群的地域分布3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包括国外),北京居首位;有337种期刊引用该刊。结论该刊创刊时间不长,但论文学术质量不断提高,是我国心血管病学研究领域重要的信息源之一.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主要期刊。  相似文献   
79.
田静  田莉  李春英 《大家健康》2014,(8):268-269
目的:观察品管圈在降低心电监护误报警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聊城市人民医院护心家园圈为例子,心电监护仪参数报警值采用默认设置,记录每一例患者的误报警率的原因。心内科6 B病区,有中央监护24台,用来监测病人心电活动的变化,但监护过程中常常出现心电监护异常信息误报警,一方面增加护士检查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易引起病人及家属紧张,如何减少心电监护异常误报警,从而减少医患纠纷,减少护士工作量。医院在2012年2月1日成立了QCC小组,设定了圈名和圈徽,要求团队要真诚有责任的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80.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中职护校的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调查分析中职护校新生的语文学习现状,给中职护校学生的语文学习及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