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41.
目的 分析湖南省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大流行后乙型流感的流行情况和病毒基因特征,并探究可能造成其流行的原因.方法 对湖南省2010年23家哨点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中采集的咽拭子标本使用犬肾传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阳性毒株使用血凝抑制实验进行型别鉴定,对选取的10株乙型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对序列进行进化树和分子特征分析.结果 随着甲型H1N1流感分离毒株的减少,乙型流感病毒在2010年上半年成为优势毒株,以B/Victoria系(BV系)为主,两种型别共存.2010年11起已知型别的聚集性疫情中,7起为乙型流感.在除核蛋白(NP)外的其他聚合酶(PB2、PB1、PA)、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NB蛋白、膜蛋白(M1)、乙型流感病毒M2蛋白(BM2)、非结构蛋白(NS1、NS2)10个蛋白的基因进化树中,10株病毒均按照其系的分类分在BV和B/Florida系(BY系)两个分支中,而NP进化树10株病毒均在BY分支中.与世界卫生组织疫苗株比较,10株病毒11个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均较高,为97.2%~100.0%,但仍发现有一些碱基位点的改变.未发现对NA抑制剂类药物耐药位点的突变.相对于日常监测病毒,2株聚集性疫情毒株编码NA、NB、PB1、PB2和NS2的碱基有一些突变.结论 乙型流感病毒有一些基因位点发生插入和重配,显示病毒持续进化,这可能是湖南省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后B型流感病毒成为优势毒株的原因.  相似文献   
242.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维生素K(VitK)依赖凝血因子缺乏症的认识,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36例获得性VitK依赖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结果和治疗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主要临床特点为多部位同时或先后出血,首发症状以肉眼血尿及皮肤瘀斑最常见;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29例患者经VitK1治疗后1~3个月痊愈;1例患者停药半年后病情复发,再次治疗6个月后痊愈。结论对于APTT、PT延长的出血患者应考虑VitK依赖凝血因子缺乏症的可能,VitK1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43.
目的分析2009 — 2018年湖南省流感哨点医院甲型H1N1亚型流感监测结果,对分离病毒全基因组进化情况和分子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在全省14个市州的23家哨点医院开展流感监测工作,每周每家哨点医院门诊采集5 ~ 20份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和/或病毒分离。 对分离的毒株全基因测序,使用BEAST软件贝叶斯方法构建基因进化树,序列与疫苗株进行比较。结果2009 — 2018年湖南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190 289份,其中甲型H1N1流感阳性8 014份,阳性率为4.21%。 时间分布共有7个较明显的流行高峰,峰值以2009年最高。 1 ~ 5岁(占25.13%)和5 ~ 15岁(占32.83%)年龄组所占比重较多,人群男女性别比为1.23∶1。 对分离的60株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进行同源性分析,与疫苗株相比全基因组序列的同源性在97.2% ~ 99.9%之间。 贝叶斯基因进化树呈现阶梯状生长。 推断最早的公共祖先出现在2 009.177年,平均进化速率为2.695×10?3个替换?位点?1?年?1。 贝叶斯天际线模型分析甲型H1N1流感的种群动态2009 — 2018年间基本维持稳定。 表面蛋白选择压力分析dN/dS值为0.201与0.219。 表面蛋白血凝素分子的主要变异位点为L8M、S91R、S160G、S181T、A214T、I312V。 2株病毒神经氨酸酶分子出现H275Y耐药位点的突变。结论2009 — 2018年湖南省每年甲型H1N1流感阳性率和甲型H1N1流感所占流感比例各不相同,流行高峰出现在冬季,病例以儿童和少年为主,病毒基因持续变异,种群动态稳定。  相似文献   
244.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12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醒脑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体疗效、血肿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格拉斯哥GCS昏迷评分。结果: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肿情况、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格拉斯哥GCS昏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在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上联合醒脑静,较单一用药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昏迷的情况以及受损神经的功能,促进患者的预后,具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5.
目的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作人员的身体损害。方法分析口腔门诊消毒室工作人员在职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和认真落实防范措施,可减少职业伤害。结论分析口腔消毒室职业危害的因素,提出职业防护对策,减少职业伤害。  相似文献   
246.
目的 观察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选20例患者连续服用拉米夫定6-24个月的疗效.结果 拉米夫定连续服用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有效缓解症状,HBeAg阴转率高,并能阻止肝脏纤维化及肝癌的发生,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慢性乙肝的早期抗病毒治疗,HbeAg阴转率高,有效阻断肝癌的发生和阻止肝硬化进程,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47.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牙源性肿瘤中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Elivisio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2在31例成釉细胞瘤,30例牙源性角化囊肿和2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结果:COX-2在成釉细胞瘤及牙源性角化囊肿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7.7%(21/31)、33.3%(10/30);COX-2在正常黏膜中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无强阳性表达。统计学分析三者表达存在差异,其中成釉细胞瘤与牙源性角化囊肿、正常黏膜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25);牙源性角化囊肿与正常黏膜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125)。结论:COX-2可能与牙源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48.
目的探索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receptor,DRD2)基因第8外显子Taq I A位点多态和多巴胺D3受体(Dopamine D3receptor,DRD3)基因第5内含子Msp I位点多态与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是否关联及其在不同性别是否存有差异。方法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及DNA测序技术,对3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10名对照DRD2Taq I A基因多态性和DRD3Msp I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间DRD2 Taq I A位点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显著(P<0.01)、两两基因型对比(A1/A2与A1/A1相比:P<0.05;A2/A2与A1/A1相比:P<0.01)及两基因型联合对比(A1/A2+A2/A2与A1/A1:P<0.01)组间差异也显著。性别分层研究DRD2Taq I A位点女性组间差异显著(P<0.01),男性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DRD3Msp I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分布及性别分层分析等所有数据均显示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因子趋势检验结果DRD2Taq I A位点等位基因A2:P<0.01;DRD3Msp I位点等位基因2:P>0.05。结论所得数据支持DRD2Taq I A位点等位基因A2可能为精神分裂发生的风险因子,特别对女性而言。数据分析不支持DRD3Msp I位点基因与精神分裂发生有关。此结果需更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49.
目的总结临床应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的经验。方法应用闭合复位自髌韧带处纵形小切口经股骨髁间窝前方插钉行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骨折19例。结果19例股骨下段骨折全部骨性愈合。骨折愈合的时间平均11周。根据Lysholm膝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优15例,良3例,一般1例,差0例。优良率为94%。结论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骨折更利于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50.
目的了解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长沙市某哨点医院监测到的SARI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采集咽拭子标本开展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09年11月至2010年12月共监测住院SARI病例179例,主要来自儿内科、呼吸内科和神经科;病例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2009年第48周至2010年第3周,共122例;年龄中位数为38岁(0~90岁),不同年龄组住院SARI病例中的确诊流感病例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21,P=0.002),以5~14岁组最高,占62.50%;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病例53例,阳性率为29.61%,其中41例为甲型H1N1流感,占77.36%;并发症肺部感染发生率最高,占56.42%,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组和阴性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丰富了流感监测的内容,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