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目的: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有创颅内压监测对改善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清远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75例。患者在治疗早期均行有创颅内压监测,适当时间给予甘露醇药物。对患者的颅内压数值、甘露醇用药剂量、用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预后效果进行记录,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甘露醇用药剂量为(689.48±73.35)g,用药时间为(7.01±3.12)d,住院时间为(17.43±1.46)d。患者预后良好率为80.00%(60/75)。治疗后3 d、7 d患者GCS评分分别为(12.48±1.45)分、(12.55±1.53)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5.21±1.24)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3 d与治疗后7 d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颅内压监测对其治疗预后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72.
赵景明  李惠  李国峰 《中成药》2020,(4):883-886
目的探讨乙酰紫草素联合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结肠癌HT29细胞分为空白组、乙酰紫草素组(10μmol/L)、奥沙利铂组(1μmol/L)和联合给药组(10μmol/L乙酰紫草素+1μmol/L奥沙利铂),MTT法检测HT29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HT29细胞凋亡率、qRT-PCR法检测HT29细胞Ki-67、Bcl-2及Bax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 (p-Akt)蛋白表达。结果人结肠癌HT29细胞经乙酰紫草素、奥沙利铂和联合给药处理24、48、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均增加,其中联合给药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最高(P<0. 05)。药物处理HT29细胞48 h后,与空白组比较,乙酰紫草素组、奥沙利铂组和联合给药组凋亡率、Bax mRNA表达增加(P<0. 05),而Ki-67、Bcl-2 mRNA表达及p-PI3K、p-Akt蛋白表达降低(P<0. 05);联合给药组的细胞凋亡率、Bax mRNA表达均高于乙酰紫草素组和奥沙利铂组,Ki-67、Bcl-2 mRNA表达及p-PI3K、p-Akt蛋白表达低于乙酰紫草素组和奥沙利铂组。结论乙酰紫草素和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均具有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且两者联用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73.
目的 分析2019—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学生近视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9—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12盟市中小学生,使用5m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并用台式电脑验光仪对学生眼睛进行屈光度检测。使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χ2检验对中小学生近视率及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纳入中小学生2019年149 296人,2020年109 222人,2021年167 684人。2019—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生裸眼视力不良人群分布,总体呈现为正常及轻度视力不良比例减少,中度及重度视力不良比例增加;2019—2021年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64.06%、65.61%、65.37%,各年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1,P<0.01);2019—2021年近视率分别为50.10%、52.98%、52.94%,其中高度近视率分别为4.22%、4....  相似文献   
274.
目的:基于体外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清除体系和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探讨勒哲多糖粗提物(LZC)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和机制。方法:测定LZC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亚硝酸根离子的清除作用;试剂盒检测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中细胞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水平,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2’,7’-dichlorofluorescein diacetate, DCFH2-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heme oxygenase 1,Nrf2/HO-1)、肿瘤蛋白53(p53)、Bcl...  相似文献   
275.
2022年3—5月上海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为防止疫情蔓延,上海市采取了区域切块式封闭管理措施。为保证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上海市金山区应急防控指挥部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由金山区卫生健康、民政、医保、交通等部门迅速成立了居民就医配药“医疗工作专班”,探索疫情期间社区卫生服务供给模式,最大程度保障了居民医药卫生服务需求,切实维护了人民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276.
中医理论提及脾主运化,脾功能失司常会导致机体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能量代谢、脂代谢、等发生紊乱,造成机体的物质能量代谢异常,进而引发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紊乱、肥胖症、非酒精性脂肪肝、Ⅱ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常用黄芪、人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健脾益气方药治疗脾气虚证。近年来,诸多学者通过研究表明脾气虚证机体存在代谢异常,且通过健脾益气类中药干预可调整代谢。本文从脾气虚与机体代谢紊乱关系、健脾益气类中药调节脾气虚机体代谢紊乱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阐明健脾益气类中药调节脾气虚机体代谢紊乱的可能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7.
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改善中小学校教学卫生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2019—2021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覆盖内蒙古地区全部12个盟市103个旗县区,在每个城镇与郊县地区分别抽取中小学教室开展教学环境检测。结果 各指标中教室噪声合格率(85.48%)最高,课桌椅分配符合率达标率最低(22.05%);三年间黑板尺寸、黑板反射比、黑板面平均照度、课桌面平均照度和教室人均面积合格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年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189.403、29.720、122.207、49.762、8.279,P<0.01)。除黑板尺寸外,各项指标合格率均郊县高于城镇;除黑板尺寸和课桌面照度均匀度外其他指标合格率均中学高于小学。2021年有水冲式厕所的学校比例较2019年增加了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26,P<0.01)。结论 内蒙古地区中小学校教室及教辅环境总体情况不容乐观,虽多数指标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但一些指标合格率偏低,建议加强教学环境卫生标准宣贯,改善教学环境卫生状况,保护学生身...  相似文献   
278.
作为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药,黄芪含有多糖类、黄酮类、皂苷类、氨基酸类、微量元素及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及调节机体代谢等,在医药、食品、保健品、畜牧种植业等领域均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药食同源产品的开发应用有助于推动中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使中医药产品融入生活、中医药文化得以推广。为深入了解黄芪的营养保健功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本文从药食同源的角度,通过调查黄芪的应用状况对其传统功效、组方配伍及制剂应用进行概述分析,并对其在保健食品、畜牧种植业、日化产品等领域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促进黄芪资源的深度开发、挖掘及应用,为黄芪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进黄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79.
“调脾法”在《外科正宗》应用极为广泛,对于溃疡性结肠炎(UC)这种病因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来说,通过调理脾胃达到调理肠道菌群丰富度的目的,从而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疾病发生发展。在治疗过程中按照UC发病机制判定肠道菌群失调的病因病机,总结近年来根据《外科正宗》应用健脾、燥湿、清热等一系列“调脾法”对UC肠道菌群失调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将中医中药广泛应用到炎症肠病临床中去,利用中医药优势在防治UC的医学研究道路上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80.
目的 探究炙红芪对脾气虚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组成及短链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用疲劳、限制饮食、泻下三因素复合造模方法进行脾气虚模型大鼠复制,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正常SD大鼠作为空白组。实验组灌胃给予12.6 g·kg-1炙红芪水提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剂量的蒸馏水。用16SrRNA检测大鼠肠道菌群组成;用GC-MS法检测结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含量,并进行差异菌属筛选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空白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的Ruminococcaceae_UCG-005相对丰度分别为36.32±9.31×10-3、3.58±1.37×10-3和32.77±6.67×10-3,g_Bifidobacterium相对丰度分别为4.60±5.46×10-3、91.78±4.30×10-2和12.07±9.83×10-3,g_Faecalibaculum相对丰度分别为0.78±0.30×10-3、4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