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新疆几种新虫媒病毒的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几种新虫媒病毒的再鉴定李其平NickKarabatsos郅琦DeniseMertin谢杏初DaveMith1990~1992年我们相继从新疆境内的蜱、蚊、病人血清及脑脊液中分离到多株虫媒病毒。经初步鉴定,其中部分为甲属披膜病毒,限于国内条件有些病...  相似文献   
12.
东方马脑炎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其平 《地方病通报》1995,10(4):112-114
东方马脑炎病毒研究进展李其平(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2)东方马脑脊髓炎(Easternequineen-cephalomyelitisEEE简称:东马)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发生于美国东部以及中美和南美...  相似文献   
13.
1990年3月至1991年8月,用乳鼠及RHK细胞等从新疆西部和北部地区采集的7种20000余只分离到病毒7株,从新疆北部地区采集的蜱7种2300余只分离到病毒13株,共20株。其中从赫坎按蚊 Anopheles hyrcanus分离3株,从尖音库蚊 Culex pipiens pipiens分离2株,从凶小库蚊 Culexmodestus分离2株;从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分离11株,从边缘革蜱 Dermacentor marginatus分离2株。电镜检查该病毒为球形有囊膜颗粒,直径为57±1.5nm左右。用分离的20株病毒感染BHK、Vero及C6/36传代细胞,均可在24~72小时内致细胞病变;病毒以脑内、皮下或腹腔途经感染2~4日龄乳小白鼠2~6天规律致死,3周龄小白鼠3~7天规律致死。病毒抵抗5-碘脱氧尿苷(5~Idu),对酸、热、乙醚敏感。酶免疫(ELISA-BHK)检测20株病毒只与甲属披膜病毒有反应。经初步鉴定为甲属披膜病毒(Alpha virus)。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可以传播西尼罗河病毒的蚊虫种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西尼罗河热是由蚊虫携带的黄病毒感染的 ,主要引起马、鸟类和人类发病 ,并能引起致死性脑炎 ,导致马匹、野鸟、家鹅和人的死亡。2 0 0 2年 ,美国共有 4 0个州报告有该病发生 ,感染人数为 4 15 6例 ,有 2 84例死亡〔1〕。 2 0 0 3年 ,在美国该病又发生暴发性流行 ,截至 8月 2 9日 ,已有 16 0 2例感染发病 ,2 8例死亡〔2〕。西尼罗河热的病原是西尼罗河病毒。该病毒是黄病毒科日本脑炎病毒群的成员。库蚊属的蚊子 ,特别是尖音库蚊和restuans库蚊 ,这两种嗜吸鸟血的圣路易斯脑炎病毒的维持媒介以及salinarius库蚊是西尼罗河病毒在北美传播的主…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孟加拉尼帕病毒病疫情简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尼帕病毒(Nipah virus)是一种新发现的副粘病毒。在生物安全上属于最危险的第四级(BSL4)病毒。1998年至1999年尼帕病毒在马来西亚的猪群流行,并导致265人感染,其中105人死亡,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尼帕病毒病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种人畜共患疫病。  相似文献   
16.
从新疆首次分离到26株新环状病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0年从新疆境内生产建设兵团124团医院采集不明原因发烧病人血清98份,分离到病毒8株;从乌苏县古尔图牧场采集病牛血清3份,分离到病毒1株;从博乐、特克斯、察布查尔、新源及巩留等县共采集各种蜱(主要有全沟硬蜱、森林革蜱、亚洲  相似文献   
17.
首次从新疆无名热病人分离到8株新环状病毒(BANNA)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从新疆境内的生产建设兵团124团采集到不明原因发烧病人血清98份,分离到8株病毒。感染2~4日龄乳小白鼠和三周龄小白鼠不发病。可引起C6/36细胞病变。电镜观察病毒为球形无囊膜颗粒,直径63~69nm,核衣壳直径为49~54um。超薄切片在感染细胞中常见到大量颗粒状包涵体,磷钨酸负染可见到排列整齐的壳粒结构,显示了典型的环状病毒形态特征。该病毒对酸、氯仿、胰蛋白酶及热敏感;1.1MMgCl_2在50℃作用15分钟可使其感染力提高,在-30℃作用1小时可使其感染力丧失;抵抗乙醚和5-碘脱氧尿苷。血清学鉴定,新分离病毒与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黄病毒科(Flaviviridae)及布尼亚病毒科(Banyaviridae)的某些病毒的免疫腹水及免疫血清都不发生反应。与新环病毒(BANNA)的免疫腹水及免疫血清发生反应。用新环病毒酶标单克隆抗体(McAb)做酶标中和试验为阳性,中和指数为1023.3~18620.9。经初步鉴定,分离的8株病毒的抗原性与近年从我国南方分离的新环状病毒(BANNA)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1982年普通婴儿死亡率为29.00‰,校正婴儿死亡率为27.51‰,新生儿死亡率为19.33%。新生儿窒息、肺炎、早产为主要死因。婴儿死亡漏报率达52.78%。  相似文献   
19.
乌鲁木齐市(以下简称乌市)自1979年起列为全国生命统计工作的重点城市之一。作者于1983年10~12月对该市沙依巴克区(以下简称沙区)进行了1982年婴儿死亡率调查及死因分析。沙区1982年中常住人口为217,163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5强,其民族、性别、年龄构成与全市情况基本一致。1982年活产婴儿数、死亡婴儿数及1岁以上各年龄组死亡人口数,均由调查员逐户普查并参考户籍管理、卫生等部门提供的出生、死亡登记资料,经反复核实、补漏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同种异体下颌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杂种犬动物模型,为研究同种异体下颌骨植入后的临床、病理特点创造条件。方法:18只杂种犬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自体骨、冷冻同种异体骨、冷冻干燥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的范围是包括髁突在内的下颌骨升支部分,术后定期进行X线检查并测量张口度,24周后处死动物并测量移植骨的高度。结果:所有动物均顺利存活,伤口愈合良好;术后16周时3组动物的张口度与手术前无显著差异;术后24周3组动物的升支高度均显著降低,自体组的升支高度显著高于冷冻干燥组。结论:犬同种异体冷冻/冻干下颌骨移植后可以达到临床愈合并发挥TMJ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