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胡敏  朱贝贝 《安徽医药》2020,24(8):1518-1520
目的描述妊娠期糖尿病(GDM)母亲口服糖耐量(OGTT)不同时点血糖值与新生儿体格发育相关性,为 GDM规范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 2019年 1—11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新生儿 84例,均母亲诊断为 GDM,回顾母亲孕期 OGTT不同时点血糖值,根据单项血糖指标异常及异常指标数分组,比较不同组间包括体质量、身长、头围、皮下脂肪等体格发育指标分布差异性,对有相关性的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空腹血糖(FPG)、服糖后 1h血糖(1 h PG)以及服糖 2h血糖(2 h PG)异常发生率分别为 78.3%、85.7%和 79.8%。仅 1 h PG组体质量、头围均数分布差异有统计意义,异常组高于对照组。在调整胎龄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 h PG与头围存在显著正相关, β值为 1.04(95%CI:0.15~1.93)。结论母亲 OGTT不同时点血糖值与新生儿体格发育相关性存在差异,在 GDM诊断时应重视每一项指标的异常,及时诊断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基于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比较不同诊断标准下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检出率及其对不良妊娠结局(孕妇及新生儿)的预测能力。方法 3 087名研究对象完成75 g糖耐量试验,且有完整的孕妇分娩及新生儿结局记录,比较4种不同诊断标准下GDM的检出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结果 4种标准下GDM检出率分别为8.8% (WHO1999)、13.1%(IADPSG2010)、2.9%(CDA2008)、3.8% (ADA2004)。4种诊断标准下,GDM组的子痫前期、早产、巨大儿、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均高于非GDM组。其中IADPSG2010年的诊断标准对孕妇妊娠结局(AUC=0.689)和新生儿结局(AUC=0.636)区分能力最好,且有较好的校准度。结论 IADPSG2010诊断标准下GDM的检出率较高,其对孕妇妊娠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预测能力优于其他3种。  相似文献   
33.
小儿神经节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小儿神经节细胞瘤。方法:观察24例小儿神经节细胞瘤的超声,CT,核磁共振(MR)影像检查所见,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对该肿瘤进行病理分型。结果:术产经彩超,CT,MR检查,17例确定诊断,7例误诊为其他肿瘤,患儿年龄偏大,一般状态好,瘤体增长速度缓慢,骨穿,尿3-甲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为阴性,依据神经节细胞与神经纤维成分的多少及有无神经母细胞,病理分为三型;A型以神经纤维成分为主,神经节细胞占少数,此型多见;B型两种成分大致相等;C型除上述两成分外,还可见到神经母细胞手术完整切除19例,5例部分残留,术中副损伤以腔静脉破裂多见,术后随访19例,16例正常,3例死亡,其中2例起源于肾上腺,结论:神经节细胞瘤虽为少见,但了解其影像学特点,术前可以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34.
报道小儿急性睾丸扭转11例,2例手法复位成功,9例手术治疗,其中4例行睾丸切除。结合文献,对该病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5.
本文对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糖尿病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甘油三醌,血糖,血浆粘度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均比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极显著;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血沉方程K值增高,全血还原粘度升高,红细胞电泳速度减慢,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6.
孔繁婷  任鹏  王薇  朱贝贝  刘凯 《中草药》2024,55(4):1281-1296
目的 运用网状Meta分析不同中成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搜集建库至2022年11月28日所发表的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采用RevMan 5.3、Stata 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77项RCTs,共8 775例患者及8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方面,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curve,SUCRA)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为通心络胶囊联合西医常规、脑心通胶囊联合西医常规、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西医常规;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方面,SUCRA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是通心络胶囊联合西医常规、脑心通胶囊联合西医常规、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医常规;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SUCRA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是脂必泰胶囊联合西医常规、麝香保心丸联合西医常规、血脂康胶囊联合西医常规;在改善心绞痛疗效方面,SUCRA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是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西医常规、通心络胶囊联合西医常规、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医常规;在改善心电图疗效方面,SUCRA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是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医常规、银杏叶片联合西医常规、通心络胶囊联合西医常规;在增加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方面,SUCRA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是通心络胶囊联合西医常规、银杏叶片联合西医常规、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医常规;在安全性方面,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少于对照组。结论 不同中成药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有效且各有优势,但由于纳入的研究少,研究质量一般,不同治疗方案间疗效排序差异大,以上排序结果还需今后开展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了解参加安徽省2021年校医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的学员有关情况,为加强学校卫生保健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97名参训学员所在学校的校医和保健教师配备情况及其自身特征进行调查。 97名参训学员中校医72人,保健教师16人,学科教师或校总务主任9人。97名参训学员所在学校的校医和保健教师配备合格率仅为16.49%,其中幼儿园配备合格率最高(70.00%),高中配备合格率最低(2.38%),不同类型学校的校医和保健教师配备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922,P<0.001)。88名校医和保健教师中女性62人(70.45%),年龄中位数为44.50岁,高级职称4人(4.55%),无编制38人(43.18%),平均月收入为3 558.74元;当前最想解决的问题中薪酬问题占比最高(36.36%),将来最想解决的问题中晋升问题占比最高(28.41%);近1年和近3年参加培训次数分别为0.45次和0.97次。72名校医与16名保健教师在文化程度、择业途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58、18.714,P值均<0.05)。 需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学校卫生保健队伍建设,解决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待遇低、晋升难、继续教育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地龙降压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胺酶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地龙降压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取24只8周龄雄性SHR,根据收缩压随机分为模型组(等容量蒸馏水灌胃)及地龙降压胶囊高、低剂量组(分别以地龙降压胶囊240mg/kg、120mg/kg灌胃),每组8只。另取8只WKY雄性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等容量蒸馏水灌胃)。分别于连续给药前、给药后第2周、4周、6周、8周测定尾动脉收缩压。末次给药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儿茶酚胺和血清肾胺酶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脏肾胺酶的表达。结果:地龙降压胶囊有效降低了SHR收缩压、血浆儿茶酚胺水平(P<0.05);升高了SHR肾胺酶水平(P<0.05)。结论:地龙降压胶囊能有效降低血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肾胺酶表达水平,从而影响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39.
测定积水肾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了解尿液测定的临床意义。对21例单侧先天性肾积水进行研究,术后6~8天分别收集健康患两肾尿液,测定Mg^++,Na^+,Cl^-,Ca^++,K^+,β2M及相以肾小球滤过率(RGFR)。结果,患肾对Mg^++,Na^+,Cl^-的排泄分数增高,Mg^++的排泄量增高,Ca^++〉K^+,β2M改变不明显,对其中18例测定RGFR,3例GFR〈25%,说明患肾肾小球滤  相似文献   
40.
肾母细胞瘤的端粒酶阳性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肾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AP法检测30例肾母细胞瘤、10例瘤旁肾组织和4例胚胎肾组织的端粒酶表达情况,观察端粒酶阳性与该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24例肾母细胞瘤端粒酶为阳性。阳性率占80%,10例瘤旁肾组织均为阴性,4例胚胎肾组织为阳性;Ⅰ期患儿端粒酶阳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它3期(P<0.05);上皮型端粒酶阳性与其它3型有显著差异(P<0.01);端粒酶阳性患儿生存率低于阴性患儿(P<0.05)。结论: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端粒酶阳性表达较高,特异性强,提示端粒酶阳性可成为判定肾母细胞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