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系统评价左氧氟沙星(左氧)控制耐多药肺结核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并辅手工检索和其他检索,收集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至2011年4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Jadad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后,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1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2?8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与空白对照相比,左氧可提高服药后3个月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②与氧氟沙星相比,左氧可提高服药后3个月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③用左氧代替乙胺丁醇或链霉素可提高服药后3个月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④与左氧相比,加替沙星及莫西沙星可提高服药后3个月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⑤各给药方案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结论使用左氧氟沙星可有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其效果优于氧氟沙星、链霉素和乙胺丁醇,但不如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其他药物相当。  相似文献   
62.
绝经前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46例,根据是否绝经及绝经年限进行分组,对各组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绝经前组的平均体重指数、纤维蛋白原、总胆红素水平以及吸烟、低血红蛋白者比例与绝经后各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组、绝经5年内组、绝经5~10年组的高血压和糖尿病者比例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10年以上组高血压和糖尿病者比例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平均水平与绝经后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组HDL-C平均水平高于绝经后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组高尿酸血症者比例低于绝经后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组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者比例高于绝经后各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绝经年限与高尿酸血症有相关性(P=0.031,OR=0.767)。结论绝经前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有所不同,应根据不同生理阶段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特点,做好女性冠心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高温和内毒素复合因素对RAW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RAW264.7细胞分成37℃空白(BLANK)组、37℃内毒素(LPS)组、40℃空白组和40℃内毒素组,置于含50%CO2细胞培养箱中,分别于3、24 h后取出,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并对凋亡细胞生化标志性指标DNA片段进行检测.结果 37℃BLANK 3 h组和24 h组细胞凋亡率极低,分别为(3.6±0.7)%和(4.6±1.9)%,同时37℃LPS 3 h组未见明显细胞凋亡现象,凋亡率为(2.8±0.6)%;而40℃LPS组凋亡情况较37℃LPS组严重,其中,40℃LPS 3 h组细胞凋亡率(6.7±0.6)%与37℃LPS 3 h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40℃BLANK 3 h组凋亡率与37℃BLANK 3 h组比较虽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情况明显加剧,37℃LPS 24 h组、40℃BLANK 24 h组和40℃LPS 24 h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4±5.5)%、(21.2±2.8)%、(67.4±3.8)%,与同温度不同时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温和内毒素对RAW264.7细胞具有损伤作用,在高温和内毒素作用下细胞会出现明显凋亡现象,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损伤程度逐渐加重,凋亡细胞数量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分析脑胶质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危险因素控制后其发病率的变化趋势,为该病的一级预防提供证据.方法 收集国内外有关脑胶质瘤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出主要危险因素,采用Meta分析计算各个危险因素的合并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采用Egger's检验估计发表偏倚.结合人群暴露率,计算目前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评估危险因素控制后发病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共筛选出13篇文献,与脑胶质瘤发病关联程度较高的前5位因素分别是金属铅接触史(0R=7.060)、汽柴油接触史(OR=3.242)、大量或长时间吸烟(OR=2.960)、肿瘤家族史(OR=2.612)、喜食腌渍熏烤食品(OR=2.544).获得较大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的因素依次为大量或长时间吸烟( 30.979%)、喜食腌渍熏烤食品(27.713%)、射线或电磁场接触史( 23.964%)、汽柴油接触史(13.799%),若上述4种因素暴露率在若干年后下降25%或50%,则脑胶质瘤发病率分别下降7.745%、5.937%、5.991%、3.450%和15.490%、11.875%、11.982%、6.900%.结论 不良生活习惯与某些职业性危害因素和脑胶质瘤的发病关系密切,应从改善生活行为习惯和加强对职业有害因素接触人群保护这两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5.
我科应用去乳糖奶粉(腹泻配方奶粉)配合常规治疗45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与同期母乳喂养配合常规治疗48例、普通婴儿配方奶粉配合常规治疗43例对照,观察其病程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正>患男,12岁,以"持续低热近1月"主诉于2010年4月5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月左右曾患咽喉痛及吞咽疼痛,并发高热,T39.5℃,在当地按"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静点"头孢曲松钠、病毒唑"等药物治疗后体温渐降至37.5~38℃,且出现心率快,120次/min左右,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按"病毒性心肌炎"给予果糖、肌苷等治疗后仍心率快,体温低热,故转入我院。病程中患儿汗多,无心悸、胸闷、气短,无腹痛、大便稀。查体:  相似文献   
67.
68.
孕妇感染弓形体可形成原虫血症,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流产、死胎及出生畸形儿。本文通过对1000例生殖异常患者弓形体感染检测治疗,观察弓形体感染的临床表现,确定配伍药物,跟踪观察了治疗后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小儿有机氟中毒1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氟类鼠药是强烈的中枢神经毒杀鼠剂 ,对人畜有剧毒。我国早已严禁使用、但因管理不善仍有生产、销售和使用 ,少数人对其中毒的危害性缺乏认识 ,加之小儿识别力差 ,因此误食导致中毒时有发生。我院于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2年 2月共接诊有机氟中毒患儿 1 7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1 7例住院患儿 ,家均住农村 ,其中男 1 3例 ,女 4例 ,年龄 1~ 1 2岁。其中2~ 3岁 8例 ,4~ 7岁 5例 ,8~ 1 2岁 4例。1 7例均属误服 ,患儿家属均能说明有机氟类灭鼠药的来源。其中氟乙酰胺 1 2例 ,氟乙酸钠 5例。服药后到症状出现…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