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治疗小儿脾肾气虚型神经性尿频3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与饮食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的临床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为主要特征.其病程较长,发病率高,且容易反复发作.其复发原因有许多,包括不正规激素治疗、感染、高凝、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不健康饮食等.临床治疗肾病过程中,在正规激素口服、控制感染、抗高凝、免疫调节、中医中药等同等综合治疗条件下,发现肾病复发与不健康的饮食有很大关系.笔者通过饮食调查,分析健康的饮食、不健康的饮食与肾病复发的关系,从而为减少肾病复发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43.
盛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小儿紫癜性肾炎病位在肾和膀胱,病性属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湿热内蕴、瘀毒伤络是其主要病机,"湿热""瘀血"为基础病理因素。治疗上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分型论治,全程兼以活血化瘀。文章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处方选用等方面入手,结合典型病例,介绍盛丽先教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经验,为临床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治疗,疗程4周。观察2组患者白介素-2(IL-2)、IL-4、干扰素γ(IFN-γ)、T淋巴细胞亚群和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IL-2、IFN-γ水平较高,IL-4水平较低(P<0.05)。实验组CD3+T、CD4+T、CD4+T/CD8+T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CD8+T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对小儿哮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5.
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怀山药中痕量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杰  朱永琴  龚雪云 《中草药》2004,35(1):95-96
原子荧光光谱法于 1 964年用于分析领域 ,1 970年提出了非色散型火焰原子荧光测汞装置。近年来测汞的主要方法有原子荧光法和冷原子吸收法[1] 。李蓉[2 ] 研究了冷原子荧光法测定多种生物样品中的汞 ,利用高灵敏度的原子荧光技术对食品 [3 ] 、中药 [4,5] 等样品中的痕量汞进行了测定 ,得出了比较好的结果。在痕量元素分析中 ,除了保证所用水及试剂的纯度 ,还应控制空白值的波动 ,本实验选定了适宜的仪器工作条件 ,比较了不同消解方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测定了上述样品中的汞含量 ,国家标准物质验证结果与推荐值一致。1 实验部分1 .1 试剂…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检测模型大鼠血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变化,探讨自拟方“扶正颗粒”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体重200g左右雄性SD大鼠共5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扶正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中CD4+、CD8+、CD45R+、CD161+淋巴细胞含量(%)的变化;并测定脾脏和胸腺的脏器指数。[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扶正颗粒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肺脏、脾脏脏器指数;扶正颗粒中剂量组CD4+、CD8+、CD45R+、CD161+淋巴细胞含量明显提高,高剂量组CD4+、CD8+、CD45R+淋巴细胞含量也明显提高,但CD161+淋巴细胞含量无明显差异;扶正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之间CD4+、CD8+、CD45R+、CD161+淋巴细胞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自拟方“扶正颗粒”可以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大鼠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含量,提高肺脏、脾脏脏器指数,从而改善大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7.
目的 通过“古今医案云台(V2.3.5)”探讨盛丽先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并收集2018年01月01日至2021年06月01日就诊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盛丽先教授门诊有明显疗效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儿信息,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数据挖掘模块中的统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探究盛丽先治疗小儿FD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处方250首,使用频率为前十的药物依次是茯苓、白术、姜半夏、陈皮、炙甘草、太子参、白芍、麦芽、枳壳、柴胡。药物四气以平、温、微寒居多,五味以甘、苦、辛味居多,药物归脾、肺、胃三经居多。关联分析得到核心组合有“白术-茯苓”、“陈皮-茯苓”、“姜半夏-茯苓”“陈皮-白术”等。 结论 盛丽先教授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从脾胃论治,处方以六君子汤、疏肝理脾汤加减为主。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76例HSP患儿急性期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免疫比浊法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NK细胞)及血清补体C3进行检测,与30例健康儿童进行对照比较。结果76例患儿中发病同时或发病前2周内有呼吸道感染62例(81.6%)。76例患儿均先后出现紫癜,以双下肢皮肤紫癜最多见,合并消化道症状56例(73.7%),其中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21例(27.6%);合并肾损害36例(47.3%),其以微量蛋白尿型、血尿和蛋白尿型为多见,肾病综合征型少见。HSP组急性期外周血CD4及NK细胞数量降低、CD19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补体C3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CD8增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患儿发病与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胃肠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比例较高,合并肾损害也较多,但以微量蛋白尿型、血尿和蛋白尿型为多见,预后良好。儿童HSP的发病与T、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功能紊乱有关,且补体系统也参与HSP的发病。  相似文献   
49.
一些儿童少见病、罕见病起初临床表现不完整或不典型,易被误诊或漏诊,现就我科收治的2例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首发表现的儿童少见病报道如下。病例资料病例1患儿男,15个月,因发热、皮肤瘀点瘀斑、血小板减少2周于2006年7月首次入院。患儿因发热去当地医院就诊,予药物(具体不详)肌注治疗后,发现肌注部位较大血肿,并出现皮肤瘀点、瘀斑。查血常规示:WBC 5.6×109/L,N 0.416,9  相似文献   
50.
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 ,许多细胞、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参与了这种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失调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运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检测哮喘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CD1 9的阳性率 ,以探讨CD1 9与儿童哮喘之间的关系。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根据 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修订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及哮喘的分期与病情评价标准。哮喘发作组 30例 ,其中轻度 18例 ,中重度 12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3~ 13岁 ,平均 6 30± 2 71岁。喘哮缓解组 30例 ,病情缓解时间均超过 4周 ;男 14例 ,女 16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