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桃仁、红花、川芎)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血清溶酶体颗粒糖蛋白63(CD63)和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CD62P)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SPF级SD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氯吡格雷组[6.75 mg/(kg·d)],补阳还五汤高[26 g/(kg·d)]、低剂量组[6.5 g/(kg·d)]。连续给药14 d后观察和比较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面积和血清CD63和CD62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氯吡格雷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动物的神经功能评分(P0.01)、增加体质量(P0.05,P0.01)和减少脑梗死面积(P0.01和P0.05)。酶联免疫法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CD63、CD62P均较假手术组升高,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降低CD63和CD62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尤以高剂量组较为明显。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下调CD63、CD62P因子表达,减轻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和减少脑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22.
随着药学事业的飞速发展,药学信息内容日益增多,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日渐加强,医务人员和药品使用者对药物信息需求不断增长。开展药学信息服务,有利于增加医药之间沟通,促进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质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定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替考拉宁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替考拉宁浓度,分析评定测定精密性、天平称量、工作液制备、血清样品制备、液相色谱仪、提取回收率、标准曲线拟合、对照品纯度、样品均匀性以及温度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计算各因素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最终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当置信概率为95%时,人血清中低(6 μg·mL-1)、中(20 μg·mL-1)、高(50 μg·mL-1)浓度替考拉宁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U(L)=0.63 μg·mL-1U(M)=1.87 μg·mL-1U(H)=5.08 μg·mL-1,其测量结果可分别表示为(6.18±0.63)、(20.74±1.87)、(50.09±5.08)μg·mL-1。结论: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替考拉宁浓度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标准曲线拟合、样品提取过程(特别是低、高浓度)引入。  相似文献   
24.
黎钻弟  朱永坤 《北方药学》2015,(12):123-124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服用阿莫西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注意患者的给药情况、使用剂量、产生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以及治疗和转归,对阿莫西林不良反应进行药学临床分析.结果:在80例服用阿莫西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在给药1~7d内产生不良反应的人数要高于其他时间段;出现过敏症状的人数要高于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治愈率高达98.75%.结论:在给患者服用阿莫西林的时候,为了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对给药的时间、给药的剂量以及患者的反应情况进行严格控制,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25.
回顾性分析1856份炎琥宁注射剂使用病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炎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种类和发生率,探索药物流行病学方法 在药品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方法 ,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使用炎琥宁注射剂的1856份完整住院病历进行调查,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炎琥宁注射剂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发生率0.48%),其中以过敏性皮炎(0.37%)最为常见;发热(0.22%);其他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0.11%);呼吸道反应(0.11%);心悸、胸闷、血压下降等(0.11%).结论 病历回顾性研究方法 适用于药品的安全性研究.炎琥宁注射剂的常见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的重视.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对其不良反应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纤维化抑制作用与细胞焦亡的关系。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补阳还五汤低、高剂量组(6,36 g·kg-1·d-1),每组9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单次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复制VMC模型。造模成功后,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均灌胃等容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小鼠均灌胃相应药液,每日1次,连续28 d,于实验过程中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以病毒接种当日为第0天,分别于第7、14、28天检测其心脏质量与体质量比值(HW/BW);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观察其心肌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分布情况,并计算Ⅰ型/Ⅲ型胶原蛋白比值;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并计算凋亡指数;于第30天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心肌组织中NLRP3、Caspase-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烦躁、拱背、对刺激反应减轻、体质量减轻甚至精神萎靡等现象;HW/BW、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第7~28天各时间点)、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以及心肌组织中NLRP3、Caspase-1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上述症状具有不同程度改善,其HW/BW(第7天除外)、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第7天除外)、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第7天除外),以及NLRP3、Caspase-1的相对表达量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通过抑制心肌胶原蛋白增生,调节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抑制NLRP3、Caspase-1的表达,发挥对VMC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评论儿科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从1年儿科门诊处方中随机抽查6585张,就其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进行逐项统计整理。结果 大环内酯类药使用最多,使用抗生素的处方占调查总数的95.2%,大部分用药合理。结论 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8.
本文主要探讨医院药师在防范滥用抗生素方面可起到的作用。医院药师应掌握药学专业知识,在防范抗生素滥用方面起指导、参与、监督作用,为临床选择抗生素,准确调配处方和发放药品,为进行正确的抗生素治疗决策提供必要的抗生素药物信息和病人用药史信息,实施必要的抗生素药敏试验和药物监测,对病人进行用药指导等。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补肾祛寒通络法对肾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血沉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8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采用补肾祛寒通络中药内服及中药外洗.对照组44例,予以维骨力胶囊和吡罗昔康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血沉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各自治疗前、后血沉和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沉和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祛寒通络法对肾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血沉和C反应蛋白有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30.
补肾活血方合火把花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合火把花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补肾活血方合火把花根片治疗,对照组予单味火把花根片治疗.2组均服药1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时照组为3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症状指标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活血方合火把花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安全性高,较单用火把花根片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