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1.
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致儿童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万方、VIP及PubMed数据库中头孢菌素类药物致儿童溶血性贫血的病例报道文献,提取患儿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过敏史、基础疾病、用药史、合并用药)、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情况、溶血的发生时间和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及转归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头孢菌素致儿童溶血性贫血病例50例,以3~6岁患儿居多,占42.0%。涉及9种头孢菌素,排名前3位分别为头孢曲松(69.2%)、头孢唑肟(11.5%)、头孢噻肟(5.8%);溶血性贫血主要发生在用药7 d内(94.0%),早期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严重程度多为重度(44.0%)甚至极重度(34.0%);15例(30.0%)患儿出现并发症,以肾损害、肝损害为主。经停药及治疗后,86%的患儿明显好转或痊愈,死亡7例。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可导致儿童严重溶血性贫血,且易被临床忽视,用药7 d内应密切监测患儿血常规和临床症状,尽早识别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避免危及患儿生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对慢性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药效并分析其产生的作用可能机理。方法42例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21应用常规药物)和TMZ组(n=21应用常规药物 TMZ),用药期12周,定期门诊随访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等。结果对照组和TMZ组比较,TMZ组心动功能改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长期服用TMZ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在妇产科小手术中占相当比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在人流中提高镇痛技术,减免孕妇的痛苦已受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两种镇痛方式观察镇痛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中保护缺氧缺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PC12细胞的主要药味。方法:将补阳还五汤中7种单味药(黄芪、赤芍、当归尾、地龙、川芎、桃仁、红花)作为实验因素,每个因素选取有或无2个水平,按L8(27)正交试验表设计8种拆方。普通级新西兰兔分为9组,空白血清组和8个拆方含药血清组,分别ig蒸馏水和临床等效剂量5倍的拆方药液,24 h内连续ig 3次后,提取血清。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和微量酶标法,以细胞活力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量为指标,观察10%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OGD损伤18h的PC12细胞的影响。结果:PC12细胞OGD损伤后,其LDH释放量增加(P<0.01),补阳还五汤能显著抑制OGD损伤PC12细胞的LDH释放量(P<0.01)。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含黄芪、当归尾、赤芍的拆方组其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1),LDH释放量显著降低(P<0.01);而含桃仁的拆方组其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含地龙的拆方组其LDH释放量显著升高(P<0.01);红花、川芎对细胞活力及LDH释放量的作用不明显。结论:补阳还五汤对OGD损伤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中黄芪、当归尾、赤芍是保护OGD损伤PC12细胞的主要药味,桃仁、地龙可加重PC12细胞OGD损伤,红花、川芎对细胞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表达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24只4周龄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病毒性心肌炎+hKLK1基因载体组(EZ.hKLK1组)、病毒性心肌炎+空载体组(EZ.null组)。采用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液构建VMC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高表达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的慢病毒颗粒(pEZ-Lv105-hKLK1)。第30天,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后,断颈处死小鼠,计算心脏体重比,心肌胶原含量以及Ⅰ型和Ⅲ型胶原比值,Western blot法测定hKLK1、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心脏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心肌胶原含量、Ⅰ/Ⅲ胶原比值、TGF-β1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缩短分数(FS)和射血分数(EF)显著降低(P<0.05),提示造模成功;与Model组相比,EZ.hKLK1组KLK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同时心脏指数、LVEDd、LVEDs、心肌胶原含量、Ⅰ/Ⅲ胶原比值、TGF-β1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FS和EF显著升高(P<0.05),而EZ.null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KLK1可通过调节TGF-β1的表达而发挥抑制VMC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的亚胺培南给药方案应用于重症医学科(ICU)血流感染治疗的经济效果。方法:调查某院ICU 2014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应用过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血流感染病例共52例,按照实际给药方案分为A组500 mg q12 h,B组500 mg q8 h,C组1 000 mg q8 h(此3种方案均为静脉滴注30 min),以及D 500 mg q8 h,E 500 mg q6 h(此2种方案均为静脉滴注2 h)共5组,分别进行蒙特卡洛模拟(MCS),计算各方案的累积反应分数(CFR),进行成本效果分析(CEA)。结果:5组方案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61.70,66.42,103.88,61.99,64.87,以A方案为参照,余下4种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ΔCE)分别为307.72,1431.33,72.45,155.15。结论:C/E最小的A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差,并非ICU血流感染最理想的方案。D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效果优于B方案,而更高给药剂量的C方案和更多给药次数的E方案也并未体现出更高收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B组):针刺治疗,每组各5O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A、B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FIM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A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FIM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定全市急(抢)救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探讨其对全市医疗机构急(抢)救药品缺乏以及费用的影响。方法:在全市16家各级不同医疗机构建立急(抢)救药品监测网络,通过制定急(抢)救药品储备目录、采购与调用管理规定、费用结算管理规定,以及建立常备化的储备点等多项措施构建供应保障体系。分别选取2017年1月至6月和2018年1月至6月全市医疗机构急(抢)救药品保障供应情况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观察保障体系实施前后,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急(抢)救药品缺乏的品种数、报损的品种数和费用以及采购费用。结果:实施该保障体系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急(抢)救药品缺乏的品种数显著下降(P < 0.05),而报损品种数、报损费用和采购费用也均显著下降(P < 0.05)。结论:急(抢)救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可有效改善医疗机构急(抢)救药品缺乏的状况,降低了报损费用和采购费用,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药学事业的飞速发展,药学信息内容日益增多,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日渐加强,医务人员和药品使用者对药物信息需求不断增长。开展药学信息服务,有利于增加医药之间沟通,促进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药效并分析其产生的作用可能机理。方法 42例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 Ⅱ~Ⅳ级)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n=21应用常规药物)和TMZ组(n=21应用常规药物+TMZ),用药期12周,定期门诊随访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等。结果 对照组和TMZ组比较,TMZ组心功能改善比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长期服用TMZ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