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内蒙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患病情况及阳性患儿结局.方法 对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27 189例筛查对象均在出生72 h后采集足跟血,采用荧光分析仪测定血苯丙氨酸(phe)浓度进行PKU筛查.结果 PKU初筛阳性107例,初筛阳性率0.4 %,召回103例进行进一步检查,失访4例;共确诊PKU患儿14例,其中包括高苯丙氨酸血症1例,检出率为1/1 942.确诊后随访PKU患儿有5例在进行系统治疗.结论 新生儿PKU 的筛查及早期治疗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内蒙地区PKU属于高发地区,应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随访和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sodium arsenite,NaAsO2)对Chang肝细胞株血红素单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mRNA和蛋白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以5μmol/L和10μmol/L的NaAsO2作用Chang肝细胞株2、6、12h和24h,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5μmol/L和10μmol/LNaAs02暴露2h开始出现HO-1mRNA的诱导表达;6h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2h暴露组(P〈0.01)。其中,10μmol/LNaAsO2暴露12h和24h的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该浓度的6h暴露组(P〈0.01);但24h的HO-1 mRNA表达水平与12h组相比没有明显升高。NaAsO2暴露诱导的HO-1蛋白表达则从6h开始出现,12h组明显高于6h组,24h组明显高于12h组(均P〈0.01);5μmol/L和10μmol/L NaAsO2分别暴露6、12h和24h的HO-1蛋白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80、9.34、18.15和3.97、12.92、23.29倍;此外,10μmol/LNaAsO2暴露12h和24h的HO-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应时间的5μmol/L组(P〈0.01)。[结论]NaAsO2暴露能够有效和持续性诱导Chang肝细胞株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是无机砷暴露的一种细胞保护性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评估慢性颈痛患者颈肩部肌肉功能状态,为颈痛患者合理预防与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例慢性颈痛患者为试验组及10名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记录所有受试者肩关节外展90°做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双侧上斜方肌和三角肌中束的sEMG信号,选取RMS和MF两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双侧上斜方肌、三角肌中束的RMS、M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双侧上斜方肌、三角肌中束的RMS、MF值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试验组疼痛侧三角肌中束的RMS值和MF值均小于非疼痛侧(P<0.05);试验组疼痛侧上斜方肌的RMS值小于非疼痛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侧上斜方肌的MF与非疼痛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颈痛患者不仅出现颈背部肌肉活动水平的下降,还会出现肩周肌肉活动水平的下降,在临床治疗慢性颈痛患者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肩周肌肉及肩关节功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75.
张简斋崇尚经典,博采众长,临床擅长运用五脏理论,所制五脏治法特色鲜明,疗效卓著,凸现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底蕴、精湛独特的医术医技和轻清灵巧的立法处方,以臻炉火纯青之境界。  相似文献   
76.
正1病历资料患者,女性,30岁,因双手大小鱼际肌处疼痛2个月,加重1个月,头痛、发作性抽搐8h于2013年11月29日入院。该患2个月前发现双手掌大小鱼际肌出现红斑,手掌皮肤发红,伴有疼痛。1个月前疼痛加重,影响睡眠。8h前患者熬夜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随后出现抽搐,共发作5次。查体:体温38.4℃,血压169/100mmHg。双手指尖、大鱼际、小鱼际可见散在暗红色皮疹。镇静状态,双侧瞳孔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深入了解131^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术后护理作用,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近年来,分化型甲状腺癌在临床上广泛出现,给广大患者家属带来极大痛苦和打击,目前,对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方法,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但普遍认为,先采用手术疗法切除,再口服131^I是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 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治疗的55例患者,病情有明显好转,术后均残留甲状腺,其中,伴有颈淋巴结转移4例,骨转移3例,肺转移2例。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顽固性疾病,在进行手术切除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仍具有摄取131^I的功能,因此,可以采用131^I内照射疗法彻底清除体内的癌细胞,防止其扩散。131^I可去除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消除那些隐藏在残留组织中的微小癌细胞,有效地减少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胸腰骶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为开展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筛查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4年10月~2012年2月在云南部分地区筛查中确诊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132例患者进行Lenke分型,并予胸腰骶支具治疗,比较治疗前后Cobb角。[结果]Lenke1型治疗前后Cobb角平均减小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enke3型治疗前后胸弯Cobb角平均减小5.2°,胸腰弯Cobb角平均减小6.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enke5型治疗前后Cobb角平均减小1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enke6型治疗前后胸弯Cobb角平均减小2.0°,胸腰弯Cobb角平均减小6.8°,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16岁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重点普查对象,胸腰骶支具对减缓或阻止Lenke1型、Lenke3型和Lenke5型畸形具有显著作用,而对Lenke6型没有明显效果,支具治疗对阻止或减缓病情发展不受年龄、性别和分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80.
<正>急性颅脑外伤、骨盆骨折后,机体产生应激性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1],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炎症时出现的典型急性时相蛋白,在微生物入侵、组织损伤、免疫反应及炎症过程时升高,出现早且快,且随着全身炎症反应严重程度的变化而变化。本文通过监测颅脑外伤合并骨盆骨折患者hs-CRP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患者病情变化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