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血栓以股、髂静脉多见 ,约占下肢静脉疾病的 2 0 % [1] 。为了对本病进行深入研究 ,提高治愈率 ,作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溶栓 ,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院 1990~ 1996年收治的 6 3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年龄及肢体分布 :男性 2 7例 ,女性 36例 ;年龄 14~ 6 0岁 ,14~ 30岁 12例 ,31~ 5 0岁 39例 ,5 1~ 6 0岁 12例。 6 3例共 6 7条肢体 ,左下肢 48例 ,右下肢 11例 ,双下肢 4例。1.2 发病因素 :原因明确者 44例 ,其中妊娠、剖宫产及妇产科手术共 2 1例 ,骨盆、股部外伤或手术 13例 ,腹部手术后 10例 ,不明原因 19例。1.3 病程及…  相似文献   
12.
多弹头射频治疗肝癌3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弹头射频治疗肝癌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对36例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治疗,通过对手术前后CT、B超检查的比较及AFP、肝功能、机体免疫力、体重和自觉症状的改变进行对比观察。结果:36例于治疗后7d、10例于治疗后30d经B超及CT检查;7d后80.6%的病人肿瘤体积缩小了30%以上,30d后10例病人肿瘤体积缩小了40%以上,与术前相比瘤体内血供消失。83.4%的病人自觉症状改善,AFP值下降者占77.8%,肝功能酶谱及胆红素均恢复正常,白蛋白平均增加11.0g.L^-1。体重增加5.6kg,T淋巴细胞转化率平均增加21%。IgG平均增加2.0g.L^-1,无手术死亡。结论:多弹头射频治疗肝癌的适应证广、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FOLFOX)方案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对术前评估难以进行根治性手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入组患者均为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2008年4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6例晚期胃癌而无法行根治手术.新辅助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130 mg/m~2第1天;氟尿嘧啶500 mg/m~2、亚叶酸200 mg/m~2第1~5天,每3周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观察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病灶的变化情况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13例患者获得肿瘤减期,疗程结束后4~6周11例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临床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0例,疾病稳定(SD)3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为75.0%(12/16).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腹泻、恶心呕吐、外周神经感觉异常,经对症治疗后均能缓解.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不能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显著提高手术切除率,耐受性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LVHR)与开放切口疝修补术(OVH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137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其中78例行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腔镜组),59例行开腹切口疝修补术(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壁切口疝修补术。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开腹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复发率低于开腹组,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同样安全有效,但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定量检测60例胃癌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清VEGF和COX-2水平.比较胃癌患者与健康人血清VEGF、COX-2浓度的差异.同时比较不同分期肿瘤患者血清VEGF、COX-2浓度的差异,并进行二者相关性分析.结果:胃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424.07±81.85pg/ml)明显高于健康人(117.23±20.09pg/ml) (P <0.01).其水平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无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血清COX-2水平(41.43±9.52ng/ml)也明显高于健康人(16.88±6.27ng/ml)(P<0.05).其含量与胃癌分化程度、有无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二者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18,P<0.01).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VEGF和COX-2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期相关,提示VEGF和COX-2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二者密切相关,在胃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并心血管病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8年3月间在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普外科手术的107例合并心血管病的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合并并发症者86例:重度血压升高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心绞痛1例,各类心律失常57例。切121裂开1例,吻合121瘘6例,吻合口出血4例,肺部感染6例,应激性溃疡3例,肾功能不全2例,泌尿系感染2例。围手术期死亡0例。结论: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增加了手术风险,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拔除T形管引起胆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 18例由于拔出T形管发生的胆漏并发症病例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总结 ,认为初年资医师对T形管的管理和拔除指诊及手法应该重视。1 病历资料我院于 1990~ 2 0 0 0年收治因拔除胆总管T形管后并发胆漏病人 18例 ,年龄 2 8~ 76岁 ,男性 6例 ,女性 12例。拔管时间 :距胆总管探查术后 5~ 38d ;拔管后常见临床表现 :拔管后很快出现右上腹剧痛或进行性加重的右上腹锐痛 ,范围逐渐扩大到下腹部或全腹 ,伴恶心、呕吐 ,多有肩背部放射痛、发热、大汗淋漓、尿潴留等症状。体检可发现腹膨隆 ,腹膜炎的体征 ;B超提示肝下或腹腔大量包裹积液。入…  相似文献   
19.
小儿巨大肝母细胞瘤切除三例兰州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柴福录李发智朱万坤小儿肝母细胞瘤较为少见,治疗效果差。我们近年手术治疗巨大肝母细胞瘤3例,疗效满意,现予报告。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1/2、8、11/2岁,均因发现腹部包块分别于15天、26天、...  相似文献   
20.
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切除24小时疗效观察730050兰州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钟建庭,柴福录,达万明,朱万坤,刘源,李发智,陆井之,欧英贤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脾切除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58.2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