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80篇
  免费   934篇
  国内免费   491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271篇
妇产科学   68篇
基础医学   1015篇
口腔科学   153篇
临床医学   2841篇
内科学   1479篇
皮肤病学   181篇
神经病学   285篇
特种医学   8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2155篇
综合类   5733篇
预防医学   1865篇
眼科学   226篇
药学   2013篇
  17篇
中国医学   1811篇
肿瘤学   600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320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305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950篇
  2013年   768篇
  2012年   789篇
  2011年   839篇
  2010年   899篇
  2009年   899篇
  2008年   874篇
  2007年   1022篇
  2006年   1071篇
  2005年   1176篇
  2004年   1009篇
  2003年   776篇
  2002年   646篇
  2001年   669篇
  2000年   650篇
  1999年   651篇
  1998年   574篇
  1997年   526篇
  1996年   510篇
  1995年   459篇
  1994年   422篇
  1993年   291篇
  1992年   279篇
  1991年   281篇
  1990年   288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158篇
  1987年   157篇
  1986年   123篇
  1985年   115篇
  1984年   114篇
  1983年   102篇
  1982年   99篇
  1981年   78篇
  1980年   56篇
  1979年   48篇
  1978年   29篇
  1977年   25篇
  1975年   18篇
  1974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32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切除、脊髓空洞穿刺、松解四脑室正中孔蛛网膜粘连为主,达到解除后脑受压,解除粘连,恢复枕大孔区CSF循环通畅的目的。结果:随访24例患者中,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8例,好转2例,术前有头痛、颈痈或肩臂病症状者均有显著减轻,3例自觉症状无变化,复查MRI显示21例空洞明显缩小。结论:后颅窝减压、松解四脑室正中孔蛛网膜粘连,恢复枕大孔区CSF循环通畅是手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腮腺深叶癌切除面神经后,即刻功能性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84年1月至2005年10月间收治的11例腮腺癌患者,术中采用将肿瘤连同腮腺及面神经切除,同时行颈丛神经移植重建面神经的治疗方法。结果:术后面神经功能均完全恢复,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复诊,见患者静态时面部对称,动态时口角轻度偏斜,术后一年两侧面部完全对称,睁、闭眼及提口角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腮腺癌根治术中采用颈丛神经移植能有效地恢复面神经的功能,既达到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又符合功能外科的发展要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睾丸网腺癌的发病和临床特点,提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1例睾丸网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睾丸网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术前诊断为左睾丸鞘膜积液、左睾丸肿瘤待排,遂行左高位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睾丸网腺癌。免疫组化:AFP(-),PLAP(-),CK(+),CD30(-),CK20(+)。术后CT示肝内多发转移瘤、左肾和左肾上腺转移改变。结论睾丸网腺癌是原发于睾丸网纵膈的恶性肿瘤,极为罕见,其临床表现独特,基本治疗是根治性睾丸切除术辅以根治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放疗和化疗效果欠佳。该病预后差,文献报道5年生存率仅为13%。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88例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康复治疗;每例患者入组时和治疗第30天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FMA)量表评价运动功能和Barthcl指数(BI)评价ADL。结果:康复组和对照组治疗后BI评分和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但康复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  相似文献   
55.
毫米波疗法是国际临床医学上世纪90年代的一种新疗法,其在消化道疾病、癌症治疗、癌症止痛、促进造血、神经损伤修复.抗菌消炎及促进伤口愈合等疾病的综合治疗中有重要作用。腹壁脂肪厚,伤口易出现红肿硬结、脂肪液化.我科采用毫米波治疗剖宫产手术腹壁伤口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多发性食管穿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多发性食管穿孔的手术时机、方法与预后关系。结果 5例病人,治愈3例(60%),死亡2例(40%)。结论 多发性食管穿孔,病情凶险,死亡率很高,尽早就诊,及时切断感染源和消化液的化学性刺激,从而增强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7.
炎性反应与凝血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严重感染、创伤、体外循环等伤害性刺激作用下,机体启动防御反应——炎性反应与凝血反应同时被激活。炎性反应中细胞因子的增加和炎性细胞的激活对凝血反应有促进作用,而凝血反应中凝血酶等参与炎性反应过程。血管内皮细胞成为炎性反应与凝血反应共同作用的界面。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同时注意抗炎、抗凝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综合治疗,才能打断炎性反应——凝血反应的恶性循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8.
温莪术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和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10个来源不同的中药温莪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建立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并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辅助定性,运用"计算机辅助相似性评价系统"软件建立指纹图谱及其共有模式.结果 10个样品共鉴定出34个共有组分,主要共有成分为桉叶素(Eucalyptol)、榄香烯(Elemene)、莪术烯(Curzerene)、β-榄烯酮(β-Elemenone)、吉马酮(Germacrone)、莪术二酮(Curdione)、新莪术二酮(Neocurdione).所建立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结果良好.结论 指纹图谱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是温莪术质量控制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伊贝沙坦治疗组(I组).糖尿病大鼠模型经单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成.所有大鼠均给以普通饲料喂养,I组大鼠每天以伊贝沙坦15mg·kg-1·d-1灌胃,C组和D组大鼠每天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12周末,测体重及血糖,处死大鼠后取骨,应用显微镜观察骨组织显微结构和进行骨组织形态密度计量学分析,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测定大鼠股骨骨密度(BM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骨组织OPG mRNA及RANKL mRNA的表达.结果 12周末,D组和I组大鼠骨组织光镜下均出现骨质疏松表现,I组骨质疏松程度比D组轻.骨组织定量分析显示,MTVT在D组及I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1),MTPS在D组及I组均显著高于C组(P<0.01).I组与D组大鼠骨组织相比,MTPT显著增加及MTPS显著降低(P<0.01).骨密度的测定结果发现,与C组大鼠比较,D组和I组大鼠骨组织BMD值显著降低(P<0.01);而I组大鼠骨组织BMD值又较D组显著增加(P<0.01).骨组织RT-PCR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D组和I组大鼠骨组织中OPG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RANKL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I组大鼠骨组织中OPG mRNA的表达则明显高于D组(P<0.01).而RANKL mRNA在I组和D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伊贝沙坦可使糖尿病大鼠骨组织降低的OPG mRNA表达水平得以部分恢复,上调OPG/RANKL比值,这可能与伊贝沙坦的改善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60.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ntrathecal clonidine plus morphine on expression of protein kinase A (PKA) catalytic subunit 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in a rat model of incisional pain. Methods Eighty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five groups: sham group, control group, pre-incisional morphine 2.5 μg group, pro-incisional clonidine 5 μg group and preincisional morphine 2.5 μg plus clonidine 5 lag group (n=16). lntrathecal catheter and the model of incisional pain were pro-duced according to Yaksh and Brennan's described method respectively. Changes of pain behavior were assessed by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 and 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 The expressions of PKA catalytic subunit 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were assess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and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Results Compared with sham group, MWT and TWL in control group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2 h after incision (P<0.01) and the number of positive cells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PKA catalytic subunit 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ontrol group (P<0.01).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MWT and TWL in pre-incision morphine 2 μg plus clonidine 5 lag group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2 h after incision (P<0.01) and the number of positive cells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PKA catalytic subunit 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pre-incision morphine 2 μg plus clonidine 5 μg group (P<0.01). However, MWT, TWL and the number of positive cells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PKA catalytic subunit 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changed with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pre-incisional morphine 2.5 μg group and pre-incisional clonidine 5 μg group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lntrathecal clonidine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antinociceptive effect of intrathecal morphine in a rat model of incisional pain, which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inhibi-tion of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PKA catalytic subunit in spinal cor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