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目的:连续研究了128例先天性心脏病(CHD)和风湿性心脏病(RHD)手术中,用或不用小剂量抑肽酶(2×106KIU),在术后失血和补血方面的作用。方法:抑肽酶(2×106KIU)一次性加入机器预充液中。结果:抑肽酶组较对照组术后失血和血制品的使用明显减少(P<0.01)。CHD和RHD术后18小时的出血量和输血量,较对照组分别减少43%、19%和35%、40%。抑肽酶组无术后剖胸止血者;RHD非用药组再剖胸止血6.7%。结论:提示小剂量抑肽酶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和用血,预防过多出血。  相似文献   
22.
目的系统评价胸骨上半部分劈开切口(PUS),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福尔马林保存成人尸体6具,模拟不同平面的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从显露效果、美观效果和损伤程度三方面对切口进行评价.结果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的皮肤切口上端较高,易暴露,但长度较短;随着切口下端向下延伸,心底部各结构和心脏上半的各结构可依次显露.结论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损伤程度较小,而皮肤切口的上端易暴露,可能因此影响美容.将上端隐藏于两侧,可改善美观效果.该切口对心底部各结构显露良好,对心脏体部各结构显露一般,而对下腔静脉显露不佳.根据不同的手术需要选择不同长度、位置的PUS,既能减少损伤、又能满足显露的要求.  相似文献   
23.
体外循环在局部晚期胸部恶性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侵犯到心脏大血管的局部晚期胸部恶性肿瘤是一类病情急、进展快,会在短期内影响患者生命的疾病。近年来,体外循环(CPB)技术在局部晚期胸部恶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不但扩大了手术适应证,而且明显降低了这类患者的死亡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获得了良好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现对CPB辅助下局部晚期胸部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的发展概况、现状、手术指征、病例选择、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手术疗效、评价和展望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4.
我院自1989年开始食道癌术后行探静脉全胃肠外营养(TPN)随着近年营养材料的完善,我院食道癌术后患者的TPN趋于规范化的应用,现就1991年来36例食道癌术后患者行TPN的情况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对同侧肺多结节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1999年12月至2006年12月共对68例同侧肺多结节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完全性手术切除.男性44例,女性24例,年龄33~81岁,平均年龄为60.3岁.其中54例为同一肺叶内的多结节病灶(T4),13例为不同肺叶的多结节病灶(M1),还有1例被证实为多原发癌.本组患者采用的手术方法包括:肺叶切除、联合肺叶切除、全肺切除和肺叶切除加楔形切除,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 本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0个月,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主要因素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状态和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类型.无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9个月,而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P<0.01).伴有细支气管肺泡癌成分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6个月,好于其他组织类型患者的20个月(P<0.01).结论 外科手术可有效治疗同侧肺多结节型非小细胞肺癌,对含有细支气管肺泡癌成分和无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这类患者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6.
心脏外科中结构和功能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心脏是人体泵血的动力器官,其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血液循环的质量,影响着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血供。而心脏功能的正常发挥,是以心脏特殊的解剖结构为基础的,结构的改变,必定引起心脏功能的改变,另一方面,功能的变化又可反过来影响心脏的结构。因此,明确心脏外科中心脏结构和功能两个因素的关系,对心脏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以下简  相似文献   
27.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23岁,发现心脏杂音后 7年于2001年1月1日入院,平素无活动后心慌气短,月经未见异常,经期无乳腺和其它部位的不适。入院查体:无口唇紫绀,胸廓无畸形,未触及细震颤,心浊音界不大,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P2音亢进并分裂。无枪击音,无水冲脉,无毛细血管搏动征。双侧乳腺未见异常。上腹部两侧可见两副乳,直径约3cm大小,有乳晕和乳头,无压痛。心脏超声检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其它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经充分术前准备后,于2001年1月4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  相似文献   
28.
1 临床资料病例1 男,23岁。因活动后心慌气短2月、加重2周于2001年4月12日9时30分入院。发病后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病情进行性加重。入院前2周,心慌气短加重,常在静息时出现,平卧困难,双下肢明显水肿。入院查体:体温36.7 ℃,脉搏85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6/0 kPa。平卧位,无口唇紫绀,未见颈静脉怒张,可见颈动脉搏动,无肝颈静脉返流征。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罗音。未见心尖搏动,未触及震颤,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85次/min,律齐,于主…  相似文献   
29.
升主动脉后二尖瓣显露途径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临床上证明升主动脉后二尖瓣显露途径的可行性,为二尖瓣与主动脉瓣联合手术寻找合理的手术途径。方法 对9例二尖瓣与主动脉瓣联合手术的病人使用升主动脉后二尖瓣显露途径。于主动脉瓣环上方1.5cm处横断升主动脉以显露主动脉瓣,于升主动脉后方切开左心房顶部以显露二尖瓣。结果 9例病人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均有良好的显露效果,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升主动脉后二尖瓣显露途径对于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均需手术的病人是一种理想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30.
31例心脏锐器伤的救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心脏锐器伤的救治经验,探讨影响死亡的因素方法 对1983~1998年以来收治的31例心脏锐器伤患者,根据到达急诊室的临床生理状况,按Ivatury分类法组,全部进行了开胸手术治疗,其中急诊室开胸手术11例,手术室开胸手术20例。结果全组死亡8例,死亡率26%。1组死亡2例(2/2),2组死亡5例(5/13),3组死亡1例(1/13),4组无死亡8例,死亡率26%,1组死亡2例(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