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3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7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保定市军队干休所老年人群中心房纤颤(房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治疗现状,为提高其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驻保定市各干休所≥70岁老年人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以了解房颤的发生与诊疗情况。结果554名老人中,房颤发生率7.9%。房颤的主要病因为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阵发性房颤占63.6%,持续性房颤占13.6%,永久性房颤占22.7%;80~90岁者发生率明显高于70~79岁和≥90岁者(P<0.05);男女性房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所有房颤患者均采用抗凝治疗,主要药物为阿斯匹林,治疗后患者均未发生血栓栓塞。结论保定市军队干休所老年人房颤发生率与国内报道接近,采用以阿斯匹林为主的抗凝疗法可有效地预防老年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2.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治规律研究的思路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治规律的研究历经10年,目前仍在继续进行当中,作为一项系统研究,有一条清晰的研究思路是至关重要的。现将笔者的工作思路及所进行研究工作的特点总结如下,以期为开展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同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3.
心复康口服液对正常雄性大鼠睾酮、皮质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心复康口服液对正常雄性大鼠睾酮和皮质醇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气虚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机理,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睾酮和皮质醇。观察不同剂量心复病理改变。结果心复口服液中以提高大鼠睾酮水平。  相似文献   
104.
目前外伤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突然减速的惯性作用致血液循环反流,较大的冲击力直接作用可使心脏或冠状动脉受损,其主要机制可能是冠状动脉内膜撕裂、内膜下出血,致使血栓形成及粥样斑块破裂而导致冠状动脉阻塞[1].外伤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低,且易误诊.我院收治外伤性心肌梗死1例,现将该病的诊治及预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液相芯片分析系统同步检测20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28名健康对照者血清MPO和MMP-9表达程度,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MPO、MMP-9表达程度较健康对照者升高(P<0.01);二者变化具有显著正相关(P<0.01),且与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无明显相关.结论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斑块具有一定程度炎性反应和不稳定性,其中表达程度升高者可能处于向不稳定型心绞痛过度的阶段.MPO和MMP-9可能成为判定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6.
患者,男性,24岁,河北省任丘市农民。主因反复头晕6年,加重1周,于1995年3月7日入院。平时血压为24~23/17~16kPa,最高可达33/20kPa。  相似文献   
107.
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Ⅲ^。房室传导阻滞(Ⅲ^。AVB)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临床出现明显低血压,心源性脑缺氧等,进一步可导致心室停搏而死亡.近年来我们对8例急性心肌梗塞并Ⅲ^。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及时进行临时起搏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能否改善心房纤颤(AF)患者转律后窦性节律维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6例老年(≥65岁)AF患者,药物或电复律后,在继续口服胺碘酮基础上,分为卡托普利组和非卡托普利组,随访1年。分别于3、6、9、12个月统计窦律维持情况;于转律后24小时、3、6、12个月分别做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取最大P波、最小P波,计算P波离散度(Pd);于转律即刻、9、12个月做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E/A。结果在随访第9和12个月,卡托普利组窦性心律的维持效果显著优于非卡托普利组;于随访的第6、12个月卡托普利组较非卡托普利组Pd显著缩小;心脏超声随访发现,9、12个月时卡托普利组左房内径显著缩小,左心室舒张功能显著改善(E/A比值)。结论卡托普利有助于老年AF患者转律后窦性心律维持,可显著减少左房内径,缩小P波离散度,并且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9.
<正>1病例资料男,15岁。因间断胸骨后疼痛6个月,再发9 h来诊。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胸骨后疼痛,9 h前再发胸痛就诊我院。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6℃,脉搏58/min,呼吸20/min,血压143/88 mm Hg。心、肺及腹部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叩诊心浊音界大致位于右侧胸腔;心率58/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12导联心电  相似文献   
110.
<正>在治疗糖尿病的降糖药物中,"格列苯脲"或"优降糖、消渴丸"等比较常用,这类药物常引起低血糖反应或昏迷的现象临床常见,但并发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致死亡病例较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9岁,主因间断纳差、恶心2 d,意识不清8 h入院。既往糖尿病病史13年,间断口服格列苯脲,自述血糖控制欠佳。高血压病史13年,最高血压240/90 mmHg,目前间断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