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88例甲状舌管囊肿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研究88例甲状舌管囊肿,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光镜下观察术后标本的病理切片,并复查其临床资料。结果10岁以下的儿童为6250%,11~20岁的青少年为15.90%;囊肿分布舌骨厂为54.54%,舌骨上为26.14%舌肌水平19.33%;囊肿衬里上皮的形态依次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30.67%),扁平上皮(29.55%)皮复层鳞状上皮(14.77%)。结论甲状舌管囊肿为好发于青少年的发育性囊肿,其衬里上皮多样,治疗小彻底易复发。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 miR-627-3p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 ES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的ESCC组织86例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20例。通过qPCR法检测miR-627-3p在86例E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及预后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库进一步分析数据库中hsa-miR-627的表达与ESCC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qPCR法检测miR-627-3p在4株ESCC细胞系中的表达,选取表达水平最低的食管癌细胞转染miR-627-3p mimic,选取表达水平最高的ESCC细胞转染miR-627-3p inhibitor,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采用 KEGG分析探讨 miR-627-3p可能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并采用 qPCR法验证 miR-627-3p对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miR-627-3p在 ES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miR-627-3p的表达与 ESCC患者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均 P<0.05);miR-627-3p高表达的 ESCC 患者的 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 miR-627-3p低表达的食管癌患者(P<0.05)。ESCC细胞系 KYSE170中 miR-627-3p表达最低,KYSE30中 miR-627-3p表达最高;在 KYSE170细胞中转染 miR-627-3p mimic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但细胞的迁移(P<0.05)和侵袭能力(P<0.05)显著降低;在 KYSE30 细胞中转染 miR-627-3p inhibitor 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但细胞的迁移(P<0.05)和侵袭能力(P<0.05)显著增高。KEGG 分析结果显示,miR-627-3p介导了多条与肿瘤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结论:miR-627-3p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其低表达与ESC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miR-627-3p抑制E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可能是通过干扰多条与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发挥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43.
144.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各级医院的普及,如何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防止胆道残余结石发生,是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对110例胆囊结石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0例病人中男性45例,女性65例,年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老年食管癌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的趋势,但关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的研究,尤其是老年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esophageal small cell of carcinomas,PESC)的研究极为少见.本研究通过探讨老年原发性局限期PES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4-01-01-2012-12-31收治的34例经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老年局限期PES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手术组19例,术后辅助治疗组15例(手术+化疗9例,手术+放化疗6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淋巴结转移情况,Kaplan-Meier法统计不同治疗方式的局控、远转和生存情况,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7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50.0%(17/34).41枚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度为13.1%(41/314).胸上段PESC上纵隔、中纵隔、下纵隔和腹腔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28.6%、0、0和0;胸中段PESC分别为16.7%、10.9%、9.4%和16.4%;胸下段PESC分别为0、0、17.4%和24.1%.T3-4期患者淋巴结转移度显著高于T1-2期(20.6% vs4.5%,x2=8.050,P=0.005);病变长度≥5 cm组淋巴结转移度显著高于<5 cm组(17.0% vs 8.0%,x2 =5.611,P=0.018);多因素分析未发现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单纯手术组患者1、3、5年局控率与生存率分别为82.1%、54.7%、54.7%和42.1%、15.8%、5.3%,术后辅助治疗组分别为86.2%、65.6%、65.6%和93.3%,46.7%,31.1%,两组比较局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1,P=0.972),术后辅助治疗组生存率优于单纯手术组,x2=4.105,P=0.043.单纯手术组患者1、3、5年远转率分剐为54.3%、71.4%和85.7%,显著高于术后辅助治疗组的13.3%、30.0%和30.0%,x2=6.632,P=0.010.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与否是老年局限期PESC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7.结论 老年PESC淋巴结转移程度与转移模式并未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明显变化,淋巴结转移模式与食管鳞癌较为相似,但远处转移率显著高于食管鳞癌.单纯手术治疗预后极差,术后辅助放化疗可延长其生存.系统性化疗在老年患者体质能耐受的情况下仍是治疗基石之选择.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比较钉板系统动力髋螺钉(DHS)和髓内固定系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的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DHS内固定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PFNA内固定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以及术后3 h、12 h、24 h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yo)水平.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5.30±0.48)cm vs(13.80±0.70)cm]、手术时间[(72.65±11.05)min vs(89.42±9.43)min]、透视次数[(8.62±2.03)次vs(3.67±1.04)次]、透视时间[(6.42±1.05)min vs(3.97±1.32)min]、术中出血量([379.80±63.00)mL vs(294.00±47.00)mL]、术后引流量[(130.50±10.00)mL vs(220.00±19.40)mL]和愈合时间[(9.60±1.50)周vs(13.70±2.38)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段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h、12 h、24 h CK和My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较DHS内固定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效果显著,其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有助于促进快速骨折愈合、降低致残率且安全性良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分型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锁定钢板治疗后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共99例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掌侧型组33例、劈裂型组33例、塌陷型组33例,均予掌侧切口,根据骨折移位情况复位,骨折粉碎明显者植骨,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后进行Colles骨折评估、手术时间等指标和并发症比较.结果 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塌陷型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疼痛评分分别为(21.19±3.51)分、(22.14±3.49)分,均低于其他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内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疼痛、活动、握力、畸形、尺偏角、桡骨长度、掌倾角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三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上,掌侧型组为18.18%,劈裂型组为18.18%,塌陷型组为45.45%,塌陷型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掌侧型、劈裂型、塌陷型近远期效果相近,但塌陷型在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并发症上较高.  相似文献   
148.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消化界广受研究,西医治疗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中医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取得了较满意的进展。总结近十年文献,本文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诊断治疗的研究做一综述,来探讨中医治疗的优势及前景,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9.
目的:通过《中医药膳学》慕课的建设与运行,探讨在线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方法:《中医药膳学》慕课建设主要包括教学视频、作业、测验、讨论、期末考试五项内容。建设完成后经过调试运行,针对500名学生开放选修,并且在课程结束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共有413名学生参加了期末考试。最终370名学生通过《药膳学》慕课的考核,获得选修课学分。结论:通过《中医药膳学》慕课的建设与运行,教学效果良好,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0.
349例食管癌IMRT为主的长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食管癌IMRT为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影响其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12年349例食管癌IMRT为主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急性不良反应,Kaplan-Mierer法计算1、3、5年LC率及OS率,Cox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的因素。结果 3、5年样本数分别为174、63例。全组患者1、3、5年LC率分别为 72.9%、61.2%、58.4%,OS率分别为66.5%、39.1%、24.0%。亚组分析显示<54.73 cm3组1、3、5 年LC、OS率均高于≥54.73 cm3组(P=0.001、0.000);有无淋巴结转移的1、3、5年LC率相近(P=0.393),1、3、5年OS率分别为62.7%、35.9%、20.4%和83.1%、53.3%、38.3%(P=0.003);CR、PR、NR者1、3、5年LC率和OS率均不同(P=0.000、0.000)。≥2级急性RP发生率为11.3%,≥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9.0%。肿瘤体积、近期疗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OS的因素(P=0.038、0.000、0.008)。结论 食管癌IMRT为主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随肿瘤体积增加和区域淋巴结转移出现,患者预后变差,近期疗效评价与LC和OS情况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