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本文报告了对275名女性滥者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状况的调查,并应用代谢抑制试验对分离出的175株Uu进行了血清分型研究。结果表明:1.Uu1~14血清型的感染在我国均存在:2.不同地区Uu的优势血清型别差异较大;3.我国尚存在用Uu1~14型标准抗血清不能鉴定的未定型Uu,未定型的Uu株主要发生在现患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的性滥者中,其流行病学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睾丸支持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诊治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睾丸支持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该患者术后病理诊断普通型睾丸支持细胞瘤,未行放、化疗治疗。随访6月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睾丸支持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性索间质肿瘤,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术后需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24.
本文报道采用国产试剂,将胶体金标记在葡萄球菌蛋白A(SPA)和纯化免抗鼠IgG抗体(RAM)上,制备了数批免疫胶体金探针试刺,并建立了免疫金银染色法,用于人T、B细胞膜表面抗原的光镜水平检测。阳性细胞膜上出现的免疫金银颗粒有三种类型:均匀分布的细小颗粒、局部粗大颗粒、以及帽状聚集的颗粒。次外,T、B细胞膜抗原的检出阳性率与以往报道的免疫荧光法相符合。因此,免疫金银法是一种敏感、可靠、方便和值得推广的方法,为研究细胞表面标记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5.
本文报道从不孕症患者中分离获得的34株解脲脲原体对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和洁霉素的耐药性检测情况.测定结果: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和洁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0.6%、52.4%、79.4%和94.1%,其中6株对四种抗生素全部耐药,全部敏感者仅有2株.在四环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性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此与国外报道一致,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6.
肾后唇加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后唇加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鹿角状或铸形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 12 6例肾鹿角状或铸形结石患者行肾后唇加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手术平均耗时 13 8min ,术中输血 18例 ,输血 40 0~ 60 0ml。术后平均住院 12 6d。 12 6例中取出结石最大为 8 6cm× 6 0cm× 3 5cm ,结石最多者达 14 2枚。 92例获随访。术后 3周KUB +IVU或B超检查 ;肾脏显影正常 ,积水减少。结石一次性取净 78例 ,残余结石 14例 ,直径均 <0 8cm。结论 该术式术中不阻断肾蒂血流 ,操作简单 ,出血少 ,取石干净 ,肾集合系统破坏小 ,肾功能受损轻 ,是治疗肾窦内肾盂鹿角状或铸形结石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7.
本文采用杂交瘤技术建立了6株分泌抗人IgMμ链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琼脂糖双扩散试验、双扩散和ELISA封闭试验,以及免疫电泳等方法证实,所分泌的抗体具有抗人IgMμ链特异性.其中4株分泌IgG_1亚类、2株分泌IgG_2a亚类抗体.经一年多的反复冻存和复苏,这6株细胞均能稳定分泌高效价抗体.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总结电子动能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电子动能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资料.男性120例,女性80例,年龄16~62岁,平均39岁.输尿管上段结石20例,中段为80例,下段为100例.结果 碎石成功率91.00%(182/200).其中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80.00%(16/20),中段为91.25%(73/80),下段为93.00%(93/100).结石移位至肾盂或肾下盏8例,发生输尿管穿孔18例,须改开放手术4例.随访195例,随访时间1~16个月,术后1月结石排净190例.B超显示肾积水较术前明显减少或消失,未发现明显输尿管狭窄.结论 电子动能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尤其是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  相似文献   
29.
采用改良的MV1LU细胞生长抑制MTT法,检测了10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GF-β活性和血清PCⅢ、HA、LN的含量,结果表明各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活性较正常对照都明显增高(P<0.01)。随病情的发展,TGF-β1活性逐渐增高,PCⅢ、HA、LN含量也明显增加,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各组间TGF-β1活性和PCⅢ、HA、LN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呈正相关。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血清TGF-β活性较正常对照增加10倍以上。作者认为TGF-β1活性可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进展状况,是调控肝纤维化的重要因子;肝硬化合并肝癌时,TGF-β1活性显著增高,提示其可作为肝癌诊断、预后判断的另一指标。  相似文献   
30.
方海林 《临床荟萃》1996,11(5):225-225
本文比较60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锌、铜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