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无机砷生物转化与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机砷在机体的代谢转化中存在明显的物种差异,甲基化产物在各器官、组织含量也存在差异。砷甲基化产物具有明显的毒性,尤其是遗传毒性。三价甲基胂酸可能是导致砷遗传毒性的关键物质,砷的代谢转化过程可能存在遗传毒性和致癌的早期关键事件。  相似文献   
22.
近来,我们对近6年剖宫产指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加强健康教育在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3年1月~2005年12月分娩总数3 178例,孕妇年龄:22~30岁1 983例,30~35岁795例,35~40岁308例,>40岁者92例;孕周:>37周分娩者3 013例,<37周分娩者165例;其中初产妇2 720例,经产妇458例;剖宫产1 894例.  相似文献   
23.
目的在核酸序列水平定位检测联苯胺对Ivras基因的DNA损伤。方法联苯胺染毒TK6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制备Ivras基因外显子2的单链探针,应用依赖随机化末端连接物PCR进行Southern blot杂交,对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联苯胺染毒剂量100μmol/L检测到较k-ras外显子2短的一条清晰的杂交条带,测序结果表明linker与k-ras外显子2的第66位碱基T发生连接。结论首次证实联苯胺可引起Ivras外显子2发生DNA损伤,该损伤位点位于k-ras外显子2的第65位碱基G,可能是联苯胺重要的致癌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24.
鼻息肉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息肉的遗传方式以及遗传因素在鼻息肉发病中的影响。方法采用遗传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20例鼻息肉先证者家系和160例对照家系的鼻息肉患病情况进行研究,就其分离比(Li—Mantel—Gart法)、患病率、遗传度(Falconer法)进行分析。结果鼻息肉的分离比为0.124,95%可信限为0.081—0.167。先证者Ⅰ、Ⅱ级亲属鼻息肉的患病率分别是8.571%和3.08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4.851,P〈0.01),二者分别与对照组Ⅰ、Ⅱ级亲属相应患病率1.376%和1.1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3.547和14.274,P值均〈0.01)。鼻息肉先证者Ⅰ、Ⅱ级亲属遗传度分别为64.488%和61.947%。在先证者Ⅰ级亲属中,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鼻息肉遗传度分别为60.735%和74.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504,P〈0.05);复发组和初发组遗传度分别是74.304%和62.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105,P〈0.05)。结论鼻息肉符合多基因遗传的特点;遗传因素在鼻息肉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未成年人患者和复发的鼻息肉患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5.
目的简化RDPCR建立程序,并在核酸序列水平精确定位DNA损伤。方法培养TK6细胞,抽提基因组DNA,制备k-ras基因外显子2的单链探针。扩增k-ras基因外显子2(以下称短片段)。酶切短片段和基因组DNA构建损伤模型,前者经依赖随机化末端连接物PCR(RDPCR)扩增,每一步产物作凝胶电泳,终产物与单链探针杂交显色,并进行测序;后者以短片段建立的实验条件进行RDPCR扩增,产物与单链探针杂交显色,并进行测序。结果凝胶电泳可见酶切短片段在RDPCR中每一步骤的目的产物条带;酶切短片段和酶切基因组DNA的RDPCR产物均在相应位置出现杂交条带,测序证实损伤均位于HinfI在k-ras外显子2上的酶切位点。结论短片段建立RDPCR的实验条件简单易行;并首次利用RDPCR检测DNA损伤精确定位于核酸序列水平的碱基位置。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职业砷接触工人某些遗传毒性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云南某砒霜厂40人为接触组,当地无明显毒物接触史28人为对照组,检测并评价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微核率、彗星试验拖尾率和尾长,以及尿中总砷、有机砷水平。结果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微核率、彗星试验拖尾率、尾长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尿中总砷、有机砷浓度也高于对照组(均低于0.02mg/L)。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随有机砷浓度、工龄乘积增加有升高趋势(rs=0.356,P=0.024;rs=0.347,P=0.028)。结论职业性砷暴露可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DNA损伤。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砷冶炼厂工人肿瘤相关基因mRNA表达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岗砷冶炼工人37名、停止砷冶炼85天的工人43名和对照组51名为研究对象,使用带砷预处理系统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研究对象尿中无机砷、甲基胂酸和二甲基胂酸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Lin28、Bax、Bcl-2、Fas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尿中无机砷、甲基胂酸和二甲基胂酸浓度分别为:在岗砷冶炼工人(133.97±109.53)、(208.93±171.43)和(820.35±487.39)μg/g肌酐;停止砷冶炼工人(123.31±112.72)、(176.21±157.19)和(467.73±392.17)μg/g肌酐;对照组(1.55±1.49)、(0.10±0.09)和(10.47±7.85)μg/g肌酐。砷接触组工人尿中3种砷化合物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在进行砷冶炼的工人二甲基胂酸浓度显著高于停止砷冶炼工人(P0.05)。研究对象相应外周血Lin28、Bax、Bcl-2、Fas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在岗砷冶炼工人(8.88±2.42)、(6.87±1.10)、(7.24±2.31)和(8.23±2.90);停止砷冶炼工人(6.21±2.94)、(5.81±1.72)、(4.50±1.59)和(6.89±2.35);对照组(5.60±1.43)、(5.56±0.98)、(4.88±1.39)和(6.92±1.87)。在岗砷冶炼工人Lin28、Bax、Bcl-2、Fas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砷冶炼工人多种肿瘤相关基因mRNA高表达,无机砷甲基化代谢转化在相关mRNA高表达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农药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内分泌干扰物可能是出现人类男性生殖能力下降及男性女性化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从国内外研究文献列出的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的化学物名单看,农药中硫丹、乙基对硫磷、马拉硫磷、氯氰菊酯及多种有机氯农药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随着环境激素问题的提出,长期低水平农药暴露对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职业砷接触致皮肤病发生与尿中砷甲基化产物的关系。方法选择偏远山区冶炼厂为研究现场,暴露组为91名工人,对照组58人。监测作业场所工作岗位中砷化合物浓度,进行健康监护体检和尿砷形态分析,计算3种砷化合物百分率及一、二级甲基化指数。结果冶炼厂所有检测岗位砷化合物浓度均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91名工人中36人存在明显慢性砷中毒样皮肤损害,尿中3种砷化合物(无机砷、甲基砷酸、二甲基砷酸)浓度(Log10)分别为(2.18±0.40)、(2.26±0.35)和(2.77±0.31)μg/g肌酐,明显示高于接砷但无皮肤损害的工人及对照组工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冶炼厂存在皮肤损害的工人尿中甲基砷酸浓度占总砷百分率和二级甲基化指数均明显高于其他工人。结论尿中甲基化产物在冶炼厂工人皮肤损害中具有重要作用,二级甲基化指数与砷致皮肤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30.
王建宁  文卫华  苗雅 《中国肿瘤》2022,31(2):105-111
摘 要:[目的] 分析2016年云南省个旧市恶性肿瘤流行情况以及2012—2016年发病、死亡趋势,为癌症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评估个旧市2016年恶性肿瘤登记数据质量,计算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35~64岁截缩发病(死亡)率、0~74 岁累积发病(死亡)率和前10位恶性肿瘤构成等指标。标准人口采用2000 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Segi’s 世界标准人口。采用Joinpoint软件进行恶性肿瘤标化发病和死亡趋势分析。[结果] 2016年个旧市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222.88/10万,中标率为136.12/10万,世标率为132.27/10万,35~64岁截缩率为228.29/10万,累积发病率(0~74 岁)为15.61%。2016年个旧市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133.73/10万,中标率为79.14/10万,世标率为78.66/10万,35~64岁截缩率为110.38/10万,累积死亡率(0~74 岁)为9.70%。发病前10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女性乳腺癌、淋巴瘤、胃癌、膀胱癌、胆囊癌和白血病,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6.10%。死亡前10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脑瘤、胆囊癌、胰腺癌、膀胱癌、淋巴瘤和食管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77.78%。2012—2016年期间个旧市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时间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APC=-2.10%,95%CI:-4.54%~0.40%,P=0.08);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时间变化趋势也无统计学意义(APC=-2.43%,95%CI:-8.15%~3.64%,P=0.29)。[结论] 肺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和女性乳腺癌是威胁个旧市居民的主要恶性肿瘤,应重点防治。个旧市甲状腺癌和膀胱癌发病值得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