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244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8篇
  1篇
中国医学   94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DNA末端缺口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15例正常宫颈组织 ,2 2例CINⅠ /Ⅱ ,16例CINⅢ和 5 2例浸润性宫颈鳞癌 (ISCC)组织中细胞凋亡标记指数 (A LI)、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 (PCNA LI) ,并分析A LI与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在正常宫颈上皮未检测到凋亡细胞 ,随着CIN病变的进展 ,A LI增高 (P <0 0 5 ) ,但在ISCC ,A LI明显低于CIN(P <0 0 1) ;PCNA LI随宫颈鳞癌各级病变的进展逐渐增高 (P <0 0 5 ) ;A LI随宫颈鳞癌组织分化级别的增高而减少 (P <0 0 5 ) ,在临床Ⅱ期组低于I期组 (P <0 0 5 ) ,盆腔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转移组 (P <0 0 5 )。结论 :细胞凋亡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以抑制细胞增殖而发挥负调控作用 ,在ISCC阶段调控紊乱。细胞凋亡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相关。检测细胞凋亡有助于宫颈鳞癌进展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22.
乡村医生是我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服务最基层群众健康的基本力量,在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乡村医生年龄结构老化,流失较多,学历层次和职称水平普遍较低,这些问题在常州市武进区同样存在。在推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工作中,常州市武进区作为江苏省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试点地区之一,探索了一条基层卫生人员特色发展道路,陆续形成了"大学生村医工程""驻村护士制度"和"备案制乡村医生"等人才招录经验。  相似文献   
23.
肾上腺髓质微血管构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树脂铸型扫描电镜法,观察大鼠和小鼠肾上腺髓质的微血管构筑,并特别注意髓质血管和皮质血管的相互关系;此外切片观察测量了肾上腺髓质两种嗜铬细胞的分布。肾上腺皮质集合小静脉发出侧支,分布于髓质,构成了门静脉循环特点。小鼠的肾上腺髓质,主要由这种侧支供应;而大鼠的髓质,还有多支髓质动脉供应。从血管铸型上表现出的明显局部环形缩窄推测,肾上腺髓质血液循环有若干括约装置控制。大、小鼠两种嗜铬细胞在肾上腺髓质内的分布不同,大鼠的呈随机分布;小鼠的 NA 细胞多靠近皮质,而 A 细胞多远离皮质。  相似文献   
24.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商品化,大多数图书馆都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图书馆传统的内部业务工作、馆藏资源建设都被赋予了新的概念,使图书馆管理发生了变革。  相似文献   
25.
胆胰外科性黄疸误诊为黄疸型病毒性肝炎78例教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1987年1月~1997年8月收治各类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1338例,其中78例为胆胰外科性黄疸,误诊率达583%,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8例误诊病例中,男44例,女34例。年龄2~4岁2例,20~40岁29例,41~59岁36例,60~...  相似文献   
26.
丁基苯酞抑制血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7.
白芍总苷对全脑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研究白芍总苷 (TGP)对全脑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三血管阻断全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 ,观察大鼠眼球颜色、脑组织SOD活性、MDA含量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TGP(10、2 0、4 0mg·kg-1)可以明显改善大鼠眼球颜色的变化 ;TGP(2 0mg·kg-1)能提高脑缺血再灌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纹状体中降低的SOD活性 ,并且降低升高的MDA含量 ;TGP(2 0mg·kg-1)对大鼠缺血性脑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 TGP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8.
复合诱变筛选avermectins高产菌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初始菌株经过自然分离可以得到三种不同类型的菌株,即灰色粉末型、白色和光秃型。其中灰色粉末型产素水平最高,摇瓶发酵效价达到6835.1μg/ml,B1组分达到56.3%。经过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对初始菌株的孢子的诱变及对其原生质体的诱变再生。并且经过异亮氨酸和链霉素的定向筛选,得到的高产菌株摇瓶发酵效价达到8542.9μg/ml,B。组分达到64.9%;同时通过对高产菌株进行传代培养检验其传代稳定性,结果表明,传代3代后,菌株开始退化,并且其发酵效价有比较显著的下降。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泡液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性激素水平与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前瞻性研究了行IVF-ET的11例PCOS患者、14例对照组患者卵泡液中IL-1β、LIF及雌二醇(E2)和孕酮(P)的定量表达。结果:PCOS组卵泡液中LIF为21.1±11.1pg/mL,P为191.9×103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33.5±11.8pg/mL,305.9×103nmol/L,P<0.05);而PCOS组卵泡液IL-Iβ为39.9±11.5pg/mL,E2浓度为3334.00n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28.3±10.6pg/mL,2138.1nmol/L),P<0.05。PCOS组胚胎种植率为8.8%,临床妊娠率为18.2%,明显低于对照组(16.7%,42.9%),P<0.05;PCOS组OHSS发生率为27.3%,明显高于对照组(7.1%,P<0.05)。LIF与E2在两组患者呈负相关(r=-0.442,P=0.027)、LIF与LH/FSH比值在PCOS组呈负相关(r=-0.682,P=0.021);IL-Iβ与E2在PCOS组呈正相关(r=0.612,P=0.045);LH/FSH比值与P在PCOS组呈负相关(r=-0.780,P=0.005);LIF与IL-Iβ水平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LIF可能是PCOS患者低种植率的关键因子;IL-Iβ可能是PCOS患者在控制性超排卵过程中易发生OHSS的一个致病因子;卵泡液IL-Iβ、LIF受卵巢激素调控。  相似文献   
30.
秃疮花提取物对红细胞氧化性溶血的抑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秃疮花提取物对鼠红细胞氧化性溶血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H2O2诱导体外鼠红细胞发生氧化性溶血,以乙酰苯肼引发小鼠体内溶血性贫血,观察不同浓度或剂量秃疮花对鼠红细胞溶血率,细胞形态、小鼠体内红细胞、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血浆丙二醛含量,以及红细胞内各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外秃疮花提取物对H2O2诱导的鼠红细胞溶血的抑制率可达78%。小鼠腹腔注射秃疮花提取物后,与模型组比较,红细胞数目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白细胞数目减少,血浆丙二醛含量降低,四项指标均接近正常组(腹腔注射DLF 1.5 g/(kg.d),红细胞数目为8.49×1012/L);损伤小鼠腹腔注射秃疮花提取物后,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血浆总抗氧化力无明显改变,而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著提高,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上升极显著(较损伤组提高44.7%)。结论秃疮花提取物在体内外可分别抑制由H2O2和乙酰苯肼引发的鼠红细胞氧化性溶血,效果明显。小鼠腹腔注射秃疮花提取物后,红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普遍提高,提示秃疮花提取物通过增强红细胞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而使细胞膜免受氧化性损伤,其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的上升尤为显著,据此推测秃疮花提取物有可能通过抑制乙酰苯肼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干扰而缓解鼠红细胞的氧化性溶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