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角膜浅层异物剔除术后滴用贝复舒滴眼液对角膜上皮愈合的作用。方法:将54例(54只眼)角膜浅层异物剔除术后有创面损伤的患者,随即分为两组,30只眼应用贝复舒加环丙沙星滴眼液为治疗组。另24只眼只滴用环丙沙星滴眼液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在角膜创面愈合时间上,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贝复舒滴眼液对角膜浅层异物剔除术后的角膜创面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2.
73.
西藏自治区大骨节病防治试点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补硒、换粮、搬迁、补维生素C等措施来观察对大骨节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对防治试点大骨节病区进行全民临床检查和4~12岁儿童右手正位X线拍片检查。结果补硒后病区群众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和儿童大骨节病右手X线检出率分别比补硒前下降了35.8%和54.4%;换粮后病区群众临床检出率和儿童X线检出率分别比换粮前下降了0.63%和71.5%;搬迁后病区群众临床检出率和儿童X线检出率分别比搬迁前下降了12.1%和22.2%;补维生素C后病区群众临床检出率和儿童X线检出率分别比补维生素C前下降了73.8%和83.7%;昌都地区5所学校补硒后儿童X线检出率比补硒前下降了61.8%;昌都地区5所学校换粮后儿童X线检出率比换粮前下降了60.1%。结论补硒、换粮、搬迁、补维生素C等防治措施对大骨节病的防治均有显著效果,建议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因地制宜开展大骨节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藏族人群多囊卵巢综合征(POS)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将30例POS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BMI)、血脂、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POS患者的BMI(P〈0.01)、血压(P〈0.05)、总胆固醇(P〈0.01)、甘油三酯(P〈0.05)、低密度脂蛋白(P〈0.05)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P〈0.0001)低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P〈0.0001)和餐后2h血糖(P〈0.0001)也高于对照组。POS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藏族POS患者呈现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聚集(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  相似文献   
75.
西藏拉萨市和山南地区大骨节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西藏大骨节病病区病情发展趋势,为大骨节病病因研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计大骨节病调查表,于2007年7-11月,在西藏拉萨市的林周县、墨竹工卡县和山南地区桑日县的大骨节病病区,对自愿接受调查且有二代以上的家庭进行面对面的询问,并将询问结果填入调查表中;对被调查家庭中的5~14岁儿童,拍摄右手腕X线片.大骨节病诊断参照<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 16003-1995)进行.结果 共收集144个家庭,对905人进行了面谈及临床检查,检出大骨节病患者208人,总检出率为22.98%(208/905).其中Ⅰ度病人148人,占患病总人数的71.15%(148/208);Ⅱ度病人43人,占患病总人数的20.67%(43/208);Ⅲ度病人17人,占患病总人数的8.17%(17/208).拉萨市和山南地区大骨节病检出率分别为29.73%(102/343)和18.86%(106/562),两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57,P<0.01).本次共调查男368人,女537人,男性检山率为19.29%(71/368),女性检出率为25.51%(137/537),男女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72,P<0.01).大骨节病病人主要集中在31~70岁,Ⅱ、Ⅲ度病人主要见于>40年龄段中.≤20岁年龄组中临床检出患者仅5例,5~14岁儿童X线检出患者10例,检出率为6.85%(10/146).结论 拉萨市和山南地区所属的大骨节病病区病情比较稳定,并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在儿童中仍有X线诊断阳性病例,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进一步强化防制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76.
藏医草灸疗法是一种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等优势的传统外治疗法之一.而灸草是草灸的主要原材料,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临床观察,认为灸草的辨认、采集及炮制对藏医草灸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2008年9月朗县仲达镇卓康村发生一起人间鼠疫疫情,发病2人,死亡2人,现将疫情处理情况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首发病例次某,男,35岁,于2008年9月14日发病,初期症状主要是剧烈头痛,但未做任何治疗,9月20日到仲达镇卫生院就诊,体温38.2℃,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伴有鲜红色泡沫性血痰。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冷刀锥切术或Leep术在治疗CIN2~3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4例LCT异常,高危型HPV阳性,阴道镜活检证实为CIN2~3的患者行Leep锥切或宫颈冷刀锥切,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出血、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病理、病变残留和复发率、高危型HPV转阴率等。结果①Leep锥切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冷刀锥切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冷刀锥切组;但术后出血量则明显多于冷刀锥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术后病理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无病变残留,其治愈率为100%。随访3年,两组均无复发,高危型HPV的转阴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Leep锥切术治疗效果和冷刀锥切术相同,Leep锥切术能有效进行创面止血,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但术后出血量则明显多于冷刀锥切组,因此,Leep锥切术和冷刀锥切术各有利弊,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79.
2008年西藏山南地区大骨节病病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南地区大骨节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调查点进行全民临床调查和4~13岁儿童右手X线拍片检查。结果4个县大骨节病临床检查共2 217人,检出Ⅰ度以上病例134例,平均临床患病率为5.59%;儿童X线共拍片616人,检出阳性病例2例,平均阳性检出率为0.33%。结论此次调查的山南地区4个县均为大骨节病轻病区。  相似文献   
80.
目前藏医药信息资源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适应宏观文献资源建设研究和实践的需要。介绍藏医药的渊源、特色以及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体阐述藏医药信息资源收集整理方法,提出建设特色资源库的构想以及加强网络建设、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