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70篇
特种医学   42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肛门和尿道括约肌肌电图对多系统萎缩(MSA)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本文综述了两种检查方法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基础、方法学、正常和异常表现以及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目前,两种检查方法对多系统萎缩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仍存在争议,对MSA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二者差异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以及是否可以互相弥补尚未见报道。肛门和尿道括约肌肌电图在MSA时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的改变,在怀疑MSA时该项检查可作为常规的电生理检测手段,对于鉴别诊断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尚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尽管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被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性脱髓鞘疾病,但它不像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那样,已经明确地在血清中发现了NMO-IgG自身抗体,后者的靶抗原是水通道蛋白4.因而,严格意义上MS不像重症肌无力、NMO那样是真正的具有自身抗原、自身抗体和具有作用靶器官的自身免疫疾病.环境因素(EB病毒感染、低维生素D摄入、紫外线照射的缺乏、吸烟等)在MS中的作用早已被证实.随着对MS基因的研究,该病的遗传易患性亦不可否认.自20世纪20年代MS遗传易患性被发现以来,人们不断探索不同基因位点与MS发病的关系,并取得了一些发现,为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 angiiti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8例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组织分型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5月海军总医院脑组织病理确诊的8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和脑组织病理改变特点.结果 男和女各4例,发病年龄24~58岁.首发症状:头痛2例、头晕2例、肢体活动不利1例、眼球突出1例、视物模糊并复视1例、睡眠增多1例.后续主要症状:头痛4例、肢体活动不利4例、认知功能减退2例、癫痫发作2例、意识障碍2例、视物不全1例.头颅MRI检查8例(单侧病灶5例,双侧病灶3例).病灶分布:额叶3例、顶叶3例、颞叶3例、岛叶3例、小脑2例、胼胝体1例、丘脑1例、颈髓1例、脑膜1例、枕叶1例.增强MRI检查7例(不均匀强化6例,均匀强化1例).DWI检查3例(高信号3例);头颅MRA检查3例无异常,头颅DSA检查3例无异常.病理检查8例(立体定向脑活检7例,开颅手术1例),病理分型淋巴细胞型血管炎6例,肉芽肿型血管炎和坏死型血管炎各1例.结论 PACNS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多无特异性,确诊需进行脑组织病理检查,淋巴细胞型血管炎是国内常见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像呈结节状占位样的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HCP)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4例影像呈结节状的IH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均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40.25(33~50)岁,病程长(4个月~12年),病情反复发作。主要表现为慢性头痛、多组脑神经麻痹及癫痫发作。头颅影像示局部硬脑膜增厚,呈团块或结节状,与脑膜瘤等肿瘤相似。2例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硬脑膜结缔组织增生、散在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甲泼尼龙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结论 结节状占位样IHCP多以慢性头痛起病,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病情易复发。头颅影像可见硬脑膜肥厚,呈团块或结节状占位,易与脑肿瘤、炎性肉芽肿相混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注射人血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VIG治疗组28例,按体质量0.4g/(kg·d)给予IVIG治疗,疗程5~20 d,平均(9.43±4.96)d;糖皮质激素治疗组11例,给予地塞米松10~20mg/d治疗,10 d后逐渐减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对IVIG治疗的起始时间、疗程及发病严重程度与疗效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IVIG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P0.05);IVIG用药起始时间(r=-0.441,P0.05)、疗程(r=0.403,P0.05)及发病严重程度(r=0.576,P0.05)与疗效具有相关性。结论 IVIG治疗GBS疗效优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足量、足疗程行IVIG治疗对GBS患者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加强对多巴反应性肌张力失常的认识和重视。方法 回顾近2年我们诊治的3例成年人DRD患者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与治疗。结果 3例均为女性,无家族史。发病年龄14~29岁,平均20±7.94岁,平均误诊时间29.33±15.95年。表现为缓慢起病,四肢发僵,活动困难或伴有肢体震颤,足趾屈曲、内翻畸形;症状呈晨轻暮重。查体发现四肢肌张力强直性或齿轮样增高,双下肢腱反射活跃至亢进,1例病理征可疑阳性和脊柱前屈。辅助检查:血清学检查、CSF、头颅CT或MRI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均正常。用小剂量复方左旋多巴有显著改善,平均剂量为98.21±49.17mg/d,使用最长者已达14年,无需增加剂量。结论 本病为少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在诊断中应与帕金森病鉴別。小剂量复方左旋多巴有显著、持久的疗效,早期应用安坦、金刚烷胺也有效。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8岁.2008年底无诱因出现左侧头痛,伴耳聋、外耳道流脓,3 d后左侧面瘫,当地诊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抗炎等治疗后略缓解.2009年1月20日,头痛、耳部流脓症状再发,头颅X片示左侧乳突炎,行左侧乳突炎根治术,术后略好转.2月中旬,左侧面瘫加重,面部麻木,伴咽痛、发热,体温高达38℃,当地医院头颅MRI示"左侧鼻咽癌,侵及中颅窝并阻塞性乳突炎,脑内多发异常信号".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六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报道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这一少见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6例PCNSL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资料及治疗等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免疫状态改变或病毒感染可能与发病有关。此病男性多见,中年为主,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程较短,进展较快,病态、体征多样,CT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磁共振(MRI)呈长T1长T2,周围有水肿,有结节状或环状增强,组织学符合弥漫型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对糖皮质激素有一定治疗反应。其中3例生存期分别已达9、33、39个月,2例失访,1例死亡。结论:结合PCNSL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学特点可对此病作出诊断,早期治疗有益预后。  相似文献   
19.
多系统萎缩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最早Bradburg和Eggtestoton提出“姿位性低血压”概念 ,Shy和Drager首先报道该病病理 ,Chokroverty命名为现用的“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primaryorthostatichypotension ,POH)术语。但POH除直立性低血压 (OH)表现外 ,还有尿便障碍、汗少、阳痿等其他自主神经受累 ,还有小脑及锥体外系受累表现 ,故Graham和Oppenheimer提出多系统萎缩 (multiplesystematrophy,MSA)概念 ,是指神经系统多个部位相继病变 ,过去分为Sh…  相似文献   
20.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隐匿起病的、散发的、慢性进行性发展的、相继累及神经系统功能解剖上的多个部位的变性病,如锥体外系、锥体系、自主神经系统等,所以被称为MSA.MSA的研究经过了三个重要"里程碑"式的飞跃:一是1969年Graham和Oppenheimer[1]率先将橄榄脑桥小脑萎缩、纹状体黑质变性和Shy-Dragger综合征,统称为MSA.二是从病理上证实前三个临床诊断都存在同样特征性病理改变,即存在胶质细胞质包涵体(glial cytoplasmic inclusions,GCIs)[2],由此证明20年前MSA概念提出的先见之智.三是1998年又证实GCIs主要蛋白成分是α共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所构成[3],由此提出"共核蛋白病"之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