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2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勒-雪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女,4个月,入院前2个月于右侧腹股沟处出现一黄豆大脓疱,2天后右下唇出现同样皮损,此后于头面部、躯干及四肢相继出现米粒至花生米大的脓疱或脓痂样疹,两耳流出稀薄分泌物。1月后开始发热,体温波动在37℃~39℃,持续不退。患儿系第一胎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3.2kg,父母非近亲结婚、体检:T36.6℃,P96次,R26次,体重7kg,神清,贫血貌,发育正常。左下颌及两腋下各触及一个核桃大的淋巴结,稍活动。外耳道见少量稀薄分泌物。颊粘膜光滑。颈软,心肺检查无异常。肝助下3cm,质韧,脾肋下1.5cm…  相似文献   
32.
33.
剥脱性皮炎(ED)型药疹属于重症药疹之一,可危及患者生命,需及时诊断,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并正确处理并发症.本文简要综述ED型药疹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34.
Marshall—White综合征5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Marshall-white综合症临床极为少见 ,现报告5例。1 临床资料   5例患者 ,男 3例 ,女 2例 ,最小年龄 41岁 ,最大 45岁 ,平均 43 4岁。病程最短 8个月 ,最长 3年。皮损呈色素减退斑 ,圆形 ,米粒至豌豆大小。局限于足背、胫部 2例 ,波及膝关节与股部 3例 ,均在股远端 ,前臂、双手背同时受累者 3例。 5例中伴双手、足麻木 1例 ,双足轻度肿胀 1例 ,伴静脉曲张 1例 ,有多梦者 2例 ,均无失眠、心悸、心慌症状。发病前情绪不稳定、有焦虑症状者 1例。既往均身体健康 ,均无嗜烟、酒、茶史 ,家族中均无相同疾病患者。 5例查血常规均正常 ,3例肝、…  相似文献   
35.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全球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近年来研究证实HPV感染与男性生殖器疣和恶性肿瘤同样具有密切关系。本文就男性HPV感染的近况以及HPV的基因分型在男性生殖器疣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本地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的HPV型别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芯片微阵列技术对200例男性尖锐湿疣皮损进行26种HPV基因型别检测。结果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HPV检出率为99.00%(198/200),检出的198例阳性患者中单一型别感染42.42%(84/198),以HPV6/11为主(94.00%);多重HPV混合感染以高低危HPV混合感染为主(P<0.05),18~35岁组较>35岁组高危HPV感染率偏多(P<0.05),皮损部位间存在HPV型别差异(P<0.05)。皮损中检测出HPV7型感染4例和HPV67型感染1例。结论男性尖锐湿疣皮损以HPV6/11型感染为主,并多伴有其他HPV型别感染;年龄、皮损部位和感染重数影响HPV型别分布。  相似文献   
37.
报告1例以红色疣状斑块为主要表现的外阴上皮内瘤变.患者女,79岁.外阴部出现疣状斑块0.5年.皮肤科检查见两侧大阴唇内侧下部各见约6 cm × 4 cm和4 cm × 3 cm的红色疣状斑块,会阴联合处同时受累.右侧大阴唇内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近全层间变,细胞核深染,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Ki-67及p53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阴性.诊断:外阴上皮内瘤变(分化型).  相似文献   
38.
接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引起Kaposi水痘样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摘要:患儿,男,8月龄,因“皮肤湿疹6月余,头面部疱疹1周”入院。患儿于出生后1个月头面部、颈部、手足背部出现红色斑丘疹,经皮肤科诊治为异位性湿疹(Atopic czema,AE),给予地塞米松霜、仙特明、康纳乐霜等治疗,湿疹反复顽固,久治不愈。患儿出生后曾接种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5μg肌注2次,均无不良反应。入院前1周第3次肌内注射重组HepB(酵母)5μg(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肌注后第2d头面部皮肤出现新鲜的红色斑疹和疱疹,相继在颈背部、臀部、手足部有相同的皮疹出现,以头面部为明显。外院给予百多…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无荚膜和有荚膜(野生株)两种新生隐球菌菌株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抑制率的差异,明确荚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方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新生隐球菌侵入和损伤HUVEC的过程以及作用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分别在不同时相点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抑制率的变化.结果:通过TEM观察到两种菌株均造成细胞不同程度的损伤:细胞的内质网疏松,线粒体肿大,细胞核膜损伤及其细胞的基本结构紊乱.CCK-8试剂盒的检测结果表明,共孵30 min时,两菌株对HUVEC的抑制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共孵1、2、3、4 h时,无荚膜株对内皮细胞的抑制率均高于野生株(P<0.05),在1 h无荚膜株的抑制率可高达79%; 5 h时,两菌株对HUVEC的抑制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荚膜株较野生株造成HUVEC更大程度的损伤,说明荚膜在隐球菌损伤HUVEC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皮肌炎并发脑血管病罕见,现报告一例儿童皮肌炎同患烟雾病。患儿女,12岁。双眼睑水肿性红斑8月,四肢肌无力4个月于1991年10月18日收住入院。病前无明显诱因,无家族史和钩端螺旋体病病史。体检:双眼睑水肿性红斑,额颞部皮肤异色症,双指关节背侧Gottron丘疹(+),四肢近端肌肉压痛(+),上举和下蹲受限,肌力I度,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ALT和肌酸激酶在正常值以内,乳酸脱氢酶4.32 kat/L(正常<1.60 kat/L),肌电图检查为肌源性损害,血、原常规、抗核抗体、抗DNA抗体、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