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目的】对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随机的采用传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结合卵裂球活检并新鲜周期移植的策略,或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结合滋养外胚层活检并冷冻周期移植的策略,对两种策略的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以选择最佳的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染色体易位携带者行PGD的183个周期资料,其中91个FISH-PGD周期采用D3卵裂球活检并新鲜周期移植的策略,记为FISH组、92个SNPPGD周期采用滋养外胚层活检并冷冻周期移植的策略,记为SNP组。将两组方法的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SNP组的无胚胎移植周期低于FI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诊断正常率SNP组为33.8%,高于FISH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方面,SNP组高于FISH组而早期流产/胎停率则低于FISH组。【结论】SNP-PGD的滋养外胚层活检结合冷冻周期移植的策略有助于获得更好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2.
年龄与卵子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的生育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逐年下降。目前引起生育能力下降的原因仍有争议,但卵子质量的改变可能是其主要原因。由于卵子处于第一次减数分裂静止期可长达45年,卵子及其周围的过氧化物对卵子线粒体DNA、蛋白质和脂类的破坏能降低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和谷光甘肽/双硫基谷光甘肽(GSH/GSSH)比例,并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从而影响卵子和随后形成的胚胎活性,造成非整倍体卵子的增多以及卵细胞凋亡,所以高龄妇女妊娠率较年轻妇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Ca2+载体A23187对受精失败人类成熟卵母细胞的补救激活及激活后的胚胎发育情况。方法:收集常规体外受精(IVF)及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24h仍无受精征象的成熟卵母细胞作为研究对象,5μmol/LCa2+载体A23187中处理5min,观察第二极体排出及原核形成情况,激活后卵母细胞在体外继续培养2d。结果:IVF组及ICSI组卵母细胞激活率分别为64.9%(24/37)和73.2%(30/41)。ICSI组受精失败卵母细胞激活后主要表现为二极体二原核(2PB+2PN)(80%,24/30),而IVF组仅有20%的被激活卵母细胞表现为2PB+2PN,两组间差异具极显著(P<0.01)。31个2PN卵母细胞继续培养,25个发生分裂,11个发育到2-4细胞,8个发育到4-8细胞,6个发育到8-细胞以上阶段。结论:Ca2+载体A23187能够有效地激活ICSI后受精失败卵母细胞恢复受精并继续发育成胚胎。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卵子第一极体形态与胚胎形态和临床妊娠的关系。【方法】对因男性因素不育的 91例患者进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 (ICSI)治疗 91个周期 ,进行ICSI操作时对卵子第一极体形态评定 ,胚胎移植当天对胚胎形态进行评定 ,胚胎移植后确定临床妊娠 ,分析卵子极体形态与胚胎形态和临床妊娠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极体形态不规则化 ,取卵后第 3天胚胎发育≥ 6个细胞的胚胎比例和碎片 (2 0 %的胚胎比例呈下降趋势 ;使用射出精进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的 74例患者妊娠组中移植的 1级和 2级极体胚胎总比例显著高于非妊娠组 (P <0 0 5 ) ,且在 <35岁患者组中随移植胚胎中 1、2级极体胚胎数目的增多 ,临床妊娠率和多胎妊娠率增高。在使用附睾精和睾丸精患者中 ,妊娠组移植的 1级和 2级极体胚胎比例高于非妊娠组 ,但不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卵子极体评定有助于选择好质量的胚胎进行移植。  相似文献   
55.
【目的】建立用全染色体涂抹探针(WCP)对卵子第一极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染色体的方法。【方法】收集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中不成熟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成熟和常规试管婴儿(IVF)中未能成功受精的成熟卵母细胞,活检第一极体,固定后行13、14号染色体的全染色体涂抹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活检后,一部分卵母细胞固定行FISH以分析卵子自身的13、14号染色体,其余行ICSI受精,观察受精和卵裂情况。【结果】共获得成熟母细胞93个,成功活检85个,成功固定78个,共29个第一极体处于分裂中期,均有FISH结果。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后立即取极体进行固定,90.5%(19/21)的极体处于分裂中期,而取卵后30-48h和72h后活检的第一极体处于分裂中期的比例分别为27.3%(6/22)和11.4%(4/35),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11个卵母细胞同时获得了极体和相对应卵细胞的FISH结果,其中10个极体和相对应的卵细胞分别有1条13,14号染色体,剩余1个卵母细胞的极体有2条14号染色体和1条13号染色体,相对应的卵细胞仅有1条13号染色体,二者互补。活检后行ICSI受精的卵母细胞受精率为78.6%(11/14),优质胚胎率45.5%(5/11)。【结论】全染色体涂抹探针对卵子第一极体进行遗传分析可以有效、准确地推测相对应卵母细胞的染色体构成,从而应用于女性染色体易位患者的植入前遗传诊断。  相似文献   
56.
罗伯逊易位是常见的染色体结构异常 ,患者常常表现为反复自然流产。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preimplantationgeneticdiagnosis,PGD) ,可以选择正常的胚胎进行移植 ,有利于获得正常妊娠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我们应用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in situhybridization ,FISH)方法对罗伯逊易位携带者进行PGD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介绍 :患者 30岁 ,已婚 6年 ,反复自然流产 5次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为罗伯逊易位携带者 ,即 45 ,XX ,- 13,- 14, t(…  相似文献   
57.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胚胎植入前性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人光胚胎植入前性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例因友病基因携带者和2例Y染色体异常的患者进行了5个周期的超排卵治疗,胚活检后取单个细胞进行固定,然后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胚胎的性别,最后选择女性胚胎移植入子宫腔。结果 4例患者5个治疗周期共取卵110个,受精率为68.2%,可供活检的胚胎55个,活检成功率为85.5%,活检后继续分裂率为61.7%,活检细胞固定率为97.  相似文献   
58.
正衰老和死亡是每个人必将经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对于法国女性来说更为孤独难熬。因为法国女性普遍比男性寿命长,一旦老伴去世,已是迟暮之年的她们很难再寻到另一半,加之子女各自成家,因此许多女性年老之后都会经历一段不短的独居生活。虽然法国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设备齐全,均设有小型餐厅、咖啡吧、小型图书馆、小型放映厅以及医务室,并且有专业的医护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回顾分析常规IVF受精完全失败在临床中的发生情况及受精失败后应用补救性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临床结局。方法总结1999年5月-2009年5月,在我中心行常规IVF患者中,受精完全失败的发生情况。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2009年5月,因受精完全失败行补救性ICSI后的临床结局。结果1999年至2009年5月,我中心共行常规IVF8359个周期,其中,受精完全失败232个周期,发生率为2.78%。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共184个周期受精完全失败,资料完整,对其中115个周期共838个MII期卵子行补救性ICSI,其受精率、卵裂率与优质胚胎率分别为71.0%、93.78%和51.79%;临床妊娠率为11%,获得活产儿5个。结论补救性ICSI能获得较高的受精率和卵裂率,降低周期取消率,但并没有明显增加活产儿出生数,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