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0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80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背景 肺移植手术在终末期肺疾病的有效治疗中已被广泛接受,但供源短缺、免疫抑制、潜在疾病传播等现象日益突出,组织工程肺的构建和应用有望解决以上难题. 目的 总结组织工程肺支架的研究进展. 内容 就组织工程肺支架的性能、材料、制备和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 趋向 为终末期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2.
手控与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自主呼吸患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输注用于保留自主呼吸患者的深度镇静时常常会发生一些副反应,尤其是呼吸抑制。这些副反应的产生可能与药物的组合以及给药技术有关。靶控输注(TCI)可能会优化给药方法。因此,在这项对择期结肠镜检术患者进行的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中,我们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使用丙泊酚的同时加用瑞芬太尼是否利大于弊。第二,与手控输注相比,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是否可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方法接受择期结肠镜检术的患者被随机分组:接爱手控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细(MCI)(0.125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输注2分钟后改为0.05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输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组(TCI)(1ng/ml),或安慰剂组(生理盐水靶控输注或以相应的速度手控持续输注)。所有患者都接受丙泊酚靶控输注,调整靶浓度至相应水平使得患者处于深度镇静、对语言指令无反应的同时保留自主呼吸且不需要辅助通气。结果安慰剂组发生沐动、咳嗽和呃逆、暂时干扰检查操作的人数显著多于研究绍、各组间血流动力学和苏醒指标没有显著临床差异.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减少了丙泊酚的用量。使用瑞芬太尼时,靶控输注组(TCI)与手控输注组(MCI)相比,呼吸减弱和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明显减低(TCI:n=7,MCI:n=16,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应用于保留自主呼吸的深度镇静时比单独丙泊酚能提供更好的结肠镜检术条件与手控输注瑞芩太尼相比,靶控输注瑞芬太昆可以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并减少呼吸暂停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TCI:n=7,MCI:n=16,P〈0.05).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一氧化氮(NO)在猪持续单肺通气时的改变以及持续气道末正压(CPAP)对其影响.方法 20头贵州小型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C组,6头),在左侧卧位开胸下行双肺通气;单肺通气组(OLV组,7头),行3 h单肺通气后恢复双肺通气1 h;OLV-CPAP组(7头),在3 h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肺使用5 cmH_2O(1 cmH_2O=0.098 kPa)的CPAP,其余同OLV组.观察3组的动脉血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_2)/吸入氧浓度(FiO_2)]、肺组织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血浆NO、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血管外肺水(EVLWI)指数在单肺通气前后的改变.结果 OLV组单肺通气3 h后的PaO_2/FiO_2为88±32,较单肺通气前的445士57及OLV-CPAP组在同时间点的315±72显著降低(P值分别<0.01、0.05).OLV组单肺通气3 h后和恢复双肺通气后1 h的iNOS值分别为(2.33±0.34)、(2.34±0.54)ng/mL,均显著高于单肺通气前的(1.54±0.30)ng/mL(P值均<0.05),OLV组单肺通气3 h后的iNOS值仍显著高于OLV-CPAP组在同时间点的(1.59±0.29)ng/mL(P<0.05).OLV组单肺通气3 h后的MDA为(21.8±1.8)ng/mL,显著高于OLV-CPAP组在同时间点的(17.3±2.7)ng/mL(P<0.05).3组间各时间点eNOS、NO、MPO及EVLWI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单肺通气时肺叶持续萎陷可造成一定程度的急性肺损伤,iNOS在其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CPAP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低氧诱导的iNOS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于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二三组:Ⅰ组,32例,单纯全麻;Ⅱ组,36例,于全麻诱导后行胸椎旁神经阻滞;Ⅲ组,34例.于全麻诱导前行硬膜外阻滞.三组均于术毕缝皮时启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行芬太尼、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分别于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T1)、术后24 h(T2)、48 h(T3)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启动自控按钮次数及背景输注总量.结果 三组24、48 h PCIA泵的背景输注总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Ⅲ组在T1、T2时的VAS均低于Ⅰ组(P<0.05),术后48 h内启动自控按钮次数明显少于Ⅰ组(P<0.05).结论 在开胸手术前行胸椎旁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阻滞可以增强芬太尼、氟比洛芬酯的静脉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5.
体外循环搏动灌注对脑氧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主动脉阻断期间采用搏动灌注对患者脑氧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12月间在CPB下手术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P组)20例和非搏动灌注组(NP组)20例。主动脉阻断期间P组应用人工心肺机自身的滚压泵通过转速改变形成搏动血流进行灌注,NP组采用常规平流灌注。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诱导后(T1)、主动脉阻断后10 min(T2)、主动脉开放前(T3)、停机后25 min(T4)经桡动脉及颈静脉球部采血行血气分析,测定颈静脉球部氧饱和度(SjvO2)及动脉乳酸。观察手术期间尿量。计算脑动静脉氧含量差(AjvDO2)、氧摄取率(CERO2)。结果 P组与NP组比较显示:主动脉开放前P组SjvO2明显高于NP组(P0.05),而AjvDO2、CERO2水平则明显低于NP组(P0.05),术中乳酸明显较低(P0.05);单位时间尿量明显多于NP组(P0.05)。结论 CPB心脏手术采用搏动灌注的脑氧代谢和肾保护作用优于平流灌注。  相似文献   
96.
患者,女性,69岁,体重40 kg,身高145 cm,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活动能力下降半年"入院,一般情况可,无胸痛、晕厥、下肢水肿及咳嗽咳痰.胸部CT和MRI检查结果示:心包内见6 cm×7 cm包块.心脏彩超结果示:升主动脉右前上方见一瘤体样回声,约68 mm×59 mm,管壁粗糙不光滑伴回声增强,厚约3~4 mm,瘤体内见云雾状回声,彩色多普勒于瘤体前方测及一细束(约2.9 mm)湍流,收缩期血流进入瘤体,舒张期出瘤体.  相似文献   
97.
优化老年患者胸部手术围手术期管理策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优化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围手术期管理模式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对58例≥65岁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围手术期呼吸、循环监测,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与同期56例<65岁患者对照.在此基础上建立优化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前瞻性治疗179例≥65岁病例,并与同期477例非老年病例比较.结果 后期优化管理组老年病例术后住院病死率(4.9%vs.1.1%,P=0.033)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58.6%vs.21.8%,P<0.01)均明显低于前期监测研究组,尤其是以心血管和呼吸为主的功能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51.7%vs.14.5%,P<0.01),而外科操作性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与前期监测研究组相比,后期优化管理组急性肺损伤(17.2%vs.6.7%,P=0.016)和呼吸衰竭发生率(6.9%vs.1.7%,P=0.041)均下降;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率亦有降低(20.7%vs.7.3%,P=0.004).结论 通过深入术前功能评估、加强手术麻醉中保护性肺通气、术后严格控制液体出入量以及及时的介人性呼吸循环管理、优化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老年患者胸部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98.
“我是如此厌倦,厌倦了等待,厌倦了等待恶心、呕吐的终结”(向Kinks乐队致歉)(该句改编自Kinks乐队的歌曲“tired of waiting for you”)  相似文献   
99.
异丙酚在ICU呼吸支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小剂量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使用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支持期间的镇静效果,旨在探讨一种安全、有效而又经济的镇静方案。资料与方法选自1998年6~10月期间进入ICU的患者。对满足以下条件者随机分组:(1)年龄>16岁;(2)需接受机械通气治疗;(3)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9分[1]。有下述条件之一者不列入本研究;(1)代谢或神经系统疾患引起意识障碍;(2)颅脑损伤或神经外科手术;(3)除实施气管插管操作外使用肌肉松弛药;(4)过度肥胖。镇静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组,接受短(<24小时)…  相似文献   
100.
颈动脉手术脑组织缺氧状况监测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 颈动脉狭窄的病因及手术治疗方法各不相同 ,但其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即颈动脉狭窄所致的脑缺血的相应症状 ,手术的目的是增加脑组织供血供氧 ,挽救濒于死亡的脑组织。但是在手术中必须进行颈动脉的阻断与开放 ,如处理不当可能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的缺氧 ,同时 ,开放后血流再灌注可能对已经受损的脑组织构成新的威胁。为降低术中及术后脑部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我们对颈动脉手术患者实行了脑组织氧供需平衡的监测 ,通过监测结果针对脑组织缺氧的不同时期进行评估和总结 ,提出相应的加强脑保护的护理措施并实施 ,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