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氨甲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氨甲蝶呤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米非司酮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52/54),显著高于对照的75.93%(4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β-HCG、孕酮、CA125及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β-HCG转阴时间和腹痛、阴道出血、包块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氨甲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患者效果显著,能够降低血清β-HCG、孕酮、CA125及VEGF水平,缩短β-HCG转阴时间和腹痛、阴道出血、包块消失时间,效果优于单用氨甲蝶呤治疗。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儿童高度近视眼的各屈光成份与近视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38人73眼儿童高度近视患者分别进行散瞳验光,采集角膜不规则指数CIM、角膜形状系数SF与模拟角膜Simk1、Simk2,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眼轴长度,并作角膜屈折力/眼轴长比值。结果屈光度为-6.0D~24.5D,平均球镜度为(10.23D±3.75)D;Simk1为(44.00±1.48)D,Simk2为(45.45±1.52)D,K值为42.86±9.09,角膜不规则指数CIM为0.73±0.35,角膜形状系数SF为0.27±0.08;前房深度(3.56±0.43)mm,晶体厚度(3.94±0.41)mm,眼轴长度(27.22±2.34)mm;角膜屈折力/眼轴长比值为1.66±0.15。屈光度与Simk2、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眼轴长度、角膜屈折力/眼轴长比值间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角膜不规则指数CIM、角膜形状系数SF与Simk1、Simk2均无统计意义的相关性,P>0.05。结论儿童高度近视患者以轴长为主,角膜屈光力与眼轴不匹配时便导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儿童高度近视患者SF值小于正视眼,CIM大于正视眼,影响了成像质量,负反馈引起眼后段发育生长加快;高度近视儿童角膜屈光力的变化与角膜形状系数、角膜不规则指数的变化不相匹配,打破了眼球正常发育所需的协调性,可能引发了近视的产生。  相似文献   
53.
吴钰  徐栩  黄勤竹 《浙江医学》2019,41(16):1764-1767
目的探讨已行一眼单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的白内障患者,在另眼植入多焦点IOL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非术眼已植入单焦点IOL待术者共55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单焦组27例和多焦组28例。单焦组术眼植入单焦点IOL,多焦组术眼植入多焦点IOL,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IOL植入手术。术后6个月进行裸眼远、近视力,近立体视锐度及不等像检查,以及脱镜率及视功能评估的测定。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远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裸眼近视力相比,单焦组为0.7000(0.220,1.000),多焦组为0.3000(0.100,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立体视数据予以等级赋值后,多焦组术后近立体视结果等级高于单焦组(Z=-5.828,P<0.05)。多焦组不等像数值高于单焦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01,P<0.05)。单焦组脱镜率为19.23%,多焦组脱镜率为78.57%(字2=18.989,P<0.05)。单焦组VF-12-CN量表得分19(15,28)分,多焦组为9(6,23)分。多焦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单焦组更好(Z=-5.659,P<0.05)。结论对于已行一眼单焦点IOL植入并有脱镜意愿的白内障患者,在另眼植入多焦点IOL可提高近距离视功能及生活质量,但需经过充分的沟通。  相似文献   
54.
目的应用角膜地形图仪研究老年人角膜前表面光学特征。方法对50例老年人79只眼和29例青年人54只眼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及检影验光,对所得的角膜地形图参数:模拟角膜曲率(SimK)、角膜不规则指数和形状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逆规性散光33例(41.78%).近水平子午线曲率SimK1为(43.77±1.36)D,角膜不规则指数为(0.95±0.33)D,均高于青年组[(42.72±1.57)和(0.68±0.1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垂直子午线曲率SimK2为(43.85±1.33)D,形状系数为(0.24±0.12)D,青年组分别为(43.59±1.5)和(0.28±0.12) D,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眼角膜表面水平子午线曲率变陡,散光属性向着逆规发展;老年人眼角膜的光滑性降低;角膜由中央区到周边各子午线曲率的变化趋势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