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测定Braden量表、汉化版CubbinJackson量表在ICU患者中使用的临床效度。方法由2名调查员应用Braden量表、汉化的CubbinJackson量表同时对169例入住ICU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计算各评估工具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169例中发生压疮25例,Braden量表及汉化的CubbinJackson量表的预测临界值分别在13分和24分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最佳;Braden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2.00%、90.97%、38.09%、88.51%,汉化版CubbinJackson量表分别为56.00%、95.14%、66.67%、92.57%;两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63和0.88。结论汉化版CubbinJackson量表较Braden量表更适合于ICU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性肢端坏疽重症者临床治疗困难,传统治疗多采用高位截肢手术。我院多年以来一直采用中药治疗,改善微循环,使重症肢端坏疽获治愈,避免了高位截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肢端坏疽护理 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总结为三种类型:湿性坏疽占73.2%;干性坏疽占5.4%;混合性坏疽占21.4%。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总结造影剂的过敏反应的护理经验,降低过敏反应,提高病人在CT增强扫描中的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00例进行CT增强扫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教训,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结论:100例患者使用造影剂后,有1例在皮试时发生轻度过敏反应,其余99例全部扫描成功。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是目前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临床上通常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对其进行治疗。该手术术后视力恢复良好。但是所植入的IOL是一种外来性异物,术后除了急性炎症反应之外,存在着远期的体内生物相容性问题,即后发性白内障,严重影响术后的视觉质量。虽然手术方式改进、IOL设计加工改良等能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但由于材料本身的相容性问题并未获得改善,仍能导致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笔者从材料学的角度对材料表面性能改性抑制后发性白内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探讨角膜厚度与小儿远视眼发病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DGH-1000型超声角膜测厚仪对64只小儿远视眼和74只正视眼进行了以角膜中心为中点,直径分别为3、5、7mm4条经线交叉处的13个位点角膜厚度的测量。结果 经统计学检验,小儿远视眼与正视眼的角膜中心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角膜厚度变化对小儿远视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动物模型建立的评价和显微手术技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鼠穿透性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动物模型,客观评价模型制作中影响手术成功的显微手术技巧,异体移植排斥率的注意事项,并探讨CTLA4-Ig对大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42只远交系Wister大鼠和SD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模型。其中治疗组26只术前将供体角膜植片在含10μg/mg CTLA4-Ig的Optisol液中孵育24 h,而对照组16只术前角膜植片只浸泡Optisol液24 h,浸泡后的植片移植到SD大鼠右眼角膜上。术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比较两组间角膜植片的存活情况。结果术后1 d检查术眼,将出现手术并发症的用药组及对照组各4只排除于实验组外,治疗组的角膜植片混浊及血管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模型适用于模拟人类角膜移植排斥现象进行深入的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CT- LA4-Ig能够减轻角膜植片的急性排斥反应率,良好的显微手术操作技术和麻醉是动物模型建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科学有效地使用多途径电子信息反馈法,从而达到提高和持续改进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利用图片采集反馈法、短信息提示法、PPT 汇总分析法等与质量核查记录法相结合,对实施前后一年内的人工气道意外拔管发生率、院内压疮发生率(Braden评分≤13分无带入压疮的患者)、三项院内感染目标监测发生率以及科室在护理部全院护理质量督查中的各项目得分(100分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电子信息反馈法能有效提高质量检查反馈效果,缩短反馈周期,使得护士快速掌握质量规范,自觉规范护理行为和确保护理质量。实施后科室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科室高危压疮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科室各项质量检查得分明显提高,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主动意识得到增强。结论电子信息反馈法能有效提高 ICU的护理质量,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8.
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了解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32例Ⅲ~Ⅳ期NSCLC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治疗剂量国产吉西他滨(泽菲)1000~1250mg/m2,静滴,第1、8天,每3~4周重复,2周期后CT评价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可评价,获得CR2例,PR6例,有效率25.0%(8/3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5.7个月,中位生存期6.7个月,1年生存率28.1%。最主要的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但均可耐受。结论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NSCLC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毒副反应轻,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19.
水平性斜视手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平性斜视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变化。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对32例48眼内外直肌退缩术眼行术前1d,术后1d、15d、30d、180d的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术后第1天在退缩肌子午线上角膜散光明显变化,从中央到外周逐渐增加,随着时间变化散光减少。术后30d和180d,残余散光≥1D的患者分别占6%和4%,83%患者的残余散光变化≤0.5D。结论:水平斜视术后第1天水平经线角膜地形图改变明显,主要局限在退缩肌子午线和角膜光学区,局部的角膜变平,术后1个月逐渐恢复,术后6个月时接近术前水平,不会对视功能造成远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儿童正视眼与近视眼角膜地形图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儿童正视眼与儿童近视眼的角膜地形图特征并进行比较。方法 :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检测分析了 115只儿童正视眼和 115只儿童轻中度近视眼。结果 :儿童近视眼Simk2 值较正视眼高(P <0 .0 1) ,SF值较正视眼低 (P <0 .0 5 )。而角膜中心屈光度、Simk1值、CIM值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儿童近视眼角膜垂直方向屈光度较正视眼明显增加 ,近视眼角膜周边变扁平的趋势相对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