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75篇
  2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目的: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法,探索栀子和三七中5个主要有效成分的有效配伍比例,为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初步实验依据。方法:建立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模型,以细胞存活率为指标,研究主要有效成分抗Aβ1-42诱导SH-SY5Y神经细胞损伤的有效浓度,以损伤恢复率为指标选出5种药效较好的成分。在此基础上筛选出的5种药效良好的成分分别为自变量X1,X2,X3,X4,X5,损伤恢复率(%)为因变量Y,选用U21(215)均匀设计表和线性、二次多项式2种数学模型,以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变量,确定5种有效成分的有效配伍比例。结果:栀子-三七主要有效成分除京尼平外均能提高Aβ1-4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细胞存活率,并呈浓度依赖性。筛选得到5种药效良好的成分为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均匀设计实验结果经回...  相似文献   
422.
目的 探究miR-103a-3p/钙调磷酸酶调节因子1(Regulator of calcineurin 1, RCAN1)通路在麦芽酚铝致大鼠记忆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32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0μmol/kg)、低剂量染铝组(10μmol/kg)、中剂量染铝组(20μmol/kg)和高剂量染铝组(40μmol/kg),每组各8只,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0.9%的生理盐水,染铝剂量组腹腔注射相应浓度的麦芽酚铝溶液,隔天染毒,持续3个月。染毒结束后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03a-3p和RCAN1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中RCAN1,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和磷酸化tau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染铝组大鼠前5 d逃避潜伏期均高于对照组,在第6 d空间探索期,染铝组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以及穿过平台的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染铝组大鼠海马miR-103a-3p基因表达水平下降(P<0.001),而RCAN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01);与对照组相比,染...  相似文献   
423.
初敏  徐旭  许晓勇 《骨科》2013,4(3):362-367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氢氧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的起动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起动的非定常过程由双时间步方法模拟,燃烧过程由稳态层流火焰面模型模拟,火焰面建库采用6组分8步反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按照地面试车时序进行推力室起动过程仿真,获得了起动过程的建压曲线以及详细的流场建立过程。结果表明,经过点火瞬间压力松弛控制的稳态层流火焰面模型可用于火箭发动机的点火过程动态仿真,仿真得到的压力曲线与试车曲线相比符合良好。   相似文献   
424.
目的:探究多聚甲醛固定外泌体对外泌体本身、细胞活性和功能的影响,为研究外泌体相关策略选择提供基础。方法:采用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通过外泌体转染HepG2、Panc-1、Hela细胞后的形态和功能变化,鉴定多聚甲醛固定和未固定DIOC18(3)(3,3'-二十八烷氧碳菁高氯酸盐)染色对外泌体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采用CCK-8、MTT试验、细胞凋亡试验、细胞分泌外泌体的功能和细胞本身的功能来确定多聚甲醛固定和未固定DIO染色外泌体对细胞活力和功能的影响。结果:多聚甲醛固定DIO染色外泌体转染细胞阳性率比多聚甲醛未固定组高(20.21±0.05)%(P<0.05),前者的凋亡率比后者高(12.65±0.01)%(P<0.05)。多聚甲醛未固定DIO染色外泌体转染的细胞存活率比多聚甲醛固定组高(22.84±0.16)%(P<0.05),前者外泌体分泌率比后者高(28.10±5.65)%(P<0.05)。多聚甲醛未固定DIO染色HepG2.2.15细胞上清来源的外泌体转染HepG2细胞后,HBV DNA拷贝数比多聚甲醛固定DIO染色外泌体组高3.33倍(P<0.05)。结论:多聚甲醛固定DIO染色外泌体对外泌体本身特性及示踪定位研究具有良好效果;多聚甲醛未固定DIO染色外泌体亦能达到一定的示踪目的,但更能准确评价外泌体对细胞功能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5.
目的 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型的康复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基于FMEA模型的康复护理。护理至患者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归转状况、护理前后巴氏(Barthel)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护理后糖尿病足知晓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糖尿病足转归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为(82.93±13.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2±14.04)分,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分别为(6.28±1.27)%、(6.31±1.34)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2±1.57)%、(8.35±1.48)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病因、血糖控制、危害、足部检查、足部日常...  相似文献   
426.
FAM64A(phosphatidylinositol binding clathrin assembly protein interacting mitotic regulator)最早被鉴定为与CALM/AF10融合基因相互作用因子, 共同介导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对蛋白质表达的详细分析显示, FAM64A编码的核蛋白富集于核仁区, 在白血病、淋巴瘤和肿瘤细胞系中以细胞周期依赖性方式高度表达, 并受有丝分裂原调控。研究证实, FAM64A控制细胞分裂从中期到后期的转化, 被认为是细胞增殖的标志物。本文综述近年来FAM64A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期望为FAM64A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