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低视力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05~2010-05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847眼术后1周视力低于0.3的118眼的眼部情况.118例患者中男56眼,女62眼,年龄60-92岁,平均72.6岁,术前均常规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压、角膜曲率、眼A/B超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检查,按SRK-T公式计算人工晶体度数,手术经巩膜隧道切口进入,环形撕囊,拦截劈核法行超声乳化术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1月及3月时复查眼部及视力情况,分析术后短期内即1周时视力恢复不佳的原因.结果 对术后视力低于0.3的118例患者进行分析,其原因主要有:术中出现轻微并发症的有7眼,占5.93%;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7眼,占5.93%;术前存在眼底疾病的有104眼,占88.14%,术后发现眼底疾病的89眼,占75.42%.结论 手术眼的原有眼部疾病,特别是眼底疾病,是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短期内低视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视网膜病变(PCV)患者经光动力学(PDT)治疗后合并眼底出血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6~2011-05在眼科确诊为PCV,经PDT治疗后出现眼底出血或玻璃体出血的患者5例(5眼),分析其临床特征。5例患者在治疗前均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后确诊为PCV;PDT治疗光斑覆盖眼底病灶区,治疗后随诊时间为1,2,3,6,9和12月。结果 3例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视网膜下出血,1例患者在治疗后2个月时出现视网膜下出血,1例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时出现玻璃体出血。经对症治疗后,4例患者随访至1年时眼底出血大部分被吸收,视力轻度提高,荧光造影显示病灶部位未见荧光渗漏;1例玻璃体出血的患者随访过程中出血吸收缓慢,于是进行了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出血消失,但视力未见提高。结论 PCV患者行PDT治疗后可合并眼底出血,其机制可能与治疗后病变区脉络膜血管脆性增大及息肉状病灶破裂导致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73.
COPD患者TH17细胞的表达及糖皮质激素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OPD患者TH17细胞的表达及功能,糖皮质激素对COPD患者TH17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共30例为COPD稳定期组,将该组患者给予规律吸入布地奈德800μg/d,研究持续3个月,3个月后为治疗组,我院门诊不吸烟的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ELISA检测血浆中IL-17、IL-4、IFN-γ水平。结果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在三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COPD稳定期组要高于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LISA检测表明,血浆中IL-17和IFN-γ水平在三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COPD稳定期组要高于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而治疗组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中IL-4水平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细胞在COPD中的表达增加,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对TH17细胞的调节达到抑制COPD慢性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74.
彭清  王小洁  余琴  杨悠  陈梅 《四川医学》2012,33(9):1549-155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炎症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无糖尿病病史的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和40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测量血压、腰围、身高、体重等,收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瘦素等。用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作为胰岛素敏感性评价指标。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腰围,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清瘦素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rson相关分析发现高血压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腰围,IRI,hsCRP呈正相关(P<0.05),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与IRI,hsCRP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或者瘦素抵抗,且高瘦素血症或者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及炎症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体外分离培养的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形态学特点。方法:用改良的Stramrn’s法分离培养兔RPE细胞,和每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生长状况,并进行 超微结构的检查。结果:离休培养的兔RPE细胞可呈圆形、梭形、六角形,并维持了体内细胞的许多生物学特性如:顶端微绒毛、基底部内褶、细胞内的细胞器等,但细胞内色素成分随细胞的分裂逐渐减少。结论:这一技术为在体外研究正常RPE细胞的生理、生化特性  相似文献   
76.
葡萄膜炎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多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1,2].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来治疗各种葡萄膜炎或相关的黄斑水肿等并发症[3],同时球后注射TA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黄斑水肿的报道也并不少见[4].因此,我们对比观察了球后和玻璃体腔注射TA治疗兔葡萄膜炎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7.
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女,36岁,因咳嗽、咯痰、易疲倦、气促伴双下肢水肿1个月入院。入院体检:BP108/80mmHg(1mmHg=0.133kPa),急性面容,高枕卧位,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叩诊心界向左扩大,心律齐,P2亢进,三尖瓣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脏在右肋  相似文献   
78.
于秉丽  彭清 《护理研究》2004,18(24):2255-225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明亮的眼睛可以让人们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 ,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但如果长期过度用眼可使视力下降 ,眼睛干涩。科学合理的饮食对保护视力有很大的作用。多吃蔬菜可降低白内障、老年黄斑变性等疾病的发病率。结膜、角膜位于眼球的表面 ,常因受到外界刺激而损伤 ,结膜下布满了毛细血管丛 ,若血管韧性不足 ,常因微弱张力造成结膜下出血。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可迅速使伤口愈合。泪水的最内层有一黏液结构 ,使泪水均匀分布 ,充分湿润结膜及角膜。如果缺乏黏液 ,眼睛容易疲劳 ,充血 ,这层黏液主要靠维生素A和胡…  相似文献   
79.
急性视网膜缺血综合征包括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和一过性黑朦。其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和分支动脉阻塞又可分为不同亚类[1]。视网膜动脉阻塞是一种眼科急症,视网膜内层的血液供应完全来自于视网膜中央动脉,因此一旦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中断,整个视网膜内层也就完全丧失了血液供应[2,3],大约有15%-30%的人有视网膜睫状动脉,可供应后极部的部分视网膜血运。根据灵长类动物的实验研究发现,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时间若超过97 min,视网膜感觉层将发生不可逆的损伤[4]。然而2013年6月我们遇到1例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后导致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时间超过3d的患者,经积极抢救,视力从0.4恢复至1.2,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0.
彭清  王小洁  卢建刚  杨悠 《四川医学》2014,(9):1143-1146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方法 收集到我院就诊的163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国际通用的简易智力状况量表得分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将患者分为2组:认知功能障碍组作为病例组41例,认知功能正常组作为对照组122例。按统一方法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收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血浆!-颗粒膜蛋白(GMP-140)等。结果 文化程度、饮酒史、年龄、舒张压、Fib、GMP-140、vWF及PAI-1及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Fib、vWF及PAI-1与认知功能成正相关(OR值分别为1.112,12.346,1.368,1.107,2.303,P〈0.05),舒张压与认知功能成负相关(OR值为0.631)。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除与舒张压、年龄、文化程度相关外,还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Fib、vWF及PAI-1相关,这说明血栓前状态可能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