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9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观察运用循证护理对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48例患儿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24例,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除常规治疗及护理外,常规护理组加入常规的语言及文字健康教育,循证护理组在其基础上根据患儿情况予循证护理24~72h后观察两绀患儿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术后24~72h疼痛筹异有显著性.结论 将循证护理运用于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冶疗儿童鼾症护理中,能减轻或消除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62.
目的:了解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基因rs12252多态性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之间的关联。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市监测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446例和健康对照人群65例。提取呼吸道样本基因组DNA,使用Sanger测序法检测IFITM3基因rs12252多态性。结果:无...  相似文献   
63.
[目的]了解四川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新冠肺炎防控个人健康行为和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传染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2021年抽取四川省成都、德阳、绵阳和雅安4城市7类公共场所1843名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调查。[结果]四川省2021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新冠肺炎防控行为认知总体平均正确率为84.85%;个人健康行为平均具备率为94.60%;传染病防控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4.4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场所、工作地区、文化程度和工龄可能是影响从业人员疫情防控行为认知能力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四川省2021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新冠肺炎防控行为认知总体情况较好,但认知方面部分知晓程度较低。应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工龄较短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和健康行为监督,提高从业人员的防控意识和基础卫生常识。  相似文献   
64.
为弥补"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不足,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成为医学教学改革的趋势。本研究以"运动系统"为例,从教学实施、教学质量监督、配套考核制度和教学成效四方面探讨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医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65.
66.
<正> 我区为熟食地区,部分县猪旋毛虫感染率很高,但人群感染旋毛虫病的流行因素报道颇少,为此,在省防疫站的统一方案下,我们于一九八○年八月至十二月对地处平原而猪旋毛虫感染率较高的新野县人群旋毛虫感染及流行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对该县十三个乡的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查4005人进行血清学调查(环蚴沉淀法),对三种动物  相似文献   
67.
TT病毒在健康人群和肝病患者中检出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型肝炎病毒-TT病毒的致病性和在健康人群和肝病患中的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180份健康体检患血清和156份不同类型肝病患血清,采用PCR方法检侧TT病毒的DNA。同时检测HAV,HBV,HCV、HEV和HGV感染标志.比较分析TT病毒在健康人群和不同类型肝病患中流行情况及其致病性。结果 健康体检人群和肝病患中,TTV DNA检出率分别为2.2%和4.5%,两组之间无显性差异(P>O.05),体检人群中,ALT正常和升高的检出率分别为l.7%和12.5%。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检出率分别为4.8%,4.3%和和4.7%,ll例阳性患中,3例A1,T正常,8例ALT异常。在8例ALT异常患中,6例为HBV现行感染,1例为HCV现行感染,仅1例为NA-G肝炎患。结论在中国健康体检人群和肝病患中能检出低水平的TT病毒现行感染。但似乎仅引起个别患的转氮酶轻度升高。TT病毒的致病性可能较弱或需要其他因素协同致病。  相似文献   
68.
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善,其图像质量也不断得到提高,特别是采用高速计算机和日益更新的强大软件功能,无疑为观察图像的各种信息提供了更多方便。衡量CT图像质量有诸多因素。从硬件角度讲,探测器是决定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一种理想的高稳定材料稀土陶瓷探测器替代了原来的高压氙气探测器,不仅降低了毫安量,也克服了快速扫描余晖的诸多特点,从而获得极佳的图像质量。另外,从技术和物理角度来说,CT各种技术参数的正确选择也是获得图像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9.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深圳市南山区学龄前儿童伤害监测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儿童伤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伤害监测信息管理平台收集的学龄前儿童伤害病例数据,分析伤害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6—2020年共报告学龄前儿童伤害患者29β328例,平均年龄(2.63±1.52)岁,男女性别比为1.49∶1,以非故意伤害为主(99.86%),且多为轻度伤害(94.46%)。伤害发生年龄集中在1~<3岁(41.75%)。伤害多发于第四季度(27.32%)、一天中的16:00~20:00时(46.39%)较多。跌倒/坠落是伤害发生的首因(68.10%),其构成比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1)。发生地点以家中(67.85%)、公路/街道(13.33%)、公共居住场所(8.47%)为主,并随年龄的增长,伤害发生在家中的比例逐渐减少,发生在公路/街道的比例逐渐增加(均P<0.01)。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为休闲活动(90.23%)。伤害性质多为挫伤/擦伤(51.31%),其次为锐器伤/咬伤/开放伤(26.64%),其比例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P<0.01)。伤害部位以头部(44.29%)为主。结论 跌倒/坠落是造成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的主因,应根据年龄特征对学龄前儿童采取有效伤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优化桂花中桂花寡糖的提取方法.方法 以浸膏得率及寡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硫酸-蒽酮法测定桂花寡糖的含量;分别采用单因素法和均匀设计法优化桂花寡糖的提取工艺.结果 桂花寡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8,加热回流提取(0.5 h×3);在此工艺下,干浸膏的得率为21.29%,桂花寡糖的提取率为90.29%.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桂花寡糖的收率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