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1.
目的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北京市猩红热患者A组链球菌(GAS)超抗原基因特征及其与M蛋白基因(emm基因)型别的相关性。方法采集猩红热患者标本进行GAS分离鉴定,并应用PCR方法检测Pmm基因和超抗原基因(speA、speB、speC、speF、speG、spell、speI、speJ、speL、speK、speM、SSa和smeZ)。应用卡方检验比较率和构成比。结果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分离到的423株GAS菌株进行超抗原基因检测,结果显示speB、speC、speF、speG、smeZ和ssa的检出率较高,分别达97.6%、99.8%、98.3%、99.8%、94.1%和88.4%,其次为speH(54.6%)、speI(53.4%)、speA(45.2%)和speJ(43.5%),而speK(2.4%).speL(1.4%)和speM(1.7%)的检出率较低。GAS菌株主要emm型别为emm12型(59.5%)和emm1型(37.4%)。emm12型携带spell和speI基因的比例高达84.8%和84.0%,而emm1型仅为4.0%和3.4%;emm12型携带speA和speJ基因的比例仅为17.3%和14.8%,而Pmml型为95.3%和94.6%。emm12型与emm1型菌株之间携带基因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2年至2013年,北京市GAS菌株流行型别以emm1和emm12型为主,且emm型别与超抗原基因谱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12.
彭晓 《基层医学论坛》2016,(8):1052-1053
目的 比较氟康唑液和聚维酮碘液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8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聚维酮碘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康唑液治疗.疗程结束后随访观察1年,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记录2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和治疗期间的平均费用.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研究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1.4±3.8)d,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7.9±5.7)d;研究组平均治疗费用为(598.2±58.7)元,对照组平均治疗费用为(826.5±76.4)元,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康唑液和聚维酮碘液均能有效地治疗外耳道真菌病,但聚维酮碘液效果更好,同时其还具有价格低廉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13.
男性吸烟者细胞黏附分子和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察男性吸烟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浓度和血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变化。  方法 :选血压、血脂、体重指数正常的健康青年男性吸烟者 2 8名为吸烟组 ,5分内吸烟 1支 ,观察吸烟前及吸烟后 5分时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sICAM ) 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sVCAM )浓度的变化 ,血小板P 选择素、白细胞L 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 1、ICAM 3的表达 ,同时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 1β、白细胞介素 8、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 ;吸烟指数为每日吸烟支数与吸烟年限的乘积。选择无吸烟史的健康男性 2 2名作为对照组。  结果 :吸烟组吸烟前血清sE Selectin、sICAM 1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及P <0 0 2 ) ,吸烟前后无明显变化 ;P 选择素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吸烟组吸烟前高于对照组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吸烟前后无明显变化 ;吸烟指数与P 选择素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及sE Selectin、sICAM 1相关 (γ值分别为 0 5 10、0 43 3及 0 42 9,P <0 0 1、P <0 0 5及P <0 0 5 )。白细胞L 选择素、ICAM 1及ICAM 3阳性细胞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吸烟组吸烟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吸烟刺激后仍无明显改变。血清细胞因子的含量两组差异不明显 ,吸烟后亦无明显变  相似文献   
414.
目的:了解2010年9月1日-2011年8月31日期间北京市儿童甲型H3N2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基因进化和耐药性位点情况。方法:采集儿童流感样病例标本,分离与鉴定流感病毒。选取14株甲型H3N2流感毒株进行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扩增和序列测定。并对NA的基因变异、进化特点和耐药性位点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64株甲型H3N2毒株。序列分析发现2010年-2011年毒株NA抗原决定簇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NA基因进化为不同的两支。毒株NA耐药性位点无变异。结论:北京市2010年-2011年儿童甲型H3N2流感毒株NA基因呈现两个不同的进化分支,基因特性有明显改变,尚未有耐药位点变异。  相似文献   
415.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神经损伤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视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24眼),采用复方樟柳碱治疗;对照组24例(24眼),使用血管扩张剂,营养视神经的药物,B族维生素等治疗。全部患者早期均给予皮质类固醇和甘露醇。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5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神经损伤疗效显著,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416.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结核分枝杆菌DNA的检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明确外周血白细胞中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意义。应用聚合酶反应技术,对95例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标本、84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了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  相似文献   
417.
TPA对人脐血LAK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活性的促进作用张吉旺彭晓刘正国咐醇-12-0-十四酰-13-乙酸酯(TPA)由于其对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以及促进多种细胞因子分泌和细胞转化等效应而引起注意[1,2]。我们应用不同浓度TPA和白细胞介素2(IL-2...  相似文献   
418.
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 FOG)是一种可见于帕金森病中晚期患者的阵发性步态障碍,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针对其发病机制以及病程中脑结构功能变化至今尚无明确的阐述。近年来以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三维T1加权成像(3D T1-weighted imaging, 3D-T1WI)和功能MRI(functional MRI, fMRI)为主的多模态MRI技术广泛运用于神经性疾病发病机制的探究,为探索FOG的深层机制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研究显示,视觉、运动和认知网络的改变与FOG的发生紧密相关。笔者旨在通过查阅分析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多模态MRI探索帕金森病FOG患者脑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研究进行综述,讨论当前FOG研究仍值得商榷之处,为今后通过多模态MRI更全面解释其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19.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测定大气中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方法用碳酸钠-碳酸氢钠混合液吸收大气中的硝酸盐,离子色谱法测定吸收液中的硝酸盐含量,根据采气量算出大气中硝酸盐含量。结果NO3-的检出限为0.080mg/L,当采气体积为100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08mg/m3,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30mg/L,相关系数为r=0.9996,相对标准偏差<5%,样品回收率为92.0%~96.7%。结论湿法吸收离子色谱测定法是一种选择性好、简便快速的测定大气中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20.
目的观察败丹黄配方颗粒鼻腔灌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FESS)术后的临床疗效及粘膜CD3、CD69的影响。方法对20例Ⅱ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手术后,采用鼻腔灌注抽吸装置进行鼻腔灌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败丹黄灌洗液,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对病变组织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分别在术中及术后3月进行检测,观察鼻黏膜CD3、CD69水平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80.0%;治疗组治愈率60.0%,对照组50.0%。治疗组有效率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②鼻腔灌洗3个月后,治疗组CD3+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CD3+/CD69+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手术前后CD3+细胞、CD3+/CD69+细胞比例与患者症状、体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绝对值均偏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鼻腔灌洗对鼻窦炎围手术期治疗有积极意义,败丹黄灌洗液能提高鼻窦炎手术愈后疗效。②CD3、CD69能够反映患者鼻腔黏膜的炎症状态,患者术后术腔黏膜炎症长期存在,控制黏膜炎症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③手术后3月治疗组CD3+细胞比例下降,可能和败丹黄灌洗液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