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传统观点认为动脉硬化与高血压有关。然而,部分IgA肾病患者,尽管血压正常,但仍有动脉硬化的改变。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比较血压正常、伴有和不伴有动脉病变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正常血压IgA肾病患者肾内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及意义。方法:所有患者均经肾活检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无高血压病史,肾活检前血压<140/90mmHg。动脉病变的定义为活检肾组织光镜下见动脉壁增厚和(或)动脉玻璃样变。符合标准的105例患者,根据动脉病变的有无分为两组,有动脉病变组52例、无动脉病变组53例,分别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肾脏动脉病变的半定量分级标准:0:无损害;1:<25%;2:≥25%,<50%;3:≥50%。统计学方法:分别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指标作为多因素分析的入选指标,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无动脉病变组比较,动脉病变组肾活检时的年龄、血肌酐、血尿酸、尿蛋白定量、尿NAG酶、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以及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显著增高,尿渗透压显著下降。多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肾活检时的血肌酐、尿渗透压、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是正常血压IgA肾病动脉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动脉病变的程度与血肌酐、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呈正相关;与尿渗透压呈负相关。结论:血压正常IgA肾病患者的肾内动脉病变,主要与年龄、血肌酐、血尿酸增高等因素有关,常伴有肾小管间质损害。  相似文献   
42.
大鼠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提高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动物的发病率、降低其制作难度的方法。方法36只Wistar雌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改进造模组、传统造模组3组,每组12只。改进组造模方法为:切除左侧肾脏;3mg牛血清白蛋白(BSA)与佐剂混匀双后足垫注射,然后每隔2周重复皮下多点注射一次;足垫注射BSA后2周开始隔日饮饲含0.1%BSA的6mmol/L.盐酸酸化水;BSA免疫注射3次后测血清抗BSA抗体滴度;达到l:16后开始每日腹腔注射3mg的BSA;3周后,腹腔注射100μg的PS一次;4周后宰杀大鼠。传统造模组按文献方法不做肾切、不饲BSA酸化水、不注射LPS,其中每日腹腔注射BSA改为每日尾静脉注射,其他处理同改进造模组。检测指标有一般情况、肾重指数、肾炎发生率、蛋白尿情况、血生化、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改变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造模组大鼠均出现大量蛋白尿、血白蛋白降低及高脂血症、肾功能降低,病理显示系膜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大量蛋白管型等,免疫荧光显示lgG、C3肾小球内沉积等变化。而改进造模组比传统造模组肾炎发生率高,改变更为严重。结论通过切除大鼠一侧肾脏、饮饲BSA酸化水、腹腔注射LPS、改尾静脉注射BSA为腹腔注射等措施,可以降低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的制作难度、提高其肾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在患者体内感染的靶器官。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了流行性出血热(EHF)10例肾穿组织和3例肝穿组织中病毒RNA的定位和分布。结果:肾、肝组织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咆及肝窦内皮细胞均表达阳性,但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较远端小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表达要强。多数病人肾近端小管上皮细咆出现病毒包涵体。结论:肾近端小管是EHF病毒直接攻击的靶细胞,损伤最严重。所以,对EHF病人保护肾功能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4.
钠依赖二羧酸转运蛋白在IgA肾病患者肾组织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人钠依赖二羧酸转运蛋白(human Na~+/dicarboxylate cotransporter,NaDC)在IgA肾病患者肾组织内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IgA肾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34例IgA肾病肾活检标本依据病理改变程度分为5级,同时对肾小管间质病变进行半定量分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肾组织内NaDC1和NaDC3的表达变化,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随着IgA肾病病理改变程度的加重,肾小管间质病变亦加重。Ⅳ和Ⅴ级病变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尿NAG酶均显著升高,尿渗透浓度显著下降(P<0.05)。NaDC1表达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刷状缘上,与Ⅰ~Ⅲ级病例相比,Ⅳ和Ⅴ级病例中的NaDC1的表达减少,其中以Ⅴ级表达最少(P<0.05)。NaDC3表达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基底侧膜上,与Ⅰ~Ⅱ级病例相比,Ⅱ~Ⅳ级病例中的NaDC3的表达增多,在Ⅴ级病例中,其表达显著减少(P<0.05)。肾小管NaDC1表达与尿NAG酶呈负相关(r=-0.627,P<0.05)。结论 钠依赖二羧酸转运蛋白的表达变化在IgA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微波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在肾活检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在肾活检病理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冰冻切片需要价格昂贵的冷冻切片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利用微波抗原修复技术,对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6.
各种肾小管间质病理性损伤过程中常出现明显的细胞表型转化。细胞表型转化是指某种细胞失去其特定的表型特征而获得另一种表型特征,其中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变化是其重要表现之一。E-钙黏素(E-cadherin)是Ca^2+依赖的细胞黏附分子,在维持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极性维持与屏障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ILK-siRNA抑制衰老大鼠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积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 linked kinase,ILK)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siRNA)对衰老大鼠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影响,探讨ILK在衰老肾脏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3月龄和24月龄雄性Wistar大鼠原代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MCs),脂质体转染抑制ILK表达的siRNA或无关siRNA(con siRNA).利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ILK和FN的表达情况.结果ILK-siRNA转染可抑制3月龄和24月龄大鼠系膜细胞ILK和FN的表达水平(P<0.05);对24月龄大鼠系膜细胞的抑制程度更显著(P<0.05),几乎使ILK和FN下降到正常青年大鼠系膜细胞的水平.结论通过RNAi技术抑制ILK的表达,可减轻衰老大鼠系膜细胞FN的积聚,为肾脏器官衰老的防治提供新的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利用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转基因小鼠,研究了IMP-1在肾脏器官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3、12、24月龄人TIMP-1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肾组织石蜡切片行PAS染色;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内F4/80阳性细胞数;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肾组织内TIMP-1、TIMP-2、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MMP-2、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Ⅲ型和Ⅳ型胶原蛋白质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明胶酶活性。反向酶谱法检测TIMP-1的活性。结果两种基因型小鼠随增龄肾组织内出现局灶性纤维化改变。24月龄,与野生型小鼠比较,转基因小鼠肾组织内TIMP-1表达及活性上调[(1.10±0.18)对(0.62±0.09);(50.75±7.25)对(20.64±3.50),P<0.05];明胶酶的表达及活性降低[(MMP-2:(2.08±0.20)对(3.39±0.43);MMP-9:(4.02±0.82)对(6.72±1.40),P<0.05];Ⅲ型和Ⅳ型胶原[(0.72±0.11)对(0.57±0.09);(0.84±0.13)对(0.6±0.11),P<0.05]、ICAM-1和TGF-β1的表达上调[(0.72±0.12)对(0.53±0.07);(0.69±0.12)对(0.45±0.09),P<0.05],F4/ 80阳性细胞增多[(18.8±4.4)对(12.7±3.6),P<0.05]。结论TIMP-1通过上调ICAM-1、增强炎症,促进衰老相关肾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49.
微小病变肾病 (MCNS)是肾病综合征中常见的病理类型 ,本文对其基础与临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同时 ,也对其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FSGS)的关系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50.
[病例]男,33岁。10天前无诱因发热,体温39℃,伴头痛、腰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经对症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头痛、腰痛减轻,但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转入我院。否认既往有水肿、高血压、血尿病史,其住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高发区。查体:体温37℃,脉搏75/min,呼吸19/min,血压135/80mmHg。酒醉貌,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腹水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正常。血红蛋白91 g/L,白细胞 9.3 ×109/L,中性粒细胞 0.88,淋巴细胞 0.12,血小板206×109/L,尿蛋白(3 ),隐血(3 ),红细胞满视野/HP,血尿素氮(BUN)12.58 mmol/L,血肌酐(Cr)407μmol/L,血电解质正常,血糖 4.12 mmol/L,白蛋白/球蛋白=1.03,胆固醇 7.44mmol/L,血β2-微球蛋白 7.54 mg/L,尿β2-微球蛋白 0.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